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我和灶神君的人间风味》

小小书屋网(77shuw.cc)

首页 >> 我和灶神君的人间风味 () >> 第一百二十三章 素斋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shuw.com/215352/

第一百二十三章 素斋(2/2)

有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坐在一张高椅上,看似慵懒,可是目光扫处,扬声呼喝,立刻就有人应声而动。

陆小鱼舔了舔嘴唇,半晌吐出三字:“御膳房?”

这规模,这气派,要说不是御膳房她都不信。

果然,那看起来是总管的男人正扬声道:“今天是新年祭祖的大日子,都给我打起精神来!要是谁给我出了岔子,别怪老子不留情面……荤部的,白肉锅看好了!素部的张厨,那几道宫素大菜,你要多用心。”

“总管放心,小的一定用心。”那张厨应了一声,手里动作却没停半分,几张油皮裹着豆干、菌菇等食材,不过几分钟,就在他手中变成了一只鸭子,形神俱似,就连鸭皮那皱褶都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陆小鱼看得啧舌,嘴上却问:“原来皇帝也知斋菜的吗?”

祝融瞥她一眼,颇有点“少见多怪”的意思。

“清朝的皇帝祭祖斋戒时有戒‘五荤三厌’之说,自然是要吃素的。祭祖时,也不是没有荤,像水煮白肉,就是大荤,没盐没味道的,又冷又油,可能分食的必是有名有姓的勋贵。所以哪怕再难吃,总还是有人挤破脑袋想吃上一块。”

“现在一说斋菜,就都说到佛素,可其实最早的斋菜,有‘佛素、道素、宫素和民素’。其他两种且不去提,从前的佛素基本是‘全素、纯素,讲究个素料、素名、素型、素味’,而宫素,则是讲究‘素料、荤名、荤形、荤味是以素料仿作荤菜’。就是现在,大多的斋菜都两相结合,以素托荤了,还是有不少信徒认为素斋荤名是‘意杀戒’。”

说什么戒不戒的这些,陆小鱼不大懂,却还是听懂大概意思了,对她这样的人来说,素料做荤菜才更有意思。

所谓素料,离不开三样,一是干果类,什么蘑菇笋干木耳之类的山珍,芝麻花生核桃板栗所在的坚果; 二是潮果类,豆制品,米、面制品,薯制品都在此列; 三自然是水蔬类,四季新鲜蔬菜水果都是这类,最重要的是选个“鲜”字,要应个节气。

素料宜选,调味也好调,一道斋菜,难就难在刀功上,要怎样做到形神兼俱,全在厨师的一双手上。

这会陆小鱼万分庆幸自己先得了“绣娘手”,有了祝融赐予的“开挂神器”,她也是天才。

“神君,那位老先生说老伴最喜欢吃红烧肉,想让我们做一道素东坡肉,这道菜,我依稀记得好像是浙菜吧?”

祝融哼了一声,不发一言,转身往外走去。

陆小鱼紧盯了两眼张厨手中正在片开的冬菇片,忙转身跟上。

喧哗声入耳,却是一间酒楼,这酒楼开得颇大,自窗望出去,可见远山近林,还有一大片湖,波光潋滟,三塔相立,轻舟穿行其间,十足入画美景。

陆小鱼呆怔,忍不住“哇”的一声:“三潭印月啊!”

居然到了杭州,光是这样美景就让人……

还没感慨完,陆小鱼就发觉祝融居然丢下她自顾自地走了,顾不得再欣赏美景,忙快步跟上。

明明店里也有空位,祝融却是直接出了门,竟是在酒楼外的凉棚寻了张桌子坐下。

陆小鱼坐下身才有闲空转头张望,一眼看到三层楼厅上方的匾额:楼外楼。

还真是名店!

只是看环境和食客,该是民国时期。

许是觉得正午时里凉棚里更凉爽,此时凉棚里几乎客满,有着长衫的,也有穿西服的,说说笑笑,颇为悠闲。

其中有几位女客也穿了旗袍,却是长度过膝,没有印象中的高开叉,陆小鱼想想觉得这大概是民国初期还没后来那么流行高开叉的旗袍。


状态提示: 第一百二十三章 素斋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