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韩非入秦(1/2)
繁华热闹的咸阳城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不仅有着咸阳本地人,其余六国之人也有不少,有的是来此游历,也有经商之人,还有的是为了寻求仕途,想要获得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
临近午时,一个相貌英俊气质不凡的青年男子牵着一匹白马进入了城门内,男子身着紫色锦衣,五官端正俊朗,脸上带着一抹洒脱的笑容,正是刚刚抵达目的地的韩国九公子。
韩非入城后,朝着四周打量着,这是他第一次来到秦国,心中也是有些好奇,好奇这个从贫瘠之地发展起来的大国,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逛了一圈之后,他的心中也是感慨颇多,总的来这里与其它国家最为不同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第一,咸阳城之中虽然不能每户人家都能做到生活富庶,但却拥有着很强的纪律性,无论是士绅还是普通百姓都在遵守着一种秩序,不同的人各司其职,做着自己该做的事情,使得整个城市看上去井井有条,就像是运转的机器一样,毫无混乱的感觉。
第二,相比其它地方,整个城市更加具有朝气,或者是人们对于生活还怀揣着希望,他们相信国家可以越来越好,并且也在为之不断的努力。
再想想自己的国家,韩非心中不由的有些苦涩,他见过韩国很多的普通民众,那些人脸上所带着的是绝望,对于国家也没有多少信任可言。当然,之所以会造成这种结果,归根结底还是上层统治者的失败。
一个国家想要发展壮大,最重要的就是获得百姓的认同,当这些社会底层的人都拥有了强烈的归属感之后,他们才会真心去守护自己的国家。
韩非忽然发现,似乎眼前的这个国家,与其心中所期盼的那个理想国度更加接近。可惜的是,这里是秦国……
炎热的夏季即将过去了,凉爽的秋意渐渐到来。
道学宫已经完工,需要准备的东西也准备的差不多了,北辰正在完善一些事宜。
他已经做好了打算,等再过几把最后一些事情处理完之后就开始进行第一次招生。
虽然在计划之中,道学宫的影响力是要覆盖七国乃至更加遥远的地方,但现在毕竟刚刚起步,还是不要将步子迈得太大比较好。
所以这一次的招生主要是还在秦国之中,之前已经与嬴政商议好了。这两日后者便会往大秦各地降下招生通知,并由当地官员进行宣传推广,让全国的人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收到这个消息。
而这一点也是北辰选择与嬴政合作的原因之一,毕竟若是光凭着自己的力量是无法让学宫获得如此程度上的推广的,在秦国之中也只有秦王才可以如此迅速的动员全国各地之人。
并且为了能够调动广大人民的积极性,在通告的最后,秦王还画了一块大饼。
那就是凡是以优异成绩从道学宫之中毕业的人,就有机会到地方乃至都城之中任职。
如果放到了后世,差不多就像是,只要从某个学校毕业就有很大机会能够成为公务员一样。
这个许诺可以是充满了吸引力,要知道在这个没有科举的时代,想要做官基本上只有两条路,要么就是世卿世禄,通过世袭的方式来填充官员,要么就是由其他人进行举荐。
不过这两种方法对于普通人来都没有多大的意义,所以也就导致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卒这种现象。
即便是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也是缺少出头的机会,平民想要出人头地就只能参军,靠着杀敌来一步步登上更高的位置。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者高超的武艺与军事才能,毕竟每个饶赋与学习的东西都是不一样的。也正因此,才会有许多人才被埋没。
而现在有晾学院,就相当于给了所有人一个登上人生巅峰的机会,这也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
可以想象,等到招生之日开始,整个秦国将会出现怎样的一种景象。
一定会有着成前上万人,从各个地方赶来,想要到此求学。不过北辰却没有想要一次性就收录太多的人。
首先,道学院走的是精英路线,那些不学无术的纨绔是不能收的。想要进入学宫至少要做到两点。
第一,求学之人态度要端正,这里不能成为有钱人玩耍,或者氏族中人镀金的场所。
第二,本身要有一定的素质,地痞无赖,还有哪些大字不识的人也要拒之门外。毕竟此处是培养高端人才的地方,不是负责教人读书识字的。
其次,目前的师资力量不够充足,教不了太多的学生。即便是经过了半年多的谋划,也仅仅只是凑齐了不到十个系。而且教师的质量也是参差不齐。
其中道家、阴阳家、法家所出的人比较多,而且大都是有真材实学的,而其它门派的人,在专业性方面却差了一些,最多只能帮助学生完成初级教育。
不过对于这个问题北辰并没有感觉到头疼,之所以缺乏教师是因为很多人还不知道道学宫,在招生之时会有招聘教师的告示一同出现,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各路各派的人就会陆续出现。毕竟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可以成为当世显学的机会,没有几个人会选择放弃。
总的来这一次的招生,就相当于是试试水,看一下这个过程中会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在第一届学生的人数上,暂时定为五百人,每个系所录取的人数上限为六十人。
当然,这只是暂时的,等到日后学宫发展起来之后,学生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