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义子义侄(1/2)
办军校,好处多多。
前世,朱标就是一个军校生,对这些,很熟。
可是只是稍微想想,朱标就熄灭了这样的心思。
实在是这个时间点说了没用,老朱不会听,听了也不会采纳。
似这等,首先需要的就是钱,没钱办什么学校?
可是,这张士诚,陈友谅还没有灭呢,尤其是陈友谅,还强的一批,这个时候,让老朱分散精力,投钱去一个长久不见效益的地方,老朱怎么可能答应?
若是天下太平之时,那说出来,老朱为了子孙计,还真的就答应了。
军校,是未来啊!
可眼下,需要的不是未来,就是现在能够生存下来,生存不下来,未来再怎么美好,都是扯淡,不能信。
学府投入,那都是小孩儿,投钱少,获益多,那办自然也无不可。
而且,真以为李善长善良?对于那些文臣士子,武将功勋子嗣设定的学费,高着呢!
这也是变相让这些人分担学府的财政压力。
这些人不缺钱,武将们战场搏杀,每次立有战功都会加官进爵,以及金银赏赐,文臣也是,主意出的好了,也有金银细软一些赏赐。
要不然,也不能让自己家人赶着车跑不是?钱是真不少。
李善长不过是合理的将这些人的钱从口袋里掏出来罢了!
而且还能让这些人没话说,对外得宣传是学府亏了,毕竟你看这些人都是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大拿级别的人物,这收费高不是很正常么?
当然,对这些来上课的教员也有补贴。不过总归来说,还是能赚一点的。
可这军校立起来,就是吞金巨兽。
而且作用不大,谁来学习?没人好吧?
不是说是个人就有资格进入军校的,首先要有一定的军事基础,而在这个文盲遍地的时代,能有几个有这样的基础?
军中倒是不少,可人家一是不愿意来,二是没空。
毕竟这军中但凡看的过眼的苗子,都被人收为义子了,这也算是老朱这边的特色了!
义子收的特别多。
从上到下,都是如此。
老朱收义子和谁学的?郭子兴。
在这个时代,义父义子算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关系,有点类似于兄弟帮派。就和后世的光头一样,见人就合影留念,校长学生互相喊着。
而这些被收为义子的人,肯定会被培养的,在军中一些资源上会得到照顾。
既然有了这些,谁还愿意来军校?
缺什么直接去和自己的义父说不香么?
只要不太过分,谁会拒绝自己的义子要求,尤其是自己义子想要学习进步的要求?
毕竟这些义子义侄们强大了,有本事了,他们作为义父也能收获不小,不然,当初收义子干嘛?
这第一是不愿来,这第二就是没空。
真没空,要知道现在还打仗呢,这打仗就没个准数,一道命令下来了,就要开赴前线,难不成还容你在学府里收拾好包袱再去?
那黄花菜都凉了!
这走的时候,要和军中交割好事务,等回来,又要重新执掌这些事务,这可是需要一个磨合期的。
这要是弄不明白,极有可能导致战场上无法有效的传达军令,军令都传达不通,还打什么仗?
这军校要真想办起来,困难重重啊!
起码目前来说,老朱这边是真没这个条件。
还不如老朱那套义子义侄的体系来的可靠呢!起码那一网撒下去,随便投入点资源就行,能不能成全看这些人自己。
没成,废了不可惜,反正投入就不大,要是有条大鱼,那就赚大了!
就比如沐英,八岁的时候就被老朱收养,十二岁的时候带入军营,随着沐英一步步展露自己的锋芒,老朱自然也是高兴,在一旁不断提携和帮助他。
可终归还是沐英自己上进靠谱,办事可靠,忠诚令人放心,老朱才会不断投入资源培养他。
让他开始读兵书,练兵,手把手教他怎么行军打仗。
沐英是出头了,可是类似于沐英这种情况的,也不少,可是大浪淘沙下来,就只留下了沐英一个。
其他的人,早就倒在了半道上。
再比如老朱自己,原先也是郭子兴的义子,郭子兴当时收的义子也是多了去了,为什么不是别人冒头了,是他朱元璋?
为什么不是别人娶了马姑娘,偏偏就是他朱元璋?
还是老朱自己比较牛叉,在一干人之中脱颖而出,娶了马氏,后来自己不断闯荡,最终有了如今的这份基业。
都是老朱自己努力,才有了今天。当然,也离不开郭子兴的扶持。
可说起来,老朱又没亏欠郭子兴什么,后来郭子兴见老朱冒头冒的太厉害,自己儿子可能压不住,还想办法打压呢,自己死了之后,郭天叙也不是个好人,想着法的整老朱。
可老朱这等千年不遇的豪杰,你给他一点点机遇和资源,他自己就能趁势起飞。给他三分颜色,真就能还你一个大染坊,然后自己还捎带开一个小的做本钱。
这套义子义侄的体系,在这个混乱的年代,是经过时代的检验的,要真是不可靠,早就没人用了。
在诸多可行的方法里面,就这套另类的培养人才体系存活下来,也是是有其可取之处。
培养的成本低廉,而收获却有可能不小。
至少来说,比多数的培养人才的方案靠谱。
而由此,说起来也是在军中一直保持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