第六十四章 兰若永福(1/2)
离了金华府城,向北而行不过片刻,便见一座佛塔半截露出林木,遥遥矗立在一座山头上。
周遭香火缭绕,如烟似雾,映衬得如山间仙境一般。
又有佛钟传响,广播四方。
丁檠凭着过人耳力侧耳细听,还能听见禅唱隐隐,不绝于缕。
便知是此行目的地了。
虽然这永福寺看似选址上佳,周遭林木葱郁,是个游山玩水、放松情绪的上等去处。
可是有一点不好,便是随着不断靠近寺庙,天色陡然间就暗了下来。
大日虽然未被密布的彤云遮掩,却也凄凄惨惨戚戚地不见半点温度,如同大雪初降后的寒冬白昼一般。
一轮如白纸剪成的圆日挂在天上,好似一个单纯的贴图装饰,不觉有丝毫热量。
丁檠见状了然道:
“此地阴气杂乱不堪,地脉中隐含枉死之相,该是有乱葬岗存在,怨气冲天,以至于影响了天象。
“那永福寺据此而建,想来......”
他不觉摇了摇头:“鬼知道寺中僧人究竟是个什么来路!”
丁檠修行郁仪真章,如今已能召唤出肥遗之铠,修为精进之下,哪怕是人身状态也觉醒了不少神通异能。
比如什么通幽破妄的瞳术、聚兽调禽的戏法,都自然而然地被他获知并熟练运用。
所以永福寺外被人布设的幻术对他不曾起到任何作用。
若是寻常凡人乃至一些道行低微,尚在练气的修道之士来了,也只会认为这是一座具足庄严的禅宗佛刹,隐于山林之中,不惹俗世尘埃。
而丁檠只是一瞅,便看穿了其中虚实,知晓此地定然为阴鬼之属所盘踞,伪装成佛门寺院唬骗周围百姓,搜集香火愿力,甚至偷掠血食,行淫祀之事。
“说起来,此地位于金华城北,又有妖鬼行踪,莫非接下来是‘适赴金华,至北郭,解装兰若’的剧本?”
丁檠忽然心中一动。
兰若者,乃“阿兰若”之省称,源自梵语aranya之音译,原意是指森林。
后引申为寂净、无苦恼烦乱之处,也泛指一般的佛寺。
《大智度论》中有载:阿兰若即远离处,离村最近二里,能远益善。去村一拘卢舍。
也就是说,阿兰若是远离人烟的地方,最近的聚居点也要与其有两里地的距离,越远越好;一般而言,都是一拘卢舍的距离。
所谓一拘卢舍,即一鼓声传播之距。
这永福寺坐落于金华府城北郊,僻静山林之中,若以兰若代称,乃是十分合理的用法。
“如果那永福寺真是所谓的‘兰若寺’,岂不是还和黑山老妖那等人物扯上了关系?”
丁檠脚步一顿,又再度迈步向前。
“管他呢,若真是什么劳什子的倩女幽魂,区区一树妖姥姥,随手也就灭了!哪怕是黑山亲至,有光济撑腰,我倒也不惧!”
而且也没必要为了心中一个猜想去大惊小怪。
万一不是这回事呢?
毕竟他可不曾记得倩女幽魂中有过一位“无印禅师”。
丁檠拿定主意,心中再无踌躇。
不管那永福寺是什么龙潭虎穴,他都决心要去瞧瞧其中究竟,了却这一段因果。
于是穿林而入,沿着荒废山道一路迤逦而上,七拐八弯,来到了永福寺大门之前。
寺中殿塔壮丽,屋舍齐整,然而蓬蒿荒草之物丛生,甚至能盖过大半个身子去,显然少有人来。
主体建筑不多,只得一座大雄宝殿,其侧后方的万佛塔,以及左右两侧的僧舍寮房。
布局有些古怪。
东西僧舍,窗扉虚掩,轻轻一碰便尘灰漫天飞腾,呛人得紧;唯独寺南有一小舍,看起来要干净一些,似是有人在此停留过。
大殿东面角落,长有一丛修篁,台阶之下,又有一方莲池。
长势俱都不错,只是丁檠看了一眼便皱起了眉头,心生不喜。
“我一路沿山道而上,兜兜转转,最终却是从寺庙北面而入,也就是说,这座荒寺是坐南朝北,不利于采光。”
丁檠打量了一下天象,随着他走入寺内,天色愈发昏暗,铅云低垂,似是要横压而下。
“寺庙本身所在就别有异处,寺中建制更与俗世不同,极易积蓄阴晦之气,藏污纳垢。就连那些修竹野藕,也是吸满了阴气而生,看似葱郁,实则常人误触,定要大病三日。”
丁檠皱了皱眉,念头一动,天际乌云便散开一块,露出一道空隙。
一缕金阳洒入,直射寺院之中,所过之处,阴气蒸腾,景色扭曲,在丁檠眼前展露出一副诡异荒诞的景色。
屋舍崩塌,殿阁破败,就连大雄宝殿之中的佛像也没了踪迹,一尊黑黢黢的古怪雕像堂而皇之地坐在其上,尖牙利嘴,一脸狞笑。
而万佛塔所在的方向,不见佛塔本身形制,只有一抹微弱金光亮起,虽有禅声响起,但时断时续,似乎难以长久。
丁檠注视片刻,似有所悟,于是回首看向身后,所见景色又不相同。
双溪似带,群山如屏。
一方清净佛土坐落山腰平台之上,钟声悠扬,香火旺盛。
屋宇楼阁雕梁画栋,极尽奢华之能事,其中善男善女络绎不绝,脸上俱都带着平和的笑容,向着一位慈眉善目的老僧说着什么。
那牛山濯濯的老僧身披绯色袈裟,手持九环锡杖,头戴五佛法冠,两缕白眉垂在脸侧,眼中似蕴琉璃。
活脱脱一个在世罗汉,高僧大德!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