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追悔莫及的1家人(2/3)
校的老师比,收入就更少得可怜。李父以“过来人”的身份,不希望女儿走他的老路。
而李母也以“过来人”的身份,不希望女儿去学什么“医学护理专业”。她当护士最初那十年,可是起早贪黑工作,辛苦之极。
后来当上“护士长”之后,工作才没那么累。当然,忙还是非常忙碌的。但忙得感觉有价值多了。
虽然跟她老公一样,李母并没有胆量大肆捞取“灰色.收入”,但一些小礼物还是敢收的。
有时候,她所在的三甲医院“床位”紧张,有亲戚朋友要住院了,她负责安排好床位。来自农村的亲戚,会送一些自己捞的“大蚌”之类吃食给她。
总之,家里也算是四季不断有免费的好东西吃。
需要自己掏钱买菜的时间,只占三分之一吧。倒也省下不少钱。
另外,李母作为“护士长”,医院实行每个科室自行考核工作人员“绩效”了,下拔由她支配的那一大笔经费,李母不敢给她和其它护士“拼命发奖金”,只敢按照各科室的高标准发“资金”,除此之外,科室剩余的钱,就周末拿出来,跟同事聚餐消费。
其它护士还好,毕竟年轻嘛,吃吃喝喝能消化。李母长年累月的吃大餐,吃得那叫一个“脑满肠肥”,体积暴涨。
但李母看李会英从小干不了体力活,也不希望她学“医学护理”,以后当护士就免了吧。
李会英当时对于读什么专业,并没有明确目标,父母说什么她就听什么。
既然不能当老师或护士,那就听从父母安排,去“帝都”的一个民办大学,就读“国际贸易专业”。
这样一个专业,在后世简直就是个“鸡肋”专业,毕业后,对口的就业单位,数量非常之少。另外,该专业进入的门槛又低。
导致最后的就业道路狭窄,就业无比困难。
但放在那个年代,却是非常热门的专业。似乎学了这样一个看起来“高大尚”的专业,感觉出来后,就是不得了的角色了。从事的职业也非常高端。
后世的人更务实,考虑的是,能不能实现就业。而那个年代的人却比较的务虚,考虑的是以后从事的职业,上不上档次。
孰不知,上档次的职业不由你去挑它,是它来挑你的。
结果,至少九成以上的结果,是越向望着高端职业的求职者,最终,越容易沦为失业人员。
总之,李会英就在父母的安排之下,去“帝都”学了4年的鸡肋的“国际贸易”专业。
北上“帝都”读大学的这一年,李家甚至还在老家摆了20桌的“大学酒”呢。
在当时,大学生还不像后世那样泛滥。哪怕就连民办的大学,“自费”去读的大学,那又如何?李家不说,谁知道?
总之,办了20桌“大学酒”,收的红包就有大大的几万块了。
不奇怪!虽然李父不当“师院的系主任”了,但李母好歹还是个三甲医院的护士长。亲戚朋友中,挺多人受过她的“惠泽”。
现在护士长的女儿办大学酒,亲友的“随礼”都挺重的。
收的红包,有大大几万块。
李会英读大学的这几年间,李父在老家活得越来越像个“人”,而不是个“一心向佛”,万事不理的家伙了。
促使他转变的原因也简单,那是李父办理了退休手续了。
本来嘛,按照法.定的退体年龄,需要到60岁才可以办理退休手续,领取“退休金”。
李父也才50几岁,距离正常的退休,还要多等几个年头啊。
但按照相关的规定,有一种情况下,是可以提前办理退休的。
那种情况被称之为“病退”。
也就是说,单位中有员工都身患重疾,无力工作了,不给予他们“病退”的安排,就是不够人.道、不够关怀啊。
不过,既然是“病退”,提前那么多年享受养老金待遇,当然不可能领十足的养老金。
一般来讲,“病退”的人只能领6成到7成的退休金。并且,“病退”人员的养老金,那是定下了多少了,就多少了。基本上很难提高。
不是说不会给你提,但往往几年之间,难得提一次养老金待遇的。
毕竟“病退”的钱,是由单位发放的。经过改革之后,正常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则由社会保险支付。
李父实在是看够了“师院”的那些同事的“势利”而“可恶”的嘴脸了(应该说,他太敏.感了。同事们干嘛要专业针对他啊。只不过,他以前是“系主任”,处处被人奉承;成了普通员工后没这待遇了。就格外感觉到巨大的心理落差)。
李父哪怕“病退”,也想提前退了。只为了不跟旧同事经常碰面。
当然,他身体非常健康,没啥重疾。但他老婆就在本市的三甲医院当护士长,找个人情,请医院的医生开个重疾证明,那也不难。
开了证明后,李父就顺利的办理了“师院”的“病退”手续。
从此,不用去干活,也有退休金领了。
这时,李父对妻子“败光”他大部分的积蓄的怨气,这才稍稍的散去了一部分。
退一步想想,虽然大部分的积蓄都被骗光,但两公婆都有收入,又省吃俭用,积蓄了这十几二十年的,重新积蓄了20多万接近30万了。可以用来购置不动产。
这时候,李会英在“帝都”读到大学三年级,快四年级了。
快要毕业了,究竟是留在“帝都”就业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