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四章,金殿论罪名(2/5)
王不放心,亲自赶去,结果呢,拿住你们刑部的人!”游沿听到现在,忠毅侯步步紧逼,游侍郎早就忘记这是柳国舅的亲家。这分明是举着十八般兵器过来的对头!
见忠毅侯居然还说出梁山王拿下他们过,羞耻恼怒一起爆发,游侍郎力卷袖子出了班列,对袁训怒容满面:“袁尚书!亏你们还好意思提起!正好,请你解释,梁山王为什么对我们动私刑?”
游沿不了解袁训的能耐,柳至却知道。这是大朝会,因为梁山王在中间力主,今天兵部跟刑部好不了,袁训说出来的话,决计不是为自己挖的坑。柳至就对游沿挤眼,让他别说了,游沿气头上没有看到,想说的话一句也没少。
袁训微微一笑,由对柳至的愤怒而转为平静。
这种水面无波似的平静,自家兄弟全看得出来,就连方鸿都对柳至幸灾乐祸的偷笑,那意思,你们让这“老袁”拿住了把柄。
袁训反驳游沿的时候,柳至实在无奈。
袁训面对太子和百官朗朗有声:“梁山王对我说,他拿住游侍郎和刑部的捕快在边城鬼鬼祟祟,我还不信。游侍郎亲口说出来,我信了。”
转向游沿,面容一沉:“游侍郎,和你部柳尚书公文交涉上,及他刚才回答我的话,到今天为止,对外能说的,东安世子是嫌疑,并不能定罪是不是?”
游沿心想你明白,你还跟我们过不去做什么。对外能说的,只能是嫌疑。不奉圣旨,谁敢把安王当众揭露出来。响亮回答:“是!”
柳至差点儿用手拍拍额头,暗道这个呆板笨蛋。眼角边闪过一抹嘲笑,看时,是对面班列里的小二对他挤着眼睛坏笑,就知道小二也听出游沿回答中的不对。
游沿以为自己回答的挺好,打算就着袁训的话和他理论下梁山王动私刑。但就在他自以为占住理时,袁训劈面反问过来。
“东安世子既然只是嫌疑,你们凭什么不知会兵部!如果说嫌疑过重,你们理当不惊动人的抓捕!”
瞪住游沿:“你,也是早年有名声的差人!柳至举荐你为侍郎,难道说不惊动是什么意思,你也不懂!”
游沿张口结舌,电光火石般明了,后悔腾腾而来,袁训已不理他,对太子道:“回太上皇,回殿下,刑部办差不用心,不思量,理当治罪。
办这案件应该悄悄,却连离开几座边城的梁山王都发现有鬼鬼祟祟之人出没!梁山王才能及时赶到东安世子的边城!边城奸细太多,梁山王谈不上动私刑,打一顿求实话,这跟刑部动刑没有不同。游侍郎是老公吏,办差一能让别人发现,二能让人拿下,这差使办的倒有多马虎!证实是刑部的人以后,梁山王当即放他们回去,又命东安世子配合办案,一同进京。这是梁山王忠君爱国,素守律法,办事得体。但消息传开,三军将士一起寒心。都说有嫌疑刑部就派侍郎抓人,跑远路花费公差银两,他们不服!”
袁训拜倒:“兵部亦不服!”
一堆话如同无边无际的冰雪迎头浇下,游沿僵在原地浑身冰寒。心里只有一句话反复转腾,忠毅侯好张利口。
本来是梁山王干扰办案,在他的地盘里查出刑部有公差也寻常。但让忠毅侯这样一说,游侍郎成了大笨蛋,柳尚书成了无能人,跟去的捕快清一色是混蛋。
这是一定要让刑部当殿认罪,但认了这个罪名,刑部有阵子名头难以响亮。出门办案都会有人墙倒一起推……
游沿刚想到这里,耳边有人说话,走出一个官员跪倒在袁训之后:“回太上皇回太子殿下,刑部办案素来胆大妄为,去年查臣衙门,也是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们说什么,就敢以此定罪名。”
这是第一个推墙的人。
第二个走出来:“回太上皇回太子殿下,臣衙门里旧案,还是张良陵尚书在时所查,臣一直疑惑,刑部可否把证据、口供、有没有逼供等,公之于众?让为臣明白是什么起因,什么结局定的罪名?”
“回太上皇回太子殿下……”这是第三个。
游侍郎恨不能晕过去,但身子骨儿不错晕不了,只能无声的磨着牙,感觉牙齿里有个人叫梁山王,把他狠狠的磨着。
下一个传到耳边的话音,是柳至:“臣布置不当,处置有亏,臣请罪。”
游沿眼前一黑,完了!
但是柳国舅不认呢,只怕引出更多的人落井下石。游沿是明白的,所以走出宫门的时候,愤怒没有用——他做不到一个人和一干子官员,及旧案新案对嘴。沮丧和伤心压得他浑浑噩噩的,双眼茫然的上了长街。
对柳国舅再陪个不是,游侍郎都没有想起来。
……
对于这样的结局,官员们没走出宫门,就有人窃窃私语,认为忠毅侯府有了皇太孙后自高自大,遇上事情就要把柳国舅拿到手心里,想一直维持太后在时的旧局面。
太后到底上了年纪不是?说一声去也就去了。
如果拿下柳家,柳皇后更不在话下,太子妃加寿将是真正的六宫之主。
但太上皇和太子殿下却是满意之色。
太子送太上皇回去的路上,太上皇悠悠地道:“太后不但诞下皇帝,也借皇帝的手培育出袁家这个外戚。太子,你用得好,就是水可以载舟。”
都知道袁训和柳至为十年旧约,把官弄掉的地步。但公事公办上不循私情守足职责,太上皇大为放心,太子则为岳父和国舅生出骄傲。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