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大明通货膨胀(1/2)
“情报人员发现,沙俄得到钱之后,并没有全部用于跟波兰和立陶宛联合王国的战争,其把其中的三分之一用在对大明的防御上。
其着重加强了伏尔加河沿岸的防御体系建设,而且其放弃了中西伯利亚和西西伯利亚的防御工事修建,选择了在乌拉尔山地区修筑了防御工事。
而在乌拉尔山以东的地区采用的是重点位置修筑堡垒防御的办法,并且打算在那些地方驻扎步骑混合部队,修筑防御要塞。
到时候大明要想进攻沙俄必须要拔除这些要塞,否则后勤线路就一直在对方的攻击范围。”
李若琏躬身把整个情况介绍了一下。
朱慈烺陷入了沉思,确实大明从里海到金山,从金山到北海,再从北海城往北一直到北冰洋。
大明跟沙俄的边境线接壤足有尽两万里的长度,别说沙俄没有本事全面设防,就是大明自己也没那个本事全面防御。
而且两国的争议领土很多,从北海城往西那一段分界的方法就是那里有那些部族他们投靠了谁。
不过游牧民族,他们是游牧的,所以这边界线到底设在哪,这是一个值得仔细谈判的事情。
当然朱慈烺懒得谈,反正最后都要是大明的,现在划分那么清楚,一点用处都没有,朱慈烺是不愿意做这种无用功。
沙俄得到钱之后没有全部投入西线战场,反而拿出了三分之投入东线,证明对方已经非常的防备大明了。
不过七百万两银子能干啥?朱慈烺觉得这点钱,对于大明来说,也就能调动两个师的部队而已。
当然沙俄一直穷惯了,他们的士卒甚至都是义务打仗,可能七百万两银子能动员五十万人参战吧。
可就算五十万人又如何?五十万人撒在两万里的边境线上,每里不过二十五人,二十五个人能干嘛?
更何况沙俄把大部分的钱都用在修建要塞和堡垒上面,真正用来招募新兵的钱可能两百万都不到。
这些钱也就是十多万人的消耗量而已,可能每里只能分几个人而已。
沙俄采用这种重点防御的办法是明智的,这也给大明以参考。
朱慈烺疑惑的问道:“为啥沙俄用七百万能干那么多事情,大明确需要两亿两的军费才能形成这条防线?”
李若琏一下子被问的有点不知道怎么回答了:“陛下,其实……我们应该建设的工程量还有要塞数量这些都要多的多吧。
就像驿站系统,每五十里一个驿站,每个驿站都要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这就相当于修筑一个堡垒了。
从金山到伏尔加河有五千里,大明至少需要修三条横向的分别是北路边疆驿路,南路边疆驿路,还有中路驿路驿站
三条竖向的驿站是伏尔加到土库曼地区沿里海驿路,中路南北驿路,东路的金山到阿拉木图的驿路通道,这些建好之后才算完成初步的布局。
仅仅驿站的数量就要五百个,每个驿站驻扎一百二十人,五百个就是六万人。
还有边境战备公路,里海军港,南北的边境哨所,还有整个准噶尔汗国地区的各种军事设施等等,这些应该都要花不少钱吧?”
朱慈烺叹了一口气:“你说的这些我当然知道,但是为啥大明的钱就越来越不值钱了。”
这个问题李若琏还真的回答不了,朱慈烺也没有指望李若琏能回到,他只是有感而发,大明的通货膨胀真的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那么后世那些的汇率都是怎么计算出来的?以什么为基准?这个可是复杂的问题。
目前大明的纸币跟白银的兑换是一两兑换一两白银,而大明跟各国贸易收取的也都是金属货币,黄金白银和铜。
这些国家的货币很多时候都是要到皇明银行进行兑换才能交易,而皇明银行对这些国家货币都是按照金银价值进行估算,自然就没有什么汇率的问题。
随着大明纸币的流行,成为世界型货币之后,各国也是看到了大明发行纸币的好处,开始各种效仿。
这个就很麻烦了,这些国家有的发行货币有充足的准备金,但是有的国家存粹就是跟大明太祖朱元璋一样空手套白狼,货币发行全靠印刷机功率。
而有准备金的这些国家,又都进行了货币超发,一般都是准备一两银子就敢发行二两,甚至三两的五两的纸币。
虽然大家的币值都是一,但是实际价值上来说,他们的一两纸币其真正的价值应该不足一两银子的。
这个就很迷惑,因为对方也是按照大明的模式,纸币和银币可以通兑,比例也是一比一。
那么大明还不能说他们的币值不值一两银子,因为人家确实也能拿一两纸币换一两银子。
怕就怕对方的货币体系突然崩溃,纸币贬值,或者政府到时候干脆不承认纸币,那么大明才会产生巨大损失。
这种情况不是没有,而大明偏偏又不能不接受对方的货币,因为你不接受他们的货币,他们反过来也不接受你的,这会极大影响大明纸币的全球化进程。
所以朱慈烺迫切需要一个懂国与国之间货币结算方式的人才,帮自己处置这些汇率等问题。
偏偏这种新课题,还没有人能研究明白,大明也没有人愿意在这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
因为按照大明的计划,世界上以后有且只有大明一个国家,那货币自然是有且只有大明纸币一种。
也就是说搞这个研究,要不了多久,就会失去意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