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马上要变秃了(1/2)
这皇帝不要也罢?这朝廷亡了也好?
如此理直气壮甚至对江山社稷都充满了蛮不在乎意味的四个字居然是从当今官家的嘴里说出来?
彻底懵逼的赵谌甚至想问问赵桓,问他知不知道自己还姓赵。
然而还没等赵谌鼓足勇气去质问赵桓,赵桓又呵的冷笑一声后说道:“汉末之时百姓活不下去,遂有天下三分之祸,晋末百姓活不下去,遂有五胡乱华之灾。若非唐末之时天下粥粥,百姓生计难以为继,又怎么会有我大宋?只怕如今依旧还是他李家天下。”
说到这里,赵桓也没去管旁边已经吓呆的老农,反而走到赵谌的身前,伸手拍了拍赵谌的肩膀,沉声道:“太子,你记着,所谓的小民易虐,上天难欺,这个天其实指的是天子!天子,其实是老百姓最后的依靠!”
“你要记着,把百姓放在心里的皇帝,百姓不会忘记他。不把百姓当回事儿的皇帝,百姓们就会在活不下去的时候推翻他,把他送上断台头!”
“你要记着,江山之固,在德而不在险。以后做任何事情任何决定之前,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决定是否对天下万民有利,只有对天下万民有利的,才能称之为德政。如此,才是真正的江山永固之道。”
“你要记着,当你要实施一项你以为对百姓好的政策时,你要听取、参考百姓的意见,看一看你的政策真的是百姓需要的好政策么?”
“你要记着,上面的政策再好,下面也有可能会有人给你把经念歪,让你原本的善政变成了恶政。一旦出现了这种情况,你觉得百姓能不能分清责任在谁?到最后,活不下去的百姓就只能揭竿而起。”
“你要记着,改朝换代的结果就是死一个皇帝再换一个新皇帝上来。所谓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便是这个道理了。”
头一次在赵桓的嘴里听到这么多的治国之道,赵谌甚至感觉自己整个人都不好了。
小民易虐,上天难欺的天字是这么解释的?
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的德字是这么解释的?
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是这么解释的?
可是静下心来细想却又不难发现,这些都是书本上学不到,先生们也不会讲,细品起来却又字字珠玑的真理。
一代代的王朝更替,用血与火证明了什么是江山之固在德不在险,一个个王朝末期的皇帝也用他们的生命证明了什么叫做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这些道理就像窗户纸一样,稍微一捅就捅破了。
想通了这其中的关系之后,赵谌再望向老农的目光就跟刚才有所不同了。
如果说刚才的目光之中还有三分敬佩和三分怜悯外加三分不在意,那么现在的目光中就只剩下了敬佩和怜悯。
赵谌心悦诚服的向着赵桓拜道:“谢父皇教诲,儿臣定然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赵桓嗯了一声,转身对叉手立在旁边的老农笑道:“让老哥哥见笑了,朕常年带兵征战于外,倒是疏忽了对太子的管教,如今不得已借老哥哥这块地来教导太子,却是耽误了老哥哥耕种。”
那老农顿时就激动了——老汉我可是被官家亲手拍过肩膀的,身上这件短打被官家的龙爪拍过,以后不光得供起来,还得传给子孙后代当个念想!
想到这里,这老农忽然又觉得只落下这么一件短打有点儿亏,便壮着胆子对赵桓道:“启……那个启奏官家,小老儿觉得刚才官家说的有道理,真是那个什么发什么亏,便想着能不能求官家也给小老儿说上那么一句两句的,小老儿回去后好当做家训?”
赵桓哑然失笑,说道:“老哥哥都这么说了,朕要是不说上一句两句的,岂不是显得朕不懂礼数?既然如此,那朕就送老哥哥八个字——笃学励行,无愧于心。”
说完之后,赵桓又让人从远处跟着的车驾上取来笔墨纸砚,亲手写了这八个字送给老农。
然后赵桓就带着赵谌跟庄成益等人赶紧跑路了——
迅飞先生说的对,装完逼就得跑,不跑容易遭雷劈。
大宋的百姓都是被惯坏了的,别看现在求字的只有这一个老农,要是走的晚了,只怕这祝家庄子里的老农都该围过来求字了。
只是坐上了回宫的御辇之后,赵桓的脸色就不复之前的轻松,反而带着几分凝重。
“百姓还是太少了些。”
赵桓沉声道:“甘肃布政使司,交趾布政使司,旧港布政使司,朝鲜布政使司,东瀛布政使司,以后还会有辽东布政使司、辽北布政使司、西域布政使司,如果再加上漠南漠北的草原……”
说到这里,赵桓便停了下来,没有再接着说下去。
事实上,因为大宋人口问题而犯愁的可不仅仅只是赵桓,就连庄成益跟李纲等朝堂上的大佬也都因此而犯愁。
远了不说,光是山东、河北那些因为三易回河而荒废的土地就得迁移几百万的百姓过去,原本的西夏就需要迁移几百万百姓过去,交趾那里也得迁移个几百万百姓过去才行。
然而摆在赵桓跟朝堂上一众大佬们面前的问题是,人呢?
虽然说百姓基本上等同于韭菜,割了一茬还有茬,不出意外的话完全能够子子孙孙无穷尽的割下去,但是这韭菜不是需要时间来成长么……
现在大宋百姓的丁口数量满打满算都还不到一亿,想要再翻一倍达到两亿,最起码也得需要个二三十年的时间吧?如果再等到新的韭菜长到差不多成熟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