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决战拍卖会(2/3)
可是送进“拍卖场”三次的啊。第二次的拍卖成交价才1千7百多万。如果现在第一次拍卖价,就突破了历史上的第二次的拍卖价格,还比第二次的价格翻倍,那第二次的《巴人挑水图》拍卖,还会不会出现呢?
按照梁腾的经验,在这个平行世界中,历史事件有可能出现局部的,微小的变化。但不可能出现上述的这种巨大变化。
尤其是直接导致第二次拍卖会“退出历史舞台”的重大变化,梁腾有高达九成的信心,不会出现的。
梁腾认为这第一次的拍卖成交价,无论如何变化,都会限制在一千万的价格以内。
梁腾算是已经做了最坏的打算。
吴瑕却没有他那样的忐忑心理。
她是不知道历史上《巴人挑水图》的历史成交价格,但她有自己的判断眼光。
第一,她的眼光比梁腾专业多了。尤其是看一个人有钱没钱。现场除了他们这一组“竞拍者”,剩余几位有意竞拍人士,三男三女,从衣着,从言谈举止,吴瑕很轻易就看出,里面没有千万以上身家的收藏家在。
当然,吴瑕能够如此肯定这一点,除了表面的观察力之外,还有她长期身处商业环境之中,商界中小有身家的人士(这是她的标准,身价几千万以上,才能称之为“小有身家”),她大概都能说出名字。甚至对那些人的容貌特征,都有所了解。
眼前这六个“竞拍者”,显然没有那些“小有身家”人士的气质。
另外,吴瑕还有一个最基本的判断,或者也可以说是“经验”吧。历史上,遍观在“帝都”举办拍卖会,“拍品”的最终成交价,就没有过比“起拍价”溢价20倍以上的。
“拍卖场”综合各专家的意见,以及基于过往经验的考量,拟定的“起拍价”,可不是随便闹着玩的。
“起拍价”,从理论上来说,就存在可能在无人竞价的情况下,成为最终“成交价”的可能性。因此,起拍价看似不起眼,也不是胡乱就可以拟定的。
既然某件“拍品”存在着以“起拍价”成交的可能,竞拍者也不是傻子,绝大多数情况下,会以超出“起拍价”20倍以上的价格,去最终拿下“拍品”。极其罕见。
国外或许会偶尔出现一次这情况。国内却未曾见过。
像这次的《巴人挑水图》,既然起拍价是80万,就表明现在悲鸿大师的真迹的市场行情,有可能只卖出这个价格。
总之,像梁腾担忧的,最终成交价“锁定”在一千多万,吴瑕觉得完全没那可能。
梁腾和吴瑕各怀心思。
专场拍卖会,则“波澜不惊”的开始了。
从80万的“起拍价”拉抬至125万,这中间的“加价”次数,事实上,也没有进行多少轮。
这一场“专场拍卖会”注定不会持续太久。
如果放在网络信息发达的后世,如此简单的一次“专场拍卖”,直接挂到网站上进行,就ok了。
大约经过20轮左右的竞价,《巴人挑水图》就拉抬到了125万的历史成交价。
给出125万“报价”的,是一位穿着可以用“朴素”二字来形容的七十岁左右的小老头。
这小老头精神健旺,有点谢顶的脑袋上,稀少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甚至还打了发胶。一看,就是那种处处透.着精明能干劲儿的小本生意人家。
梁腾看了小老头这副尊容,暗暗点头:历史上第一次“拍卖会”的《巴人挑水图》的竞得者,得到悲鸿大师真迹之后才4、5年时间,就又把它送进了第二次的“拍卖会”,以前觉得奇怪。现在看到是这样一位年近8旬的老者竞买画作,又可以解释清楚了。
要嘛是老头自觉时日无多,几年后,发现悲鸿大师的画作市场价格暴涨之后,他就忍不住拿悲鸿真迹出来“套现”了。
换成巨额财富,也好趁着晚景,好好享受一番。
另外还有种可能,就是5年后恰好这老头也“撒手人寰”了,他子女多,想着分家产,自然个个都同意把《巴人挑水图》拍卖掉,好来分钱。
梁腾脑子在胡思乱想着一些“乱七八槽”的东西,但这并不妨碍他密切关注着拍卖的进度。
吴瑕在前几十轮的竞价时,忍不住跃跃.欲.试,想举拍报价。但都被梁腾阻止了。
竞价涨到了125万时,除了报价的瘦小老头儿之外,其余几位竞价者,都迟疑起来,停止了报价。
这个时候,梁腾才用手碰了碰吴瑕的肩膊,示意她可以举牌“竞价”了。
吴瑕犹豫了一下,主要是梁腾没告诉她报个什么价啊?她想了想,之前的人多数是2万3万的提高报价,提价最高的一轮,也没超过10万块的。
吴瑕干脆也随大流了,举牌报了个130万的价格。
吴瑕和梁腾一行人,是坐在比较靠后边的位置的。
进入“拍卖场”的门口,设在侧面。坐在比较前边的那几位竞拍者,并没有太注意吴瑕和梁腾他们进场。
这时瘦小老头听闻身后有新的竞拍者出声。下意识的回头,看了一眼吴瑕。
瘦小老头看到吴瑕之后,顿时表情就变得非常丰富了。
出乎吴瑕意料,那个她不认识的瘦小老头,却是见过她跟乃父吴震霆,一块出席某场慈善活动的。
瘦小老头认出了吴瑕,顿时也就泄了气。
废话!他就算再怎么热爱悲鸿大师的画作,想趁着现在这大好时机“捡个漏”,也毫无信心,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