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玉真欲出世(2/4)
“本是如此,区区愚夫愚妇,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便是贵者好心,盖其目光短浅,既无勇气亦不识机遇,个中奸猾之辈,不感念贵者大恩反暗讥贵者为愚夫......”太平公主一副了然的神色,就连苦出身的药娘和南雀都点头。
不是,你们这就背叛了你们的阶级么?同志??看着药娘都深以为然的眼光,还有南雀赞同的说姐姐就是厉害,李南强烈怀疑她们听懂了没有。
是的,就是这样,通过李南这几天的观察,发觉差不多事实就是太平公主所描述的那样,当他“不经意”问道农人,商人,甚至半个穷酸读书人,若是将农夫明年改种菜,商人出钱收购贩售,读书人写文章宣传家乡的菜蔬,他们愿不愿意的时候——
他得到的答案要不就是茫然,要不就是讥笑异想天开,要不就是觉得嘲讽,自己堂堂读书人宣传菜蔬,怕不是污了自己的纸.......
这片土地上的士农工商,每个人都按照祖辈的规矩继续下去,没人想过也没人愿意改变。
究其原因,还是一句话,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那天在课堂上,李南的学生们提出目前孙家镇最需要的问题的时候,有人提出了粮食问题,有人提出了取暖问题,有人提出了教化方面和安全方面的问题,当时李南也都以为这些都需要解决,然后带着思考的角度下基层的.......
结果没想到,这些问题就是个屁!!全都是高高在上的他们某些柏拉图式的臆想。
粮食够不够,某个方面来说,刚好够吃,因为此时生产技术的原因,一亩地最多就产这么多粮食,刚好饿不死的镇民们,对于他的某些秘法和新式农具,还是有些敬谢不敏。
取暖成不成问题,从某个方面来看,冬日虽寒,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方法过冬,极少出现冻死的情况,而对于李南提出的火炕,人们也知道是个好东西,但是都表示没有多余人手。
讲道理,现在秋收大家都忙得要死,哪里有多余的人力物力才盘火炕,就算乡里乡亲不要工钱,但是挖泥土都是重活,人家帮忙得管饭吧,多余的粮食哪里来?
天气冷,大家年年都这么过来的,家里哪里有余钱弄火炕。
钱够不够?钱永远是不够的,一般镇民一直陷于收入和支出接近的状况,对于李南提出的发财新思路,他们表示十分心动然后拒绝了。
一句话,他们拥有的太少,禁不起折腾。
之所以封建主义制度能够维持这么多年,是因为它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当前时空背景下牢固无比,成为现在这个样子,也是历史的自然选择。
李南终于明白了,所谓黄老“无为而治”,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小民活着已经很辛苦了,为政者只要不去刻意“折腾”他们,他们就会自发形成一个内循环和牢固的生产关系,一层一层地供养这些肉食者。
这就是所谓的政治清明,天下大治。
在生产力不足的封建体系之下,一般平民的生活被牢牢地维持在一个勉强饿不死为了生存竭尽全力的状态,生活对于他们就像是小心翼翼过独木桥,任何比如荒灾兵乱甚至生病的波动,都足以把他们打下深渊。
所以他们明知道火炕、新式农具和“人粪灌溉”可能是好东西,也小心翼翼不敢做出改变。
一句话,他们拥有得太少,容不得半点波动,属于一个只能吃补药不能吃泻药的状态。
而穿越客的某些“大补”之法,往往就是药三分毒,前期的成本和某些“风险”,让他们不敢也不能去尝试。
“万一若亏,计将安出?”
这是所有人这几天问李南最多的话,看着他们家里衣不蔽体的小孩子,李南也沉默了。
因为禁不起任何波动,所以他们光是小心翼翼地维持就竭尽全力了,所以最好的状态,就是按照既定的剧本走。
“呵呵呵,天下之财如流水,此处多而彼处少,郎君有通天之术,可引导天下之财,但是总有人亏矣.......”
想起因为南太平集团冲击下的破产的那些人,某只兔兔挺起了胸膛,觉得便是自家郎君,也有力有未逮的时候。
力有未逮怎么办,那就加大力度呗!
于是李南身体力行,加大了隐藏在锦被之下的手的力度,后者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意思是你给我等着。
“啪——”看着某个封建主义女头子挑衅的神情,李南立刻还击,他松开了握住那不可掌握的右手,对着某个高高隆起的弧度狠狠拍了一下,巨大的声音四个人都听到了。
“郎君又发甚子邪火!!”看着李南得意的眼神,似乎在说我就是打了你有本事当着她俩的面“报复”我啊,太平公主有些气结。
“兔兔,汝错也.........”李南开口了。
这也是此时天下人的共同观点了,此时的人认为天下财富有一定总数,既不会创生也不会消灭,就像池塘里的水一样,只是从一个地方流到另一个地方。
“先秦亩产如何,良田多少,此时亩产如何,良田多少?”李南提出了一个直击人心的问题,先秦亩产没有此时高,开垦的田地也没有此时多,那么由此可见,此时天下的财富是多于先秦的,太平公主的观点不攻自破。
“呵呵呵,盖因先秦之地,未如我朝广阔尔......”关于这个问题,无数大儒和官员都曾经讨论过,太平公主给出了“标准答案”。
“呵呵。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