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摆摊(1/2)
路上看不见多少好车,哪怕是烂大街的桑塔纳也还没正式在内地投产,谁家倘若能拿个驾照、当个大巴车司机,都能让人羡慕不已,尤其是在些偏远小城。
才1985年,跟邪恶的美帝富裕生活相比,内地的人均收入实在是少到可怜。
这就导致涌现出一帮“美吹”,战斗力跟未来的“公知”相比厉害太多,某些专家们出国感受完,摇身一变化为圣斗士,看内地什么都不顺眼了。
改革开放没多久,曾被打到在地的走资分子顿时涌现出来,一时之间人人朝钱看,走出计划经济,意识到了物质生活层面的重要性。
时代造就人,一帮在十多年前百炼成钢的职工们,在陈林芝开车到来后开始发挥出无穷的想象力。
年轻人们几乎都知道这楼里住着钱玥,有人联想到什么,面露悲愤,更多人则津津乐道,依靠想象力开始造谣,例如钱玥对门的邻居大妈。
陈林芝还不知道自己的到来,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低估了汽车这东西在当地人心目中的神圣地位,大概有二三十个万元户那么高。
面对钱玥弟弟,他软磨硬泡,厚起脸皮大大方方承认自己是吃美国馒头长大,终于利用小家伙对洋鬼子的好奇心,问清楚钱玥工作的地点。
开车前往廣洲时装商场,问了路人才找对方向,一路龟速。
终于看见不少标语,写有“钱可十年不挣,书不可一日不读””、“新婚夫妇入洞房计划生育不能忘”之类,时代特征鲜明,大概就像是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去参观仍旧没有全面对外开放的北韩。
好在陈林芝不是第一次过来了,因此觉得新鲜,但也不再大惊小怪,好像其他地方在前进,当地则停滞几十年,至于旧金山和港城、东京等地,倒是和他印象中没有多大的差别,早已步入发达国家及地区行列。
1982年开业的时装商场,是廣洲第一家专营衣服鞋帽的综合商场,今天周四,商场内的行人也很多,里面满是玻璃柜,隔出一个个小摊。
十几块钱一条的皮裤,几毛钱两双的袜子,看完让陈林芝觉得往中高端服装行业发展,估计有点市场,争取先赶在人们见世面前,就让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往后说不定能躺着把钱挣了。
他这一身衣服,比十几个摊面上的货加起来都贵,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廣洲城里明面上比他有钱的人,压根找不出几位,假如按照黑市汇率计算,那就更少了,个体户才刚刚开始允许做生意,仍属于新鲜事物。
什么叫优越感,现在就是了,妥妥的过江龙。
……
钱玥紧张复习几个月,高考完休息几天,立马出来找工作。
因为需要照顾弟弟,没敢去高强度的服装厂将手艺用上,免得早饭晚饭没人做,租了个摊位开始学习卖衣服。
上个月刚发生的事,由于没经验,进了批过时的货物,所以生意不怎么样,带着卖内衣、袜子、皮带之类,摊位前还摆着木架,上面搁着些墨镜,主要是蛤蟆镜。
中美建交后,央视播放了一部名为《大西洋底来的人》的科幻剧,总共二十多集,在美国名声不显,在内地可引起不小的轰动,男人们穿喇叭裤,带蛤蟆镜成为潮流,久而久之影响到众多年轻人,成为第一批潮人的象征。
搁在陈林芝眼里,无疑傻得可以,流里流气。
“你好,想看什......”
当陈林芝走到摊位前,钱玥正在整理货物,一时间没顾得上看脸。
忽然瞥见他的样貌,钱玥这才意识到不对,被陈林芝笑眯眯盯着,她瞬间想到上回见面的羞耻经过,顿时从耳朵一直红到脖子,结结巴巴补充说:“我……我还以为是,谁来买东西。”
陈林芝浪得风生水起,对于吃过钱玥的豆腐,他可不当回事,淡定道:“我过来谈生意,顺便看看你,去你家发现就你弟弟一个人在家,好不容易才问到你在这,病没大碍了?”
“嗯,术后康复得不错,医生说应该没问题,还要再静养观察……谢谢。”钱玥见陈林芝好几个月没来,还以为彻底忘掉自己,今天突然再见面,一时之间手足无措。
不过是个自力更生的年轻少女,偏偏打扮得土气,挺暴殄天物。
周围人也是这打扮,陈林芝觉得她完全能装扮得十分漂亮,因此觉得有点可惜,接着问道:“考试怎么样,有把握没?出来做生意,总该选个好位置,你这那么偏僻,要不是我专门挨个找,差点就绕过去了,开店位置为王,人流一少,哪能做起来。”
“好位置贵,而且我过来时候门口的店都已经租出去,今年考试题目有点难,我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
钱玥小声说着,颇有种被家长管教的错觉,担心陈林芝出钱出力自己却考砸了,神情紧张。
陈林芝没注意,忙着往路上看,一般客人走到前面就直接拐弯,在钱玥这边开店费力不讨好,附近其他几家店里也都没人,只敢卖些牛皮腰带、头饰发卡之类的偏门货。
各个店铺里的商品大同小异,谁想过来买衣服裤子,在前面就直接买了,等到钱玥这里连口汤都不剩。
帮忙出谋划策,陈林芝笑着告诉说:
“接下来我要订购一批货,到时候让人给你送来,按照原价批发给你,款式肯定比你这些好太多,准备请些设计师帮忙。
既然要开店,最好开大些,这样才能和这些小店铺拉开差距。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