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三回 火眼金睛(2/2)
到了长安城东的一所庵院内。小庵不大,名曰无相庵。庵主是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唤作静慈师太,乃玄奘法师的俗家堂姐,也是一位年幼出家的老修行。
玄奘将秋水托付给了静慈师太,让她暂且在无相庵内存身。大家又相互寒暄了几句,玄奘便领着悟空等人告辞了。
依依不舍地,秋水晚饭未食,夜不成寐……
第二日,刚刚东方发白,鸡鸣五鼓,秋水便心急火燎地下得床来。
“秋水姑娘,你起得好早……”这时,睡在里屋的静慈师太听到动静后,笑盈盈地走了出来,“今天是九月十二,玄奘他们要西去了。玄奘是贫尼的亲堂弟,昨日他偷偷对我说,他们此次西去求法,三、五年便能功成归来。在凯旋之日,他不光要把一个健健康康、英俊潇洒的小金子还给你,还要上奏皇帝,请万岁给你们赐婚哪……”
“多谢玄奘师父,多谢静慈师太……”秋水闻言,满是憔悴的脸“腾”地红了。
“谢就不必了!你自己也要保重,不吃不睡怎么行呢?”静慈师太接着笑道,“现在时间尚早,咱们踏踏实实填饱肚子,再去城西送他们师徒不迟!”
静慈师太说着拉起秋水,简单梳洗了一下,而后做了一锅粥,热了几个馒头,弄了一碟咸菜。
用罢早餐,静慈师太叫醒了仍在熟睡的两个小尼,跟她们交代了几句,然后同秋水一起出了无相庵,直奔西城而来。
长安城西十里处,有一片王公贵族跑马骑射的空地。早在几日前,长安府衙便接到圣旨,在空地处搭建了一座高大绚丽的彩棚!
天至辰时,当秋水和静慈师太匆匆赶到彩棚附近时,里三层、外三层的百姓已把这里挤得水泄不通。
秋水垫着脚尖往里张望,只见在彩棚下,一众盔甲鲜明的武士簇拥之中,一位身着龙袍的人正和玄奘法师说着什么。
不用问,这穿龙袍的定是大唐皇帝李世民无疑了!
李世民和玄奘交谈了片刻,令人取出一个紫金钵盂递给玄奘,之后,又赐给他一匹白马。
玄奘山呼万岁,跪倒谢恩,同李世民作别而去。
在李世民的挥手之间,秋水分明望见,那玄奘一行的队伍里,悟空忽然冒出头来,一脸焦急地四处回望,极力找寻着什么……
“山哥,我在这里,我在这里呀……”泪眼朦胧的秋水拼命摇晃着双手,多希望悟空能够看到自己。但事与愿违,那嘈杂的人声迅速淹没了秋水的叫喊,最后,秋水只能眼睁睁地失望的去了……
对于秋水而言,这场草草的送行堪称灾难,尽管静慈师太百般安慰,但回到无相庵的秋水还是失魂落魄、充满自责地睡了一天一夜才缓过神来。
接下去,度日如年的岁月便开始了……
大约半个月过后,一日午饭时,秋水忽而问静慈师太,“敢问老师太,山哥他们走出多远了……我怎么听两个小妹妹说,这无相庵也叫化生庵呢?”
“小金子和玄奘他们应该已走出六、七百里了吧……”数日以来,对于秋水心不在焉、语无伦次的提问,静慈师太已是见怪不怪了,“至于这无相庵吗?以前在西城时是叫化生庵,后来搬到东城后,便改名无相庵了!”
“原来真是西城的化生庵搬过来的……”秋水若有所思地言道,“刚来那几日,我一直觉得祖师殿内无相祖师的圣像有些面熟,现在终于明了了。敢问师太,那无相祖师在成道受封之前,是有个法名叫元吉师太吗?”
“元吉师太?”静慈师太皱皱眉头,笑道,“不不不,据我所知,无相祖师以前是叫黄裳师太的!”
“黄裳师太?这个名字真有诗意,小女子要有一个如此动听的名字就好了……”秋水听了“黄裳”二字,竟然十分欢喜。
“秋水,你在我庵中居住,也算一位代发修行的女居士,不如贫尼也给你起个法名如何?”见秋水起了道心,静慈师太颇为惊喜地言道。
“好呀好呀,请师太赐名!”秋水笑道。
“嗯……容我想想……秋水……眼神……诶?叫金睛如何?!”
“金睛?这有什么含义吗?”
“当然有了!金能生水,金睛表示眼明心亮,同时,这个金字也寄托着你对小金子的无限思念!”
“甚好,甚好,以后秋水便叫金睛了,多谢师太!”秋水一时欣喜异常。
说来也怪,自从秋水取了法名金睛之后,那半月以来、一直压在她心头的悲伤情绪竟一扫而空了。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到了隆冬时节。由于天干地燥,加之对悟空夜以继日的想念,秋水忽而急火上扬,害起了眼病。
看着秋水红彤彤的双眼,庵内两个顽皮的小尼竟分别给她起了个雅号,一位小尼称她位“赤眼秋水”,而另一位称她为“火眼金睛”……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