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二章、诸侯们的心思(1/2)
陶谦这话一出,在场所有人都为之一振,旋即脸上都露出笑容,包括张昭也是一样。
虽然张昭有心离开徐州,但并不代表他希望徐州就这样落入袁术的手中,袁术是什么德行他就知道,否则的话,也不至于这么多年来,看不上陶谦居家赋闲,也不在去投近在咫尺的袁术。
“所以诸位且安心,有臧中郎将在,袁术这次绝对讨不了好,而且泰山方面也有回应,已经将本官的请求传达至昌邑,不日曹兖州就会有回复。”陶谦给在场的部属打气,“颍川、南阳、襄阳方面,本官也都派了使者,或者将再现之前围攻袁术的局面。”
藏中郎将就是臧霸,说来也是好笑,陶谦现在已经到了指望自己的部下地步,但在人前却放不下自己的脸面,好像臧霸是他召之即来的部下一样。张昭感觉有些好笑,但在这里,他只有忍住,不能笑不出来。
其实,按说以徐州的富庶,陶谦的实力并不弱,有人也养得起兵,比如陶谦就在其老家,招募了一批丹阳兵。这可是真正的丹阳兵,特殊兵种,可不是刘风麾下那些尚未形成自己风格的丹阳兵能比的。但问题是,徐州世家精于商业和官场,屡出簪缨世家,东海王家、广陵陈家、东海糜家、彭城张家、琅琊赵家都是很有名,对了还有诸葛亮家族也是徐州的。但文士辈出之时,将领方面就不行了,基本上在陶谦时代,徐州没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武将。
所以,在镇压复起的黄巾军的时候,成为刺史的陶谦在外有黄巾军压境、内有世家大族掣肘的情况下,毅然将泰山贼臧霸招到麾下,任命其为骑都尉。于是臧霸和他的那些兄弟,带着自己的山贼军,放弃了大汉仅有的两个巨型山寨之一的泰山寨(另一个是张燕黑山军的黑山寨),摇身一变成为了官军。
最终,臧霸没有让陶谦失望,屡战屡胜,最终将黄巾军从徐州驱逐出去,赶入兖州和青州境内。而陶谦为了防止黄巾军卷土重来,于是以臧霸为中郎将,带着泰山军镇守琅琊国,以防止黄巾军去而复返。
陶谦的选择是不错,但臧霸可不是一味服从的主。十八岁的时候,他的狱掾父亲因为坚持原则阻止太守杀人而被下狱,臧霸就敢召集十余食客一起去将父亲救出,自此亡命东海。后来他又成为泰山贼各部的首领,与孙观、吴敦、尹礼等人一起,成为泰山一带的强大势力。
这样的人,指望他老实是不可能的,尤其是他出身山贼,更是不服管束,除非有绝对的实力能压制住他。但显然,陶谦不是那种人,所以在琅琊国,很快臧霸就有了自立之心,对于陶谦的命令也逐渐阳奉阴违,后来干脆直接就不买陶谦的帐,直接派兵将陶谦任命的琅琊国相驱逐出境,自己占据了开阳,成为实际上的最高决策者。
但陶谦是小心眼的,臧霸既然不听自己的命令了,他也就没理由再给臧霸脸色,所以干脆的断掉了臧霸的物资供应。所以这几年来,臧霸只能靠着琅琊一国,养活他会麾下的数百万大军。没错,就是数百万大军。
臧霸不是没想过反攻徐州,将整个徐州变成自己的地盘,但他也不是没脑子。他明白,若是他真的这么做的话,只怕整个徐州的世家都会联合起来,共同讨伐他,所以他也就安稳的守在开阳。于是渐渐的,机会就这样溜走,各州基本上本瓜分完毕,臧霸也失去了争雄天下的机会。现在,他最多也就是为自己寻一个明主。否则的话,换一个强势的人主宰徐州,都不会容忍他这样的存在。
前两次,陶谦危机的时候,也曾派人去召臧霸来支援,使者颐指气使的态度,直接让臧霸断了出兵的念头。直到这次,陶谦再也输不起,终于放下了脸面,诚恳的请求臧霸派兵支援。最终,得到了臧霸同意的消息。
……
离开太守府,张昭就和赵昱一起,准备前往朐县的事。但在心里,他却是在想着怎么和江东的徐州远征军联络上,带着自己的家人离开。
至于赵昱这个老朋友,他也只能在心里说声对不起了,毕竟相比起来,还是自家人的性命要紧。
对于陶谦的话,张昭没有全信,而且向陶谦这种将一切寄托在别人身上的州牧,张昭更是不齿。反而他在心里庆幸,幸好当初没有接受陶谦的征辟。
臧霸许诺的援军没有兑现,直到兰陵被袁术军攻陷,也不见琅琊军有出动的迹象。直到张昭别离了家人,独自随着赵昱率兵去了朐县,直到襄贲被袁术的大军包围攻打,琅琊的臧霸才终于有了动静,大军逐渐集结起来,准备向郯城开拔。
但有一点陶谦没有说错,那就是他派去游说各路诸侯的使者,终于有了回复。
颍川,孙坚没有直接了当的答应陶谦的请求,毕竟名义上他还是袁术的部属,不能干那些忘恩负义的事。但他却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直接将大军集结在颍川边境,一副有所行动的模样,吓得袁术留在这边的守将一阵胆寒。
宛城,张济面对陶谦的使者,很是委婉的说道,自己将和刘镇南共同进退。等陶谦的使者一离开,就立即开始集结大军,准备作战物资了,意图显而易见。
襄阳,刘表很客气的送别了陶谦的使者,然后聚集麾下文武议事。他和袁术之间的恩怨不用再多说,这次有了这么好的机会,不趁机报仇更待何时?在刘表的坚持下,很快就作出了进攻汝南的计划。而对江东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