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众神世界》

小小书屋网(77shuw.cc)

首页 >> 众神世界 () >> 第三卷感言。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shuw.com/198205/

第三卷感言。(1/2)

一,先说第三卷的内容。

其实我从一开始就在铺垫,有些书友应该从一开始觉察到欧几里德的特别之处。

即便我用这一整卷的内容,也无法体现欧几里德的伟大。

无论是在现实还是魔法的世界,欧几里德的伟大程度都超乎想像。

同样,亚里士多德的伟大也是如此,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欧多克斯等等同样伟大。

嗯……我知道有关希腊的历史有一些争议,但这不重要,我甚至只把那些人物当成一种符号,他们只是“先贤智慧的代表”,重要的是,先贤们的智慧是存在的,他们推动了世界的发展,让我们每个人都受益。

他们,让人类超越动物,让人类成为更好的人。

细处就不说了,我还没从这段情节中缓过来,不细说。

二,之前总是说,有些话要在第三卷或结束说,现在终于可以说一些了。

关于这本《众神世界》的选择,之前说过,本来想写东方加西方宗教类的,但最终意识到,在很多东西不能写的时代,那种类型是不可能写的,然后,转写本书。

那为什么我用这种方式写这本书呢?

我后来思索总结过,大概有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喜欢。

虽然这么说有些任性,但我坚持认为,一个作者只有写自己真正喜欢、真正相信的内容,才能写出优秀的作品。

第二,因为有读者说,看了上本的《儒道至圣》看了很多遍,甚至还有说超过十遍的。

这让我有些惶恐,我觉得,我并没有达到读者说的那种程度。所以,我要更努力,写值得让人看十遍的内容。

或者说,我要写我认为价值最大的东西。

我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第三,我一直有个疑问。

所有我看过的网络小说,包括那些知识性极强的小说,都只是在写一些表象。嗯,点到为止,因为没有恶意,避免误会,所以不深说。

打个直观的比方就是,所有的网络小说都在写主角从山脚登到山之中,写风景啊,写主角流汗啊,写主角咬着牙坚持啊,写主角不放弃啊等等等等……

但是,但是,但是,所有的这些小说,都没有触及一个特别重要的东西,行为的方法,思考的方法,以及方法的方法。

我觉得,我可以写写试试。

然后,就有了《众神世界》。

嗯……

至于全文的总结,现在不能说。

能说的是,我第一卷写的吃力,第二卷各种纠结,但从第三卷开始,越写越稳如老狗。

不是觉得自己行了飘了,而是这的的确确是我想写和我喜欢的内容。

我承认,我要写的东西,其实超出了我的写作能力,但,这重要吗?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相信我喜欢,我行动我尝试。

我试着站在人生的尽头问自己,写这本《众神世界》值不值得?

人生尽头的回答是,值得。

三,许多读者并不接受这种方式的网文。

但,网文是一个多元化多样性的世界,现实世界的规矩已经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了,在网文的世界如果非得遵循什么旧有的铁律,那是不是太累了呢?

就好比有的读者说本书说教太多。

我不反对,不过,我们用另一个角度来说,这就是正常的说明和议论,是小说中组成的一部分。

只不过,问题在于,我没有能以“大众读者喜欢的方式”来写出这些东西。

所以,我接受读者的批评,不反对。

所以,下本书我肯定会着重在这方面做出提高。

另一方面,我得解释一下。

我写的内容,要么是最顶尖的大佬用一辈子总结提炼出来的,要么是我自己从大佬身上书里琢磨出来的,任何单一点,都能洋洋洒洒写一本专著。

别说我,历史上任何文学家,都无法把这么多东西用“大众读者喜欢的方式”写出,就算写出来,也没几个人能看懂。

如果作家文学家能写好那些东西,要哲学家科学家做什么?

所以,问题根本在于,不是我的写法不对,是我选择了“不够大众的写作方向”。

实际上,我有两种写作方法。

一种是像现在这样,把一些点用说明议论的方式,详细解释清楚。

这样的好处是,大家只要认真看,都能明白,至于做不做是另外一件事。

但坏处是,破坏了一定的阅读感受,不够那么爽了。

第二种呢,就是正常写法,把知识和道理写成纯故事。

但我可以保证,真的,我真的可以保证,如果我不解释说明,除了我自己,谁都看不出我想要表达什么。

谁敢说《红楼梦》不牛,谁敢说各种名著不牛?但为什么那么多作品的解释五花八门?

自古至今,无论是四书五经,唐宋诗,各种赏析各种分析,哪怕是那些以此为生的学者,他们真能读懂作者本人的意图吗?

读不懂!真的读不懂。

比如,我看到最让我崩溃的诗词赏析,其中赏析李白的那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说李白嘲笑孔子,还有人说什么李白对官场失望,彻底跟黑暗的朝廷划清界限。

百度一下,大部分都是这个调调。

我真想叫那些人大哥,首先李白引用的典故中,楚狂人不是“嘲笑”孔子,人是这么说的:“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

状态提示: 第三卷感言。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