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 挑最强的那个正面刚(1/2)
百万绿皮南下,导致安禄山调集主力回防,使得大唐覆灭的危机瓦解,南部自立的节度使们的生存压力自然也不复存在。
由于这个时代的交通运输不变,消息传递滞后,再加上南方与西域地区过长的距离,李察并没有收到来自南面的变故,大明对东亚南部地区的消息滞后了数个月!
在安禄山回防后,南部自立的节度使们纷纷开启了逐鹿中原的架势。
没有了生存危机,大唐威望尽失,自立的节度使们瞬间化身为一个个军阀。
弱小的节度使们为了生存,大部分选择向强大的大军阀依附和投靠。
而军阀们为了扩张势力,也是来者不惧,很快形成了数个畸形的王朝。
大唐南方接二连三的出现蜀国,吴国,闽国,楚国,汉国,周国,晋国等等十几个国家。
而这些国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吞并征伐战争,导致大唐南方战乱频繁,民不聊生!
反观大唐皇室,因为力量不足,还要防备安禄山的大燕反扑,根本无力插手南方的乱局,安心在控制区里种田恢复生产,默默积攒实力,准备应对安禄山的下一波扑击。
不错,在大唐皇室眼里,强大无比,占据了大唐本土三分之一地盘的安禄山根本不会被绿皮消灭,虽然百万绿皮南下说明绿皮中出现了一个强大的首领人物。
但再强大的绿皮领袖仍然是绿皮,在惯性思维下,人类不觉得绿皮有战胜人类国度的可能性。
这是曾经大唐用无数战例证实过的。
所以,大唐的国策仍然停留在如何应对安禄山的进攻,而不是去南方清理十几个合并自立,互相征伐的小国,以及反攻安禄山的大燕!
毕竟安禄山对大唐也不是没有任何防备,最精锐能打的安禄山军队是调走了,但仍然有一批安禄山麾下的二线部队依托各个城池建立了一条防线,防备大唐反扑。
东亚大陆因为大唐衰败,还有一些地区异族出现了自立建国的现象,而且是平稳过渡!
大唐跟安禄山对抗的时候,将新罗半岛的驻军撤离,结果新罗地区的地方豪族看到大唐的衰败后,不出意外的独立建立了新罗王国,并且还开始对外征伐!
由于唐军全部撤出了新罗半岛,所以新生的新罗王国用了短短几年的时间,就统一了整个新罗半岛所有的地方氏族和豪门,并与安禄山的大燕接壤。
不过扩张起来十分积极的新罗王国充分展示了什么叫做欺软怕硬,碰到将大唐摁在地上揍得安禄山燕国后,立马俯首称臣,向安禄山进贡了一批新罗王国的特产和美女,只为求的安禄山不要将兵锋对准新罗半岛!
对于穷苦和大多数地方没有开化的新罗半岛,安禄山自然是兴趣缺乏,很痛快的接受了新罗王国的称臣纳贡。
除此之外,与大唐隔海相望的大和人,得知大唐撤军衰败后,也纷纷自立,大和列岛出现了一对小国,开启了大和的战国模式……
大唐连新罗半岛都顾及不到,更何况是隔海相望的大和列岛?
其中大和列岛中不少国家,就是原本的大唐驻军统帅建立的!
总之,大唐曾经统治的地区,全部陷入了战乱之中,相对而言,被大唐掌握在手里的中原地区,还属于和平的……
至少没有互相倾轧征伐的军阀武装势力!
当然,安禄山统治下的燕国也十分和谐,此时安禄山的燕国俨然成为东亚最大的一股势力,没有之一!
因为安禄山占据了大唐的北方人口稠密的地区,还统合了大量游牧民族,即不缺骑兵也不缺少重步兵,要啥有啥,而且北人向来陆战彪悍,军队战斗力相当强力。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李察带着十万大军和自己的道兵,以及所有的西域军团出征。
而西域地区则交给内阁忠心耿耿的五位大臣掌管,以及地方守备军团戍边。
这正是李察之前给与内阁五位大臣庞大权利的原因,在有了行政中心的五位系统内阁大臣后,李察在不在西域,中央政府都可以全力运转,李察的作用更多体现在个人威望上。
而西域地区的地方士绅阶级被全面打压削弱后,已经无法影响到得到军功田养起来的地方守备军团,民间没有了私人武装力量,西域地区自然也就变得十分稳定。
最重要的是,李察将最具有威胁的辅助军团和三个野战军团全部带走了。
至于外敌势力,西域地区濒临的吐番王国内战正如火如荼进行着,北面是荒芜人迹的大沙漠,西面是混乱无序的戈壁隔离带,东面是李察出征的方向,可以说,西域地区基本上不可能遭遇外敌入侵。
既没有内乱又没有外敌,中央朝廷还把持在比自己更加专业的五位内阁大臣手里,稳如泰山,李察带兵出征也就变得顺理成章。
不得不说,正是帝国时代面板的开启,才使得李察现在有胆魄和实力直接对如今东亚最强的安禄山所部出征进攻!
即便有着绿皮百万大军的原因,对安禄山进攻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像是大唐现在就老老实实苟在后面,丝毫不敢爆安禄山的老‘那个啥’。
正如情报所显示的那般,安禄山根本没有在西面布置什么正规军,只有一群衙役之类的地方治安部队。
或许,在安禄山眼里,刚刚统一西域还进行激烈改革,从地主士绅阶级手里夺权的明国正处于衰弱期,根本没有能力对外进行征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