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打道回府(1/3)
几天之后,秦红岚将事情安排妥当,便来到商行向李承报道。而李承也是利用这段时间,将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细细的跟李安重新嘱咐了一遍。处于对李安的安全考虑,李承将崇祯帝调拨过来的二十几名侍卫的装备全部更换了,并留下了足够多的火枪和弹药,令他们担负起保护李安和商行的责任。
眼瞅着十一月就要结束,京城里才飘起了雪花,下了崇祯元年的第一场雪,只不过比以前晚了将近一个月。京城外城东城门广渠门外,一辆辆马车连成了一条线,人和马儿冒着严寒风雪站在门外等待着启程回家的讯号。不远处,两名身披毛领大氅的年青人正在车队不远处的凉亭中叙话。
“为兄没想到,李兄弟除了会赚钱,竟然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将才。”崇祯看着远处如一棵棵松树一般站立在风雪中,任由刺骨的寒风吹打,却纹丝不动的浮山所将士,不由得一阵感慨,“这般军纪,我看就是戚继光和俞大猷也练不出来,好啊,有李兄之才,我大明中兴有望矣!”
“黄大哥,兄弟此次离去,咱们不知何时才能在见面,京城一切事情兄弟我已经交给李安处理,如果有什么事情,您直接派人联系李安即可。另外,这是兄弟献给大哥的一份小礼物,还望大哥回家之后浏览一番。”李承从怀中掏出一个油纸包,递给了崇祯。虽然这份礼物从外表上看,朴素无比,但是李承此人平时行事并不是吝啬之人,想来也差不到哪去。崇祯接过这个油纸包,只感觉里边沉甸甸的,像是一本书籍。
“少爷,时候不早了,今日风雪甚是猛烈,道路泥泞难行,再晚点恐怕李公子就到不了天津了。”崇祯还未与李承说够,王承恩便催促两人尽快分别。铜钱大的雪花吹的人眼睛睁不开。
崇祯帝微微一叹,说道:“保重!”
“保重”
…………
风雪淹没了车队,掩盖住了车辙脚印。直到李承一行消失在了风雪中,崇祯皇帝这才拍了拍身上的积雪,钻进了燃着暖炉的马车,叮叮当当回到了深宫中。
坐在暖心殿里,偎依在暖炉旁边,崇祯一边喝着王承恩递过来的热茶,一边打开了李承临行前送给他的礼物。
油纸里里外外包裹了三层,崇祯耐着性子一一打开,一本名为“大明内外战略形势简析”的书籍跃入眼中。崇祯皇帝对于军事多少知晓,看到书名便明白了一二分,也知道此书是出于李承的手笔。双眼盯着书籍,脑海中却不断的想象着李承秉烛书写的情形,心中不由得一阵感动。带着复杂的心情,崇祯皇帝缓缓地打开了这本“简析”。
第一页,只有几个醒目的大字占据了整页白纸。“要和平,就得准备战争”,崇祯在嘴里小声的读了出来。细细的思考了一番,崇祯又翻开第二页,文章的开头写着“国家的根本——农民”,文章的内容也是将大明的农民生活现状,以及他们心中的需求详细的分析了一番,并对崇祯皇帝提出了施政建议。
整本书全部采用白话文写成,全文通读起来畅快淋漓,没有文言文的呜呼哀哉,缺少华丽的修饰,李承这么做可是对了崇祯的脾气。将整本书大致通读了一番,崇祯皇帝被书中的内容震惊了。曾经,自己单纯的以为,自己做的一切决定都是正确的。对待农民,他觉得自己所加税赋并不多,但是他却没想到,自己的政令从出了皇宫便开始变质,自己要求加税一成,到了地方之后恐怕已经加到了五成,而自己实际收取到国库的税赋还是一成。
自己的臣子合伙欺负君主,崇祯心中充满了羞辱感,若不是李承在书中苦苦规劝自己不能对臣子大开杀戒,恐怕崇祯此时已将朝堂上下杀得血流成河了。这本“简析”李承从农民到士绅,从施政到边防,给了崇祯一个全新的认识。虽然不至于令其在一瞬间改变崇祯,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潜移默化,足够形成一场从上而下的变革。这就是李承的根本目的。与其让农民揭竿起义实现变革之目的,随后又陷入无限的循环中,不如让国家从上到下施行变革,从根本上改变统治者们的思想,打造一个长盛不衰的庞大帝国。
…………
从京城一路向东,直到快到天津,大雪也未见减弱。
庞大的车队在官道上走走停停,走一会便停下来,让赶车的车夫进入车厢中取暖驱寒,然后在赶路。本来众人对李承的这个决定是有异议的,他们觉得天气不好,道路难走,只有不间歇的赶路才能尽快的到达天津,从港口出海。而李承却对众人解释令他们哑口无言,也让随性的秦红岚刮目相看,他说道:“如果他们生活富裕,能吃饱穿暖无忧无虑,谁又会在这种天气出来讨生活?他们的今天正是我们的昨天,而他们的明天也将是我们的今天。我们尝到了甜头之后,便要努力的带领更广大的百姓一起分享我们的果实,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觉得他们低贱、穷苦而看不起他们。人心都是肉长的,都是父母的心头,妻、子的顶梁柱,谁也不比谁低一头。”李承一番话将他们说的耳红面赤,纷纷低头不语,而那些车夫则是感激不已。这么多年凭着力气谋生活,也算是看尽了人间冷暖,不成想这次却碰到一位有着菩萨心肠的大善人。
一段小插曲并没有影响众人的行程,一行人紧赶慢赶,终于是赶在渤海海面封冻结冰之前从天津码头登上了商船,出海驶往浮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