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3 沾了儿子的光(1/2)
终于快到七月十五中元节。
圆明园里,前面庭院内已经预先摆放好了木屏,屏风上面挂上鸡冠花,一旁还放着八仙桌。
园子门口也摆上了长长的供桌,供桌上都是丰盛的饭菜以及其他的食物,每一盘菜上都插了一支香。
圆明园前半部分的门前檐下都挂着圆形的纸灯,意思是“庆赞中元”。
就很有仪式感。
宁樱提早就对孩子们说了——到了中元节前后,除了跟着阿玛出席必要的活动,其他时候不要随便出门乱跑。
尤其是晚上。
反正积雪轩地方足够大,实在想玩,就在圆明园里转转好了。
三格格醉心于练习骑马,听了额娘的嘱咐倒也觉得没什么,反正跑马场就在圆明园里,她天生是不出去的。
至于弘历,这小子年纪虽然小,性格却很宅,而且有点……懒。
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
宁樱心说这娃倒是和她穿越之前一模一样。
她其实不是没有担心过:担心弘历会不会健康上有什么隐患,比如她穿越之前就曾经看过类似的新闻报道——说某某小朋友整天都不喜欢运动,懒散的很,结果后来一查才知道腿部的骨头发育出了问题。
但是太医给弘历看过,一切都好的很。
这姐弟两算是暂时省心了。
至于弘晖,他现在整日被四阿哥带在身边,宁樱有时候便是想对儿子说上几句话,也不像小时候那么方便了。
她还只是个亲王侧福晋,更何况还在自家园子里,还被四阿哥盛宠,都只能这样,所以有时候——宁樱将心比心,就很能理解宫里那些生了阿哥的妃嫔娘娘们。
儿子才那么小就被抱去阿哥所,母子之间想见一面,还得诸般礼仪请示。
等到真的儿子被带到面前了,娘娘们刚刚想讲上几句话,边上又有阿哥所的宫人,睁大了眼睛看着。
这滋味真难受。
若是得宠的妃嫔还好,可以拿出主子的架子,让阿哥所的人暂时回避。
若是地位一般的妃嫔,也只能匆匆地说几句,就要眼睁睁看着儿子又被送回阿哥所了。
所以除了那些一直带在身边养的孩子,其他阿哥,若是母子不够亲近也是正常。
所以想想:说不准宫里的娘娘们还很羡慕她们这些既得宠,儿子又孝顺的宗室命妇呢。
……
圆明园里,奴才们忙着听从主子的吩咐布置,园子外面,京城百姓们也没有闲着,家家户户郑重其事地过中元节。
天子脚下,光是京郊内外,就有好几座规模颇大的皇家寺庙,中元节,街头和巷口都搭起了法师座和祭孤堂,设起了普度坛,放着神像香炉。
路上,百姓们呼儿唤女,迢迢不绝,纷纷带着水果、纸钱、衣帽等祭品前去祭拜。
京郊有河,河畔灯火灿烂,满河燃灯。
荷花灯数千盏,随波而下,星星点点,美不胜收。
宁樱在中元节这一天,带着孩子们,随着四阿哥、福晋一起去了畅春园。
因为现在康熙已经暂时不在紫禁城里理政了,所以“去畅春园”可以等同于“进宫”。这还是宁樱第一次来到畅春园。
她来之前其实也听四阿哥说了不少关于畅春园的故事。
这座园子其实早在康熙二十三年的时候就已经在初建了。
它的前身是明朝的武清侯所拥有的清华园,因为它引西山之泉汇,流水潺潺,叠石为山,堤旁芍药数以万计,美如仙境,所以当时成为了京国第—名园。
满清定都之后,清华园被分归给肃亲王豪格,当时园子里的山形水系、园庭布局都还算完整,但是肃亲王忙于政务,并没有怎么有时间来打理这座园子。
最后好好一座园子,居然沦落成为了类似于菜庄子一样的庄园,每年瓜果蔬菜倒是种的不亦乐乎。
但也正是庆幸因为如此,园子里的很多建筑都保留下来了。
后来到了康熙,才在清华园的基础上开始修畅春园。
而康熙之所以想建造畅春园,也有两个主要原因:一就是随着政府越来越繁忙,康熙也感觉到身心俱疲,想要有一处清幽的园林,用来怡情养性。
而这座园子最好不要距离紫禁城太远。
其二便是为了奉养仁宪皇太后。
尽管仁宪皇太后并不是康熙的生母,但是康熙对她笃尽孝道,长期奉养,还在畅春园里特意建了“寿萱春永”,用来给仁宪皇太后居住。
因为仁宪皇太后信佛,康熙更在畅春园外的恩佑寺旁边又建造了一座恩慕寺,为皇太后广资慈福,满朝文武,莫不赞叹。
这是旁话,暂且打住。
宁樱跟着四阿哥刚进了畅春园,就被满眼的芍药花吸引了注意力。
牡丹花是花王,芍药花是花相,花朵极大,这么满园开起来,视觉效果还是很震撼的。
和圆明园大差不差,整个畅春园大体可以分成几大块区域:宫廷区、前湖、后湖、再加一个西花园。
还有一块农耕区——专门用来给康师傅感受田园之乐的,满地瞧过去都是青青菜田,奴才们也患上了类似于农夫的短打,在田中弯着腰劳作着。
最远处还有鸡舍犬笼。
宁樱一边看,一边想:康师傅这是活生生的给自己筑建了一个“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小小桃花源啊。
她在这儿看的饶有兴致,却不知周围有许多人也在偷偷打量着她。
宁侧福晋是弘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