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利出一孔(1/2)
“还不仅仅如此!”唐昧拱了拱手道:“大王,会稽周围地少而人多,故而百姓为了获得更多的土地,不得不进行分户,否则就没有办法满足一家所需。
但是,江东的其他地方则不然,那些地方有大片的荒地可以垦荒,若是百姓分到了可以满足九口人生存的土地,然后又自己私自开垦土地,这样就可以达到不分户的目的。
是以,为了避免百姓偷机取巧,臣请大王下诏,在江东每五年清查一次人口,每十年清查一次土地,以防止百姓恶意欺骗国家。
同时,臣请大王效仿秦国什伍制度,在江东设立什伍,五户一伍,十户为什,相互监督连坐,一家土地超过限制,全伍受罚发配洞庭垦荒,当然,告发者可以免罪。
如此,多管齐下,必能在江东杜绝百姓偷税漏税,隐匿人口。”
熊槐闻言,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秦国的什伍制度,早就令熊槐眼馋了,但即便是楚国直接掌控的郡县,也难以实行。原因不是因为楚国不想施行,而是没有施行的实力,因为楚国国家的力量只能伸到各县,无法伸到基层。
所以,这才给楚国带来了种种弊端。
就比如说私田的问题,私田不是不用交税,其实在楚国私田也是要交税的。
不仅要交税,而且要交的税赋还不轻,只比公田轻一点。
楚国的税收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为军赋,田税,地租,关市税,小国纳贡,户口税等等。
其中军赋田税地租户口税等,就直接与农户相关,而这其中的军赋田税地租又都跟私田有关。
其中军赋是为了满足军事所需,向全国范围内的土地征收税赋,这种税赋的征收对象是全国的所有土地,只要是楚国的土地,都要交税,别管你是王田私田,是县地还是封地,是荒地还是沼泽,只要是楚国的地,只要是有主的,无论有没有开发,都需要按照约定份额交税。
而田税才是楚国最重要的税收,楚国大部分的财政来源,都是从田税中来。对于田税来说,各县承担极重的税赋,而封君哪里的税赋较轻。当年楚国开始实行给封君封地之时,朝中群臣曾因为国家税收流失发生激烈的争吵,最后封君迫于压力,这才交了一定的田税,每年向楚王缴纳一定的贡奉。
所以说私田按道理来讲,也是要交税的。
可是,如果有人开辟了私田,结果却没有在国家那里登记,国家不知道在那块地方已经有私田了,那么自然也就不用交税。
这才是私田不用交税的症结所在。
就好比熊槐知道的网购,最初的时候也是不交税,不是不用交税,实则是太小太多太杂,有的时候有交易,有的时候没有,这种事查起来太麻烦,所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装作不知道,也就过去了。
当初熊槐自然喜欢在网上买那些便宜的无税商品,可以为自己节省不少钱。
但是,现在轮到百姓给自己交税了,想偷税漏税,那就不行。
想到这,熊槐不由轻轻“哼哼”两声。
此时,唐昧听到楚王的轻哼声,不由深深的低下头,他知道楚王心中的不满所在。
楚国上一次全面彻查楚国的土地,还是两百多年前的事。所以现在楚国有多少私田,因为楚王无法派人去封君封地清查,也无法深入各县检查,以至于楚王自己也搞不清楚国究竟有多少家底。
同样的问题还有人口,因为年代久远的缘故,楚王自己也搞不清楚国究竟有多少人。
但,无论如何,毫无疑问的是,肯定比楚国典籍上的多得多。
若不是不久前楚王给各县安排了县丞县尉,并且经过一场大战后,县丞县尉迅速获得了实权,他唐昧根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提出隔几年在江东清查一次人口田亩。
当年功勋赫赫的令尹昭阳清查人口失败了,后才华过人的屈原,以及他自己也失败了,以致不得不主动离开郢都避难。所以就凭他唐昧自己,单独完成此事,分量还不够。
当然,县丞县尉只是他敢提的一个原因,若不是此处是江东,是楚国刚刚打下的地盘,而楚王也没有将封君封在这里,他也不敢提这事。
这事牵扯太广。
此刻,君臣二人各有所思,但是隔一段时间清查人口与土地的事情,却在唐昧开口的一瞬间达成了一致。
接着,殿中平静了一段时间后,熊槐将唐昧的建议再三思考之后,开口道:“贤卿的计划的确可行,但是,还有一个很大的问题。”
“很大的问题?”唐昧一怔,然后拜道:“臣愚钝,请大王明示。”
熊槐笑了笑道:“贤卿的问题在其他方面并没有问题,唯一的问题就是,百姓如何扩大自己田地。财富是人所向往的,寡人虽然希望所有的百姓都能安贫乐道,但是,这却难以实现。一个人有了一金,就会想要两金,这是人的常情。
同样,当百姓有一百亩土地,并且娶妻生子,家境富裕以后,就会想要两百亩土地,娶一个妾,生更多的孩子,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但如果寡人规定一户人家最多就只能拥有一百亩土地,那么,寡人不就是在阻拦治下百姓获取更多的财富了吗?
这是寡人所不愿的。”
唐昧闻言顿时松了一口气,因为楚王所说的问题,正是他接下来要说的事情。
想着,唐昧立即拱手拜伏道:“大王仁义,智谋深远,臣万万不及其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