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大明宫会(1/4)
大明宫地处长安城北郭城外,北靠皇家禁苑、渭水之滨,南接长安城北郭,西接宫城的东北隅。一条象征龙脉的山原自长安西南部的樊川北走,横亘六十里,到了这里,恰为“龙首”,因地势高亢,人称龙首原。
而龙首原,是隋朝举行射礼的地方,而唐朝也沿袭了这个功用。
总之,身处龙脉之首上的大明宫,就是唐朝的皇族“射”的地方。
而李南对于这座传奇宫殿的所有记忆来源,则是来自迅哥儿的《大明宫词》。
“也就一般般嘛。”行走在宽大的宫城石板道上,穿越客一脸的不以为然。
虽然穿越客心中不爽可以贬低是一方面,但是后世他见过集宫殿大成的故宫也是一方面。
唐朝的皇族十分崇拜强汉,虽然有胡族血统,但是他们却无比崇拜给胡人带来恐怖记忆的汉朝,自诩中原正朔,老子后裔的李氏皇族,对于汉朝的崇拜和模仿,已经到了骨子里。
甚至唐玄宗以后,他们都自称“汉皇”,意味继承了大汉衣钵,所有汉人的皇帝之意。
譬如此时的唐朝宫殿,大多沿袭了汉朝的风格,大气,厚重,华丽,极为讲究对称,雕饰精美,但是色调以朴素大气的黑青两色为主,丝毫不见传说中的盛唐的花团锦簇,金碧辉煌。
想必唐朝喜欢华丽和偏女性的大红色和紫色的传统,应该是从武周开始,真正兴盛于十几年后的开元盛世吧。
看着让人心生敬畏和淡淡压抑的大明宫城,想起色彩明艳,极尽华丽之能事的神都洛阳,李南再次体会出两都的不同。
虽然看着厚重,大气,甚至有些空旷,但是大明宫细微处的雕饰之精美,所用材料之贵重奢华,处处透出一股低调的奢华来。
这才是千年的底蕴传承嘛,这就跟暴发户处处镶金不同,人家哪怕一个灰扑扑的箱子,就是来自蓬莱之木,上面的雕刻是名家所做,万金不易,据说是上古之物。
进入大明宫之前,李南有经历了半个堪称严苛的“安检”,比起当日见太子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还有一人拿着关于此人的告身,仔细核对上面对于此人身高面容的描述。
说是半个,是因为被“贵人”亲自点名的他,得到了远超同僚的宽松待遇,那人只是略微摸了摸他的身体,看是否藏了利器,又匆匆扫了一眼他的告身,很快就放行了。
但是其他的“同僚”就惨了,李南亲眼看到一个长相十分俊美的郎君,被一脸得逞笑容的执戟郎,粗大的手“细细”地摸遍了全身的。
此时贵人好男风,甚至过于女色,所以民间纷纷效仿,以为雅事,以至于安检处的空气都充斥着哲学的味道。
这也是李南首次看到他的同僚们——有人带着琵琶,有人带着琴,有人带着画具,还有不少手持折扇,体态fēng_liú,看上去就像是大型艺术交流现场。
当然,这些东西都是翰林的仆人们帮着拿的,当了翰林会配仆人。而且李九为了让李南不至于出糗,问过他的意见后,他还贴心的、特意派了太子府上最机灵和最懂得礼法的小厮跟着,不至于让李南“人前失仪”。
看着众人手上都拿着东西,作为“诗待诏”的李南也抽出了他的那把青丝扇,缓缓摇动起来。
纯银的折扇,还是有明显是皇家之物的玉佩,光是李南的一干用度,就让一干同僚自发的离他一段距离。
排队过安检的时候,李南还想跟这群天底下最出色的艺术家们好好攀谈一番,但是很快,就从里面走出了一个小黄门,带着李南插队,径直进入了宫城。
这一点更加坐实了李南这个“关系户”身份,所有的同僚看他的眼光也就不善起来。
关系这么硬,身上的玉带乃是奉议郎才能用,可见此人出身高门,但是这个出身,实职才混到九品的“待诏”,还是挂名,平日都没有看到过他,只能说他就是个烂泥扶不上墙的膏粱子弟罢了。
不少人对着李南的背影都面露讥讽之色。
他们有理由不屑,很多技艺绝世的人奋斗一生,他们以为的终点,也不过是某些人十分不屑的“起点”罢了。
甚至有时候他们自己都看不起自己,更别说同僚了。
于是就在同僚们羡慕嫉妒不屑夹杂的火热目光中,李南对着他们拱了拱手,径直进入了宫城。
不过,他的“关系”也仅仅到此了。太子府和安乐公主所带来的便利,也就是仅仅比他们先入场罢了。
其他的,在大明宫里还不好使。
李南被带到了一间屋子里,门口有几名小黄门守着,里面此时已经跪坐了几个人了,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斜视,李南进来也每人报以好奇的探寻目光。
不明所以的李南,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规规矩矩跪坐起来,同时无比想念菊下楼的他那把太师椅。
李南是清晨坊门才开不久就出门的,到大明宫不过后世八点钟作用,等了半个时辰,随后,他的那些同僚也都各自陆陆续续进入,也是各自规规矩矩的跪坐,也不见交流。
过了好大一半天,才有小黄门进入,傲然开口道:“扬州陈子到何在?”
于是,就有一人起身施礼,就是李南之前看到的,仆人背着厚重箜篌的那位,此时他赶紧站起,先行礼,然后才说话。
“正是仆。”
然后小黄门审视了他一番,似乎要把他的衣服看穿一般,过了好久,小黄门尖利的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