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节宗主好(1/2)
“欢迎光临先生。”
两人结束礼拜之后,向张一问好。意外两人说的不是阿拉伯语,而是流利的英语。
“你们英语说的真好,在阿曼,英语也是官方语方之一吗?”
在张一印象中,阿曼是中东国家,自然说的都是阿拉伯语,为了应对这种语方不通的情况,来之前张一已经在手机里下载了翻译软件。
“哦,不是的,我们是印度人,你知道英国曾是印度的宗主国,所以在印度英语的普及率很高。”
说话的小伙儿,口气里没有一点气愤,反而有点自豪的意思。
要知道印度可是遭受英国整整200年的殖民奴役,却一点都不恨英国,甚至尊崇英国。
因为农场里有很多印度古文物,张一对印度还是挺了解的。
自从1757年印度开始沦为英国的殖民地,到1849年印度全境被英国占领,再到印度1947年独立。
印度人遭受了英国近两百年的奴役,在被奴役的人群中,低冲姓底层劳动人民的遭遇更加凄惨,更加令人同情。
曾有一位英国驻印度的总督就曾直言:棉织工人的白骨使印度平原都白了一片。由此可见印度底层人民被英国殖民者剥削之惨重。
印度人也因此开始进行了反抗斗争,让人感到可悲又可笑的是,其中反抗的佼佼者反而是在印度地位低下的女人。章西女王,原名:拉克希米·葩依,给了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最终英勇牺牲。
但是令人错愕的是到了现代,却几乎没有一个印度人痛恨英国,相反还处处尊崇英国,令人是在无语。
那么印度人为什么会产生这样奇怪的情感呢?张一总结有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社会制度的影响。
印度人大部分都信仰印度教,而印度教是一个十分奇葩的宗教,它将社会上的人分为四个阶级,即种姓制度,讲求前世今生,教导人不要反抗命运的不公,这都是在为前世修行。
这种教义在印度实行了两千多年至今,所以在普通百姓心中根深蒂固。因此在这种教义的作用下,即使面对英国侵略者,他们也只是认为这是神赐予自己的磨难,必须要去忍受,因此印度人根本不将其视为自己的敌人,对他们自然也就恨不起来。
例证就是印度人另一个民族英雄,圣雄甘地。这就是一个奉行,非暴力、不合作、动不动就静坐绝食的人,他用这种不可思议的方式居然赶走了英国人,结束了印度的殖民统治。
实际情况是,实势造英雄,当时英国在二战消耗掉大量元气,无力维护在印度的统治,不得不放弃几亿奴役对象,主动撤离印度。
而且,为了恶心印度一把,特地留下克什米尔这个问题,一直折磨印度到现在。
再加上在种姓制度中,外来者都属于拥有统治权的第二阶级,所以被他们统治在普通印度人眼中也就理所当然了。
所以,大家记得哈,中国人要是去了印度,就是高种姓。遇到低种姓人(主要看肤色判断)挡路是可以用脚揣的、可以喝斥,等等一些特权。
二是有臣服于侵略者的传统,这点和中国又大不一样。
印度自古以来就是外来侵略者的天堂,自从公元前1500年开始,雅利安人、波斯人、亚历山大大帝、大月氏人、阿拉伯人、蒙古人就轮番侵略占领印度,并建立各自的帝国。
其中比较出名的帝国有三个,他们分别是月氏人建立的贵霜帝国、阿拉伯人建立的廓尔王朝和蒙古人建立的莫卧儿帝国。
因此当英国人侵略印度的时候,印度人几乎已经习惯于臣服强者了。再加上印度人由于在历史上遭遇了数不胜数的侵略,所以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民族性,自然没有所谓的民族仇恨。
三是英国确实带来进步。
印度由于宗教发达,因此普通百姓十分的愚昧,英国人来了之后确实给他们带来了很多进步,让他们比较快速的进入近代化。
比如说英国在印度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长达两万公里的铁路,而这些铁路中的部分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因此很有一部分对英国人有好感,甚至是尊崇。
再加上英国开始统治印度期间是其在世界上最辉煌的时期,号称日不落帝国,因此有些印度人觉得跟了这样的主子也与有荣焉,所以一点都不排斥英国人。
就算是到了现在,印度人在比较一些先进事物(如基础建设、教育文化)时,也喜欢拿英国举例,对英国推崇备至。
甚至在有些印度人的心中,英国人殖民两百年是来帮助他们搞建设的。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些印度人,真是可悲可叹啊!
还有一点,在印度长年千年的文明里,一直没有实现‘书同文、车同轨’。
直到今天,印度仍有多达18种法定语言。反而是英国人来的两百年时间里,当时人口将近十分之一普及了英语,如果在没有二战,英国殖民的时间更长一点,相信说英语的人比例还会更高。
最最搞笑的是,这两人明明信仰的是***,***教义。要知道在印度绝大多数人,是信仰印度教的。
信仰***教的人,在印度是受到社会排挤、和政治打压的一小绰人。
例证是孟买泰姬玛哈酒店恐怖暴炸案。
2008年11月26日21时30分左右,一伙端着冲锋枪、拎着手榴弹的恐怖分子闯入孟买最知名的五星级饭店——泰姬玛哈酒店,他们见人就扫射,随处投掷手榴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