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商量练兵(1/2)
简雍与刘备走下去,这个校场也逐渐恢复了秩序,至于那些赌钱的,秦烈自然知道,可是秦烈不打算追究,因为这是人之常情,乱世之中,张弛有度,在这个时候,凝聚力要比什么都重要,再者说,这也不是什么大罪,秦烈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水至清则无鱼,遵从军法自然是好的,可是不同情理就是不好的,将士们难得看见这样的战况,自然是兴奋异常,他们可以拿得出前来赌,就证明自己的军饷落实还算不错,起码在这个时候。
秦烈看着一名士卒,问道:“高顺在哪里?”
此时的高顺是军中的一名都尉,因为那一场大战的缘故,秦烈自然给他升了职,但是没有给他兵,至此的高顺还是孤家寡人。
小校抱拳,道:“在南营。”
秦烈点点头,道:“引路。”
。。。。。。
高顺没有练兵的任务,可是他住在军营中,每日看着军队的操练,自己感到有些迷茫,自己在并州是,虽然说是一个曲长,可是毕竟可以领兵作战,军人的职责就是战争,可是现在,虽然自己是个都尉,远远比曲长时候的官职要高,可是渐渐的发现,自己的兵没有了。
这一个落差让高顺感到很是疑惑,为什么秦烈将自己挖过来,却不给自己兵,让自己练兵,虽然高顺在并州没有大规模的掌握军权,可是他自己却对练兵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本以为这个秦将军慧眼识珠,可是没有想到竟然会是这样。
高顺想着,站起了身,这样想也不对,既然秦烈将自己从旧主手中要来,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若是他没有理由,怎么会这样轻易开口。
他索性也不在去想,反正现在自己是秦烈的兵了,自己离开旧主,就代表着忠于秦烈,无论是他要自己干什么,都不是自己可以决定的。
高顺拿起一支长戈,在帐篷外独自操练起来,一探一勾,力道熟练,但却显得有些无力。
“这长戈舞的极好,可是力道不沉,莫非高将军有心事?”
这时,高顺突然听得身后一道熟悉的声音传入耳朵,顿时一惊,回头一看,正是秦烈。
“末将拜见主公!”此时高顺将长戈放在地上,拱手道。高顺额头上渐渐浮出细汗,因为作为一个武将,自己竟然没有听见秦烈来时的任何响动,这也就罢了,可是这位秦将军竟然可以从自己舞长戈的力道来判断自己的心理。
越是心虚的人越觉得有道理,自己是真的心存不满,才会有这样的害怕。
秦烈笑着摆摆手,道:“不必多礼,这数月以来,高将军虽然是军中都尉,可是其余将领都在练兵,你却没有兵士,可是在为这件事烦忧?”
高顺一愣,连忙道:“末将不敢!末将一切都是将军所赐,断断不敢生此妄想!”
秦烈明显看高顺有些紧张,心中也已经猜到了,这也难怪,是个人都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就算这个人再清高也会,尤其是高顺这样有大将之才的人,心中的抱负也会越大。
想当初高顺被曹操所擒,为什么在吕布手下的八健将之一的张辽被曹操劝降了,而作为高顺却被杀呢?
如果高顺仅是一个普通的将领,没什么本事,曹操不劝降他,也没什么。可是高顺在当时,并非什么无名小辈。他擅长治军,麾下的部曲“铠甲斗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有“陷阵营”之称,而且他还擅长用兵,曾击败过关羽、张飞,攻破刘备所在的小沛,也曾大败曹操麾下的大将夏侯惇,其能力绝对会让曹操心动。可是曹操收降了张辽,为什么却偏偏错过了高顺呢?
对于这个问题,秦烈也有一定的思考。
一是张辽主动投降,高顺愚忠吕布。很多人受《三国演义》影响,为张辽降曹之前的破口大骂,以及从容赴死的态度所感动,认为张辽是曹操主动收服的。然而在正史上,并没有这样的记载,只是提到:“太祖破吕布於下邳,辽将其众降,拜中郎将,赐爵关内侯。”
也就是说,曹操擒杀吕布之后,张辽应该是主动归降的。而高顺不同于张辽,他是死忠于吕布的,试想,一个在平时被会吕布剥夺兵权,关键时刻还愿意上战场,为吕布拼命,并毫无怨言的人,会主动投降曹操吗?答案自然是否定的,这样一个人,就算曹操礼贤下士的劝降,他也不可能降。所以吕布被杀之后,他的结局便注定了。
还有就是高顺与张辽在吕布军中的威望不同,张辽虽有勇有谋,但是在吕布麾下的时候,他却没有太大的名头,如果曹操留他一命,让他掌管吕布的部曲,能够让这些人马安心,却不会产生什么向心力,从而形成反曹势力,给曹操致命一击。
再者说,张辽有能力,在吕布麾下时却不受重用,曹操完全不用担心,他会降而复叛。而高顺不同,他既然能够训练出陷阵营这样的精锐,平时在军中的威望一定很高,再加上他“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留他在军中,曹操估计比留下吕布还不放心。所以曹操敢用张辽,却不敢留高顺。
还有就是为了全夏侯惇的颜面众所周知,曹操的嫡系将领,都出身于夏侯和曹氏两大家族,而夏侯惇一向是他麾下的第一大将,哪怕是伤了眼睛之后,几乎不再上前线,其地位也从未动摇。而高顺却曾击败过夏侯惇。
这种情况下,曹操如果留高顺性命,并委以重用,夏侯惇心里会有什么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