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可高于位者(1/2)
风声鹤唳的咸阳,于百姓们而言,不过是多了些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偶有些真正在意者,倒是时刻关注着案情的走向。
不出意外,大理寺查案确实不如以前的令狐,几天下来半点头绪都没有,一味的瞎胡闹,搞得现在咸阳有点神经质。
咸阳是帝国的政治中心,诸多雄据帝国的朝堂高官,被江文通的举动搞得无语,黑着脸,直接写了奏折递上去,请求皇帝责罚江文通,同时尽快释放令狐主持咸阳,告破案情。
时值现在,江文通之前的怒意和争强好胜都彻底败于现实,接连几日都走了好几趟监牢,简直是求着令狐赶快出去,主持咸阳大局。
不过每次都被令狐一句,陛下还未准允,岂可贸然离开打发。
对此,江文通语塞至极,想了想又无可奈何,皇帝陛下颁布的命令,把令狐直接打入监牢,现在不下释放的旨意,谁敢放令狐出去,而令狐又如何敢出去。
接下来,江文通联合朝堂那些亲近的官员,联名上书皇帝陛下,请求释放令狐,其中只字不提大理寺的事情。
后来无可奈何,江文通直接狠下心,联合那些官员直接把自己给告了,即便如何,皇帝依旧不为所动,半点释放的意思都没有。
不论是奏折,还是朝堂大朝会直言,都被皇帝一语带过。
两次大朝会都是如此,江文通已然彻底死心,知道靠着自己的能量,很难把咸阳学宫这件案子摆脱,无奈之下,乔装打扮,穿着常服摸索着走到宫墙外那座府邸。
……
……
大理寺丞江文通,是模样略显富态的老年胖子,面容显得白皙,不似那些做官的老者,完全一副悠闲自得的模样体现。
近几年来看,江文通无疑是官场上如明星般的人物,自云侯离世后,朝堂诸多官员基本没有向前一步的可能。
连是云侯在世前几年,都没有官员可以再进一步,无他,实在是那位云侯辉煌太盛,导致那些官员都在其光辉之下,暗淡无光。
而江文通能在此时,进位大理寺丞,位列九卿,后因咸阳风暴,诸位九卿多有牵涉,导致九卿人数接连减少,甚至皇帝有意罢黜九卿职位。
这种情况下,江文通依旧能稳坐大理寺丞,且在那场风暴中毫无波及,让人好奇时,又忍不住受人赞叹。
不过说实话,江文通处理刑案之事的手段,实在是上不得台面,当年做咸阳令的时候如此,这几年做大理寺丞,依旧如此,完全看不出有所改变精进。
几年前那场风暴,若非有令狐和季知常从旁协助,再是有陇西道世家加上军神李立青坐镇,恐怕最后的结果会是雷声大雨点小。
物极必反,两面来看。
正是因陇西道世家的掺和,使得那场风暴席卷了太多的官员,不说那些忽略不计的芝麻小官,连是九卿和三公中的,所受到的牵连产生的影响,都让人胆战心惊。
太尉空悬,两位丞相完全不受影响,依旧稳如泰山。
离偲来是先帝在位时的老臣,当帝国丞相已二十年,老成持重,做事有态度。明显离偲是先帝给现今陛下寻的辅政大臣,否则先帝何以在感生死之际,才任命离偲为丞相。
离偲对皇帝陛下忠心,做事有理有据,一切按照皇帝的意志出发。而甘罗少年为相,当年那场风暴开始的时候,他初登相位,还未施展手段,不管如何强烈余波,都不会波及到他。
照此来说,江文通在无刑案之能时稳坐大理寺丞多年,实在是难能可见的奇迹,对于此,咸阳书生士子们不知讨论过多少次。
最后得出的总结是,这位大理寺丞背后必然有高人相助,且那位高人能够稳住朝堂,不会让任何人的意志干扰到江文通的九卿位。
这样的高人?
除了坐在帝国至高之位的皇帝陛下外,还能有谁?
可以是皇帝,细细想来又绝对不是皇帝,那江文通背后的高人,到底是谁?
街道闲谈,士子书生们感怀帝国政事,偶尔雨落时,喜欢在酒楼角落处,找三两好友,轻言细语谈论如今的帝国庙堂。
不曾入仕的士子大多清高,谈论起来完全没有尺度,什么消息劲爆,便是在口中直接细声说出来,半点忌讳都没有。
酒足饭饱,插两句经意奥义,提高下饭局宴请的格调,示意与周遭那些喝酒的百姓不同。帝国世人,虽向往公平自由,但在某些方面,是不可能的。
最简单直白,心中的思绪是决然不能改变的。
该有的鄙夷始终都有。
不管是咸阳,还是林亦去年待过段时间的晋阳,在某些方面来看,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当然不全是坏事,或许是好事。
帝国千年改变,正是因心中的不愤。
东方大地战乱不休,各国分裂割据,百姓们民不聊生,起于陇西的赵家,感念世间皆苦,揭竿而起,才有了如今的大秦帝国。
茶余饭后,纵酒而歌。
至此,肯定是少不了说些当今故事,庙堂虽高,不触百姓,却能让百姓们心生神往,通过小道知晓些平时难以知晓的消息。
排排庙堂高位,问言谁最高?
除陛下,谁最高?
有人指出,两位丞相最高。
有人否定,言军部尚书柳如逝最高。
还有人说,当是帝国军神,出任河北道大总管的李立青最高。
诸多争论不休,到底是没个定论,不过细细想来,他们说得没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