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烧玻璃(2/2)
障,确是非常接近后世的玻璃了,不过这一炉不算成功,一是肉眼可见的还有气泡,说明之前的搅拌还不够充分,二是还不够平,有的地方厚有的地方薄,说明辊压的时机不对和手法也过于生疏。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板上钉钉的,那就是玻璃本身的品质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张太岳跟两个玻璃工匠总结了下,立刻开始烧第二炉,一直到第三炉才算烧出了第一块完全合格的平板玻璃来。
然后第四炉开始试验吹制玻璃器皿,因为玻璃的原料和质地与以前吹琉璃时完全不同,两个琉璃匠还需要适应,接连回炉了几次,终于吹出合格的玻璃器皿。
再之后自然是倒模类的……
这一天是万历四十三年的三月初二,距离张太岳穿越也已经过去了四个月的时间,整个江南地区已是春芽吐绿,草长莺飞的春日好时节。张太岳以超越所有网络那些穿越前辈的骇人速度,完成了川沙基地的建设,并烧制出合格的玻璃来!
那天在场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的人就只有张太岳和两位琉璃匠,张太岳随即命令将玻璃作坊单独围了起来,成为川沙基地的第一块禁区,门口还设立了哨兵,闲杂人等一律不得出入,两个琉璃工匠也被下了封口令。
当天下午张太岳找木匠做了个带支架带背板的镜框,还从仓库里取了水银出来,将第一块冷却得差不多的平板玻璃制成了玻璃镜子,又找了块红布包裹得严严实实,命人抬到了自己住的屋子里。
当晚他和胡沁在食堂吃过了晚饭回到院子里,等走到房门口时,张太岳故作神秘的对胡沁道:
“宝贝儿,今儿哥们儿高兴,送你件礼物,”
“啥呀?说来听听,”
“你进来看就知道了。”说完张太岳拉着她走进了已经点好蜡烛的屋子里,来到那个红布包着差不多有一人高的木架前,牵起她的酥手,将红布猛地拉下来。
胡沁当场被这块几乎和她一般高又美轮美奂的大镜子给惊呆了,眼睛瞪得溜圆,嘴也大张着,好半天才惊呼道:
“这……这也太贵了吧!”
这年代的玻璃镜子都是从欧洲意大利远涉重洋运来的,巴掌大的一小块镜子就能卖出数百两白银的天价来,何况这么大一块,简直闻所未闻!
之前胡沁虽然一直帮张太岳整理技术资料,但由于玻璃的工艺和制作相对简单,张太岳也没落在纸上,所以她一点也不清楚整个造玻璃的计划,惊诧在所难免。
“不贵,这是我亲手给你造的,”
听说是张太岳亲手造的,胡沁那颗悬着的心才总算落了下来,这要真是几万两银子买了送她的,就是再好看她也无福享用啊,万一被别人尤其是义父知道,她以后都不用做人了。
既然放松下来她重新围着这块大镜子转了一圈,又在镜子前搔首弄姿臭美了半天,却是越照越喜欢,转头扑到张太岳怀里,喜笑颜开的叫道,
“真的是太好看了,我好喜欢呀!谢谢公子!”
“那你想怎么报答我呀?是不是得以身相许啊……”
“公子你好坏!”
当晚,两人就在镜子前疯狂坐爱,别有一番情趣自不待言。
第二日张太岳叫两个琉璃匠又制作了两个同样大小的落地镜来,这是准备留给义父献给内宫的礼物,同时也叮嘱两个工匠,以后未经自己的允许,这种镜子是一块都不能再造,一旦泛滥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同时也会给自己招祸。
在两个玻璃匠吹制玻璃的过程中,张太岳突然想起既然有了玻璃,那就顺理成章地可以制造马灯了,也就是所谓的气死风灯。
马灯起源于一百多年后的美国,也是美国西部大开发必备神器之一,平常是挂在马头上照夜路的因此得名马灯。
这玩意儿不怕风又可以调节亮度还不冒烟,可是超越当今大明所有其他照明工具,要到清末才引进过来。
张太岳在美国留学时就曾经淘到过一个当工艺品摆在家里,对这东西再熟悉不过了,直接画出图纸,让铜锡匠照此打造,再装上吹好的玻璃罩和灯油,我靠,要不要这么牛叉啊!
马灯最后定型为六叔43型,正式露面那天把董春瑞董六叔给高兴坏了,小孩子似的提着马灯在营地里转了好多圈,逢人就说,看到没,这是咱家大人发明的,叫气死风灯!学名六叔43型马灯,对,就是用我的名字命名的,看,一点都不怕风,看到没?想让它亮就亮,想让它暗就暗,过段时间你们也有的用了。
嘚瑟得够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