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红馆(1/2)
三天后,陈坤从沙城赶来了京城。
这也是《蒙面》的第二期,以及《好声音》的分组赛最后一期,即将播出的日子。
所以,陈坤现在的时间还是很充裕的,等参加完《好声音》的半决赛之后,再回沙城录制《蒙面》的第三期,一点都不耽误。
从机场接到陈坤之后,池景行便将他安排在京外附近的一个酒店里了,这样一来,既避免了他在月牙酒店中碰到周宇豪等人之后的尴尬,也更方便到八亿少女的梦排练。
随后,陈坤看到池景行拿出的两首歌之后,便大呼牛批起来。
但作为曾经的《好声音》的导师,他也同样有着与徐欢一样的顾虑,直到池景行将他跟徐欢说的话重复了一遍,他才彻底放下心来。
而后,他们就投入到紧张而刺激的排练之中了。
到组织生日这一天,全国人民都在欢庆着,围脖上的热搜也是一片欢腾景象,倒是把前几天还在围脖热搜第一位的嫦娥号从月球回归的话题,都顶到了热搜榜的第三位。
这天晚上,《好声音》半决赛的彩排也正式开始了。
陈坤与池景行一起亮相时,天知道有多少人为此而尴尬了。
他倒也是见过世面的主儿,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被黑幕从《好声音》踢走似的,竟还满面春风地主动上前与徐欢、郞英、周宇豪和伍静勋等人打起了招呼。
嗯,只要大家不尴尬,我就不尴尬!
彩排结束后,所有参加这次《好声音》半决赛的数百人,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一晚了。
7月2日。
早七点。
《好声音》节目组的导师、学员、明星助唱、被邀请来的嘉宾、几十位乐队成员、几十位伴舞共一百多人,乘坐包机开始飞往香江。
而在此之前的好几天,《好声音》节目组的大部分工作人员,就已先一步到达香江了。
《好声音》半决赛的比赛场地红馆,当然是早就租下来了的,但也得提前搭台布景不是?
还得租好酒店,弄好安保什么的。
红馆。
也叫香江体育馆。
这是香江地区的综合室内多用途比赛、演绎的场馆。
这座外形如钻石一般的建筑从八十年代诞生至今,曾因众多巨星的光临、无数个难忘演出的累计,渐渐散发出了璀璨的光芒,也成了无数国内和东南亚音乐人的圣地。
红馆正式启用一周之后,便迎来了第一位歌手,——许冠杰,这位当时的香江歌神留下了《沧海一声笑》等无数经典作品,他和谭校长算是那个时代的香江最耀眼的明星了。
而第一位在红馆开个唱的女歌手就是陈美君了,后来,她也成了国内殿堂级歌手中排名前列的存在。
正如原时空中的黄伟文在《下落不明》中所写的一样。
“红馆之中,漫天偶像,陨落在生活中。”
“若爱是昙花,幸福过眼是废墟,无人真拥有过,开始春色可以藏心里。”
除了许冠杰、谭校长、陈美君,还有无数的巨星曾经走上过这个舞台。
红馆,就像是一位记录者,记录着包括王靖雯等无数国内外歌手的成长,一个又一个歌者,就此勾画出了属于这个演唱会圣地的传奇。
当年,许许多多的歌手一辈子的梦想,就是在红馆开一场个人演唱会。
红馆的诞生,也造就了香江唱片市场的辉煌。
那个时代,也是香江音乐市场最为繁盛的时候。
要知道,从在七十年代起,香江的唱片销量就占据了国内唱片市场的七成销量。
一是香江人当时的收入是内地的几十倍之多,再就是,内地的盗版市场太过繁荣了。
七十年代,在香江发行并销售出的唱片数量就达到了四亿多张,八十年代更是达到了巅峰期的十九亿多张,此外还有六亿多张的海外销量,而到了九十年代并进入新千年之后,这个数字就从十四亿多降到了五亿多,又从十年前的两亿多,降到了现在的不到一亿。
从这些数字不难看出,香江唱片的萎缩显然也受到了网络的冲击。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香江已经渐渐融入了祖国的怀抱,而能唱好粤语歌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在八十年代,哪怕是在九十年代,没有一定知名度的歌手,是无法到红馆开个人演唱会的,一是因为场馆的档期太满,再一个,当然是有咖位红线的。
要到红馆开个唱,必须得在唱片销量上证明过自己才行,而且,每次至少要开三场!
若是没什么名气的歌手去租红馆开个唱,连开三场会亏掉多少钱啊?
不过嘛,由于唱片市场的萎缩以及香江音乐地位的下降,以及香江现在真没几位拿得出手的歌手了,所以,现在要租用红馆就比以前容易多了,但还是得提前三四个月开始预约才行。
而《好声音》凭着强大的排面,以及提前半年就打了招呼,租用红馆自然是没问题的。
当晚。
七点。
红馆。
池景行等《好声音》的导师、学员以及助唱明星等几十人,在酒店吃过晚饭之后,便提前一个小时来到了红馆的后台。
而在红馆中,四面台的周围,早已经坐满了一万两千多名观众。
听着外面叽里咕噜的熙熙攘攘的人声,许多人已经摩拳擦掌,许多人则是心生胆怯,毕竟,能在一万多观众的舞台上表演,这个机会不可多得啊。
池景行的内心中,更多的还是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