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1章 阻挠(1/2)
既然那些活动房放在云梦泽也是放,放在这里也是放,反正又不用给它们饭吃。
所以,李严二话没说,一挥手就全部接收了过来。
在这荒郊野外的地方,就算是不住人,用来放置其它的日常生活物资也比帐篷安全得多。
由于网络环境的制约,驻地无法与华夏国的其它城市实现实时的网络信息传输。
所以,运输平台在回云梦泽的时候,顺便也把光良测绘公司工作人员采集到的数字照片,以及离线采集终端采集到的人口信息数据,用sd卡带回了国资部。
国资部根据这些信息,组织相关人员会商后,给李严他们制订了几套驻地的建设方案,并用同样的方式送了回来。
虽然李严可以通过共享空间与小宝方便的进行物资的传送,但这些能够用正常渠道解决的事情,他是不会掺和的。
如果什么事情都要由他去处理的话,还要这些工作人员干什么?
何况,他还有更加重要的工作要做,哪有时间顾得上这些小事。
在李严的安排下,这一千多名魏国将士被分成三组,每组将士的衣服上分别被编上了1、2、3的标识,便于大家的识别。
第1、2组的人数都是四百人,剩下的两百多人分到第3组。
第1、2组的将士都是那些接受能力、体力等综合素质较好的,他们按照一组出勤一组训练的方式进行排班,头天出去保护那些外出的华夏国成员的安全,第二天就在驻地进行训练。
这样的安排,将日常训练与外出保卫任务相结合,学以致用,用以促学,使得两组将士能够均衡发展。
而第3组的那些将士,则是属于1、2组淘汰下来的。
这些人实际上并不适合于当兵,所以就被李严安排在驻地负责后勤保障工作。
砍柴、做饭、洗衣服、打扫驻地卫生这些简单的事情,他们还是能够胜任的。
至少,他们的存在,可以让那些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工作组成员腾出手来做其它更重要的事情。
每天外出执行护卫任务的将士,又被分成了四队,每队负责一个方向,分别由一名华夏自卫队成员带队。
在拥有高清数字地图的情况下,每一队都划分出了他们执行保护任务的主要范围。
在这个划定的范围之内,他们要承担所有工作组成员安全的保护责任。
对于一些小村庄来说,在丰厚报酬的影响下,工作组成员的进展非常顺利。
因为这些小村庄的百姓都是属于社会最底层的那一个群体,在魏国的屯田制下,所有的田地都是国家和那些世家大族的。
那些普通的百姓,大多是没有自己的土地的。
所以,他们要么租国家的土地,要么租那些世家大族的土地。
但不管租谁的土地,百分之一的税收是要交国家的。
如果你自己有牛,那么地租就只收四成。
如果自己没有牛的话,地租就要收五成。
也就是说,不管租谁的地,种出的粮食只有一半左右是属于自己的。
在这个耕种技术还很落后的时代,普遍的亩产也只有二百三十多市斤。
而在缺乏机械的情况下,每个壮劳动力的人均耕种能力只能达到十亩左右。
所以,对于一个家庭来说,除去缴纳的地租和税收,一年的收成最多有两千斤左右的稻谷。
可受制于稻米的去壳技术,每斤稻米最多有四成的好米,以及近两成的碎米。
这样算来,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耕种所得,连碎米在内,最多得米一千二百斤。
而这一千二百斤米,还要换成钱之后用于油盐酱醋布等日常必需品的开销,所以,实际上每人每天最多只有半斤米的用度。
在这缺少油荤的时代,一天半斤米根本就吃不饱的。
所以,米糠、野菜、草根、树皮,凡是能够咽下去的东西,在那青黄不接的时候,都是可以裹腹的。
虽然没有什么营养,但至少可以阻止胃酸对胃壁的刺激。
这些屯田的民众,名为招募,其实大多都是被迫而来的流民,以及黄巾之乱中所掳获的乱民。
民屯每五十人就设置有一名典农司马,专门负责这五十人的日常管理,相当于这些人的自由,完全被限定在了这些田地之上。
华夏国工作组的到来,很快就在周围的那些普通百姓中掀起了狂风巨浪。
毕竟,每天至少五斤精米的报酬,并不是哪里都可以遇得到的。
这样的待遇,甚至已经超越了襄阳一些中级官员的俸禄。
驻地周围一些村落的百姓,由于亲眼看到了那从天而降的“天罚”之火那令人恐惧的威力,所以华夏国的工作组带给了他们强大的信心。
那些手上没有兵马的屯田司马们,根本就无法制止这些百姓离开田地投向华夏国的行为。
但这些屯田司马们在失去自己管辖的民众之后,会迅速地把这样的消息带给离华夏国驻地更远的地方,让其他的屯田司马和世家大族们有了一些准备。
这些工作组的人,无论从穿着还是言行举止上都与众不同,所以,很容易就被这些负责屯田的官员所发觉。
虽然他们已经知道华夏立国的一些情况,也知道华夏国是目前的魏王都不敢轻易招惹的存在。
可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做的话,那些屯田的民众很快就会被这样丰厚的待遇所诱惑,最终造成无人种田、断了自己财源的结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