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盛大婚礼(1/3)
今是一个格外晴朗的日子,
往日里呼啸不止的北风今也止歇了下来,
阳光洒落在人身上让人感觉无比舒爽。
今日的晋阳城格外热闹,
到处都张灯结彩,
无数的彩旗插满了晋阳城中的大街巷,
许多人家门前也挂着红彤彤的装饰,
仿佛在庆祝什么喜庆的日子,
这要是不知道的人,
恐怕会以为这是在庆祝新年的到来。
城内的各处都传来欢声笑语,
无数的人在街头巷尾欢呼雀跃,
人潮汹涌地向着晋阳城中的广场涌去。
今是集体婚礼的日子,
共计有三百多对新人将在今举办婚礼,
这些新人全部都是前一段时间相亲大会上相识的,
并且这些新郎官们不久之后就将要随军前往长安,
而那些新娘子们,
也将会在部队启程的同时,
随着他们的爱人一同前往新的地方生活。
此刻,在广场之上,
正有近七百人整整齐齐地排列成方阵,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身着盛装。
秦统一中国以后,
建立了各项制度,
其中也包括了衣冠制度。
但是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之初时,
却从不在意这些事情,
直到后来经人提醒这才令太常叔孙通,
依据夏商周三朝的礼仪制度,
制定了汉朝的礼制。
西汉时期,男女的服装仍然沿袭深衣形式。
西汉时典型的女子深衣,
有直裾和曲裾两种,
裁剪已经不同于战国深衣。
西汉男子深衣外衣领口詹宽至肩部,
右衽直裾,前襟下垂及地,
为方便活动,后襟自膝盖以下作梯形挖缺,
使两侧襟成燕尾状。
至东汉明帝,参照三代和秦的服饰制度,
确立了以冠帽为区分等级主要标志的汉代冠服制度。
服饰在整体上呈现凝重、典雅的风格。
汉朝的衣服,主要的有袍、襜褕(直身的单衣)、襦(短衣)、裙。
汉朝的妇女穿着有衣裙两件式,也有长袍,
裙子的样式也是多种多样,
最有名的是“留仙裙“。
从形制上来看,
主要影上衣下裳“制(裳在古代指下裙)、“深衣“制(把上衣下裳缝连起来)、“襦裙“制(襦,即短衣)等类型。
其中,上衣下裳的冕服为帝王百官最隆重正式的礼服;
袍服(深衣)为百官及士人常服,襦裙则为妇女喜爱的穿着。
汉代因为织绣工业很发达,所以有钱人家就可以穿绫罗绸缎漂亮的衣服。
普通劳动人民一般上身着短衣,下穿长裤。
至于贫穷人家穿的是短褐(粗布作的短衣)。
汉代时期的另一个特点是实行配绶制度。
汉代女子一般都将头发向后梳掠,绾成一个髻。
髻式名目繁多,不可胜举。
此外贵族女子头上还插步摇、花钗作装饰。
奴婢则多用巾裹头。
此时广场上的这些男子,
束发冠带,身着玄黑色深衣,
胸前点缀有红色图案,
外罩厚厚的大氅。
女子们则是清一色的流仙裙,
百褶裙摆在冬日的微风中微微飘动,
将女性的柔美展露无遗。
颜色则都是以喜庆的红色为主,
中间还有许多主人别出心裁的一些点缀,
让礼服显得更加得靓丽。
为了赶制这许多礼服,
几乎可以是晋阳城中上下全体动员,
这还多亏了如今乌金山脉中的人手足够,
无数的裁缝和心灵手巧的女性们加班加点地赶工,
这才终于在今之前,
将所有的礼服全部准备完毕。
与此同时,
晋阳城中的其他百姓们,
也纷纷自发地为这一次的集体婚礼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才能够在短短几时间之内,
就让整个晋阳城变成欢乐的海洋。
当然,这也得益于前一段时间刚刚结束的相亲大会,
很多的布置都还来不及撤下,
便又一次被利用了起来。
此时的吕布身穿一身玄黑色深衣,
外罩一件深色大氅,
对襟与宽大的袖口上都是使用的红色布料,
显得庄重而带有喜庆的气息。
头戴武弁大冠,脚踏高墙履,
整个人显得更加的英武挺拔。
这一身行头都是武将身份在正式场合所需要穿的服饰,
吕布虽然平日里不太在意这些,
但是今的日子实在特殊,
即便是他也必须要按照时下汉朝的礼仪进行穿戴。
吕布站在高台之上,
高台下是三百多对青年男女,
他们身着盛装,
衬托着脸上的笑容愈发的灿烂、幸福,
在广场的周边则是数以万计的晋阳城中百姓,
甚至还有许多的外地人赶来参加这一场盛会。
吕布望着面前喜气洋洋的众人,
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豪气。
这些人都是在他的治下生活的百姓,
经过数年来的艰苦努力,
他们终于不再像大汉下其他地方的百姓一样,
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反而能够在并州安居立业,
过上无数人梦寐以求的幸福生活,
而这一切,离不开他的努力,
吕布感觉到无比的自豪,
在自豪的同时,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