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六章 最美是人间(2/3)
的,崔金珠在落笔的时候,大部分情节都跟他商量过,所以崔敏浩非常熟悉,娓娓道来。听得刘青山也连连点头,不得不说,崔金珠在这方面还是比较有天赋的,故事编得相当不错,把徐长今的故事,写得很励志。
没看旁边那三位种植专家,都听得入迷了吗。
不过既然叫自己帮着把关,总得提提意见,刘青山稍加斟酌,就开口道:
“整体来看,这部书还是不错的,我认为稍有不足之处,就是还不够催泪,主人公经历的苦难要更多一些,才能显出成功的可贵,也更能吸引读者的同情。”
简单说来,就是还要继续骗眼泪。
等崔敏浩把这话翻译给儿子之后,崔金珠思考了一下,连忙向刘青山鞠躬:“叔叔,我懂了,回去之后,我会重新修改。”
刘青山也没啥可说的,只能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勉励。
崔金珠又恭敬地说道:“叔叔,等到书成之日,我一定会把您的名字,列在第一作者的位置。”
这种事情,刘青山也都习惯了,一笑置之。
倒是那三位专家,开始的时候,自负有一技之长,有点倨傲。
现在一瞧崔氏父子对刘青山的态度,又了解到,关于他们本国历史人物的好故事,竟然是这个叫刘青山的青年所编,于是他们也跟着尊敬起来。
说完了崔金珠的事情,崔敏浩这才说起自己的事情。
这时候,老支书和张队长他们也都来了,其中还有非专业的翻译瞎欢乐夏大叔,也被开车接过来。
毕竟这三位人参种植专家都不会讲汉语,等崔敏浩回国之后,还得靠夏大叔进行沟通。
虽然这位瞎欢乐有点不大着调,但是心肠不坏,而且一直都和夹皮沟方面,立场相同,所以依旧用他当翻译。
给大家介绍一番,这才聊到合作种植人参的事情。
首先需要各处考察一番,这边的生长环境不用说了,自然是非常恰当。
主要是看看土壤,还有解决一下土壤里腐殖质的含量问题,另外如果种植的话,要提前搭棚,因为人参是比较喜荫的。
这些东西,其实夹皮沟这些老跑山的也都比较熟悉,都是一点就通。
刘青山也提了个建议:除了大规模地种植园参之外,也可以弄一些移栽参,或者是种植一些林下参。
在人参之中,当然是野山参最佳。
其次就是林下参,就是将参籽种在老林子里,让其在完全自然的环境中生长,功效仅次于野山参。
再次就是移栽参,这在当地有个统称,叫做“趴货”。
就像从前采参的,在山上遇到一个二甲子或者三花子之类的,抬出来吧,年头又短,比较可惜。
不挖出来吧,又怕被别人给挖走。
这时候就可以把人参移栽到自己熟悉的林地,或者是比较隐蔽的地方,趴的意思就是“藏”。
趴货也有好有坏,比如要趴到老林子里,那品质就比较高。
最后也是最普遍的,也就是种植的园参,虽然功效跟野山参没法比,但是长期服用的话,量变引起质变。
南韩人喜欢经常吃各种人身制品,就是这个道理。
在刘青山看来,园参的功效太次,而夹皮沟联合体,拥有众多的老林子,比较适合种植林下参。
等到二三十年之后,绝对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反正这林子承包期都是好几十年的,应该把目光放得长远一些。
大伙谈论的很是热烈,一直到张大帅打发人来叫大伙去食堂吃饭,这才暂时作罢。
于是都去了食堂,今天本来就是元宵节,又来了老朋友,所以菜肴十分丰盛。
又因为是南韩的客人,所以特意加工了好几种山野菜。
像是刺嫩芽,都是将山里的植株割回来,在大棚里面孕育发芽的,十分新鲜。
看到一桌子的硬菜,夏大叔立刻就张罗起来:“菜整这么硬,没酒可不行,今天必须喝点。”
结果三喝两喝的,夏翻译就把自己给喝倒了,简直太不称职了。
三位专家也都非常满意,尤其是对几种山野菜,十分偏爱。
张队长立刻拍着胸脯表示:“俺们这地方,别的不敢说,山野菜啥的管够!”
这顿饭自然是尽欢而散,连崔敏浩爷俩,最后也都喝晕了,跟夏欢乐去作伴。
刘青山当然没啥事,他的酒量虽然比不上李铁牛,却也不差。
从队部出来,外面刚刚眼擦黑,家家户户的当院,都点起了灯笼。
刘青山回到家,取了张撇子帮他糊的纸灯笼,去坟地送灯。
走出家门,就看到一大帮年轻人,都等着他呢,这差事,一般都是年轻人活儿。
不过也有像张杆子这样,孩子还没起来的,就只能自个去。
大伙便一起往老坟地那边溜达,到了地方,正好天黑。
很快,一个个小坟包前面,便亮起了一盏盏灯笼,把雪地照得亮堂堂一片。
刘青山在父亲坟前静立良久,等大伙招呼他回家的时候才发现,他早就泪流满面。
如果父亲还在世的话,看到今天的好日子,该多么欣慰?
可是,没有如果。
回去的路上,刘青山也收拾心情,等进到村里,看到家家户户都是灯火通明,耳边还有小娃子们放鞭炮的声音,他的嘴角也终于露出微笑:最美是人间。
路过井沿儿的时候,村里那些小娃子们,都在冰上打滚儿呢。
这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