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郡府回差(1/2)
用过早餐,李鹤带着杨岱和几名侍卫,来到郡府衙门。
刚到府衙门口,李鹤一眼看见,府衙大门向两边延展的八字墙粉壁下,竖立着一个站笼,高大的木笼内,枷着一名人犯。
对于站笼这种残酷的刑具,李鹤略有所知,但亲眼所见,还是平生第一次。
站笼,又称木枷,是一种木制囚笼,笼顶盖有枷锁,用于套住犯人的颈部,四周的木栅上,钉满了尖利的铁签。犯人头套枷板囚立笼中,或处于半蹲状态,蜷伏而不能屈伸;或将人犯垫脚之物抽去,人犯悬立笼中。人犯只须囚禁几日,往往就会昏毙,直至遍体鳞伤,最后活活折磨而死。
李鹤感到奇怪,大楚时期,历代楚王均推崇周礼,提倡以礼治国,律法相对宽泛。虽然也备有各类刑具,但极少使用,更无需说像站笼这种惨烈的刑具,基本上,在楚国的各个衙门、各地刑狱都已经是形同虚设。
秦国灭楚之后,白练主政楚郡。大半年以来,为了稳定局面,收买人心,加之其人天性儒雅,所以,在白练的治下,法虽严峻,但也非常排斥酷刑。
今日不知何故,竟然出现了这类情景?而且在府衙门口施刑,却不是按惯例交予刑狱审理。
李鹤下了马,把缰绳交给身后的杨岱,朝着站笼走了过去。
站笼内的人犯低垂着头,一部乱蓬蓬的长发,将整个脸完全遮住,看身材,此人高大壮硕,浑身的衣袍,丝丝缕缕,不但破烂不堪,而且血迹斑斑,浑身上下,伤痕累累,有的伤口已经结了血痂,有的,还在往外渗着殷红的鲜血。
显然,在关进站笼之前,这个人已经受过很严重的伤。
“这人怎么回事?”
李鹤转过头,看着站笼两旁看守的军士问道。
军士双拳一抱,躬身答道:“回长史话,这人叫董路,原是修理城墙的挑夫,不知道什么原因,带着一帮民伕,把监工打了一顿,被桓彝大人拿住,严刑审问之下,同伙供出此人原来是楚国军中的一名百夫长,兵败之后,混到民伕一起,到城墙上做挑夫。桓大人就想从他嘴里挖出同伙,但这人死不开口,桓大人就把他枷到郡府来了。”
“桓彝?”李鹤疑惑地看着军士,问道:“桓彝是谁?”
军士笑了,说道:“桓彝大人是咱楚郡的郡尉啊,长史难道不知道?”
“哦。”
李鹤点点头,瞬间明白了。李鹤随白练赴任楚郡时,据说这位郡尉大人当时还在巨阳练兵,这次李鹤去了瓦埠,一待就是一个月,所以两人一直未曾谋面。
看来,这位郡尉大人已经从巨阳返回寿春就任了。
另外,一直将李氏圭园的宅子占为己有的,便是这位郡尉大人桓彝了。只不过,此事李鹤一直没有声张,除了白练,知道的人不多。
“枷了几天了?”李鹤又问道。
“昨天送来的,今天是第二天。”
李鹤点点头,又仔细地看了看囚笼里这名叫董路的人犯,凭李鹤的感觉,这人已经气息奄奄了。受了这么严重的伤,再加上日头的暴晒,即便身体强壮,照这样下去,他也绝难撑得过明天去。
李鹤侧身对身后的杨岱轻声说道:“你去弄点水,想办法给他喂下去,过一炷香的工夫,再喂一次,每次少喂点。”
“大人~~~不可。”军士连忙喊道。
“嗯?”
李鹤的脸,立马阴沉下来,凌厉的眼神直视着军士。
军士吓得头一缩,再不敢吱声了。
杨岱转身而去,李鹤则大步流星地走进府衙大门,向后宅走去。
李鹤知道白练的生活习惯,非万不得已,一般情况下,白练很少在执事房内办理公事,他总是窝在后宅的书房内,焚一束檀香,伴随着袅袅轻烟,或坐或倚,手不释卷。
办公、会客、吃饭,俱都如此,甚至有时夜深了,懒得回卧室,就直接睡在书房里。
除了净手,白练几乎足不出户,且日日如此。
刚走到书房门口,便听到书房内笑声朗朗,李鹤心知白练有客,犹豫了一下,看了一眼外间正在伏案疾书的小书办,问道:“大人有客?”
书办抬起头,一看李鹤,连忙站起身,谄媚地一笑,说道:“是郡丞大人和郡尉大人在里面,长史大人但进无妨。”
对这位年纪和自己相仿,但极受郡守信任的年轻长史,明面上的恭维,小书办是不缺的。
李鹤一听,有晋黎在,还有个从未谋面的郡尉大人,自己再进去,说话就不是太方便了,便想着回执事房坐会,待会再来。
谁知屋里的白练听到了外间说话声,大声喊道:“外面可是李鹤吗?进来吧。”
这下,李鹤不好再走了,一掀门帘,走进屋内。
书房内,除了郡丞晋黎之外,还有一位陌生人,此人年约四十许,着一身月白纱袍,个头不高,面容白皙无须,腰板笔直,端坐在锦墩之上,见李鹤进来,眼风扫了李鹤一眼。
白练端坐卧榻之上,满面笑容,上下打量了李鹤一番,说道:“李鹤回来啦?这一个多月,着实辛苦你了!”
李鹤双手抱拳,朗声说道:“些许琐碎小事,李鹤职责所在,不敢当辛苦二字。”
白练摆了摆手,说道:“长史无需自谦,为我大军渡江,长史苦心费力,日夜操劳。蒙武将军来信,已然将汝之所为,尽数告知于我了,将军不吝赞美,本守倍感欣慰啊。”
说罢,手一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