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阿斯马拉的内乱(1/3)
两日之后,迁徙队伍终于进入了阿斯马拉境内。阿斯马拉是个内陆国,也是阿曼山东段的起始点。
“过了这座山,我们将往哪个方向走?”趁着歇息的时间,魔野向西尔文祭司问道。
一千多年的战火,导致流光族各形态群体离散四方。而今,东大陆的格局仍在不断地变化,随着大量森林与湖泊的消失,栖境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流光人不得不频繁地更换栖居地,所以西尔文祭司现在也难以确定,看来要想在完全不惊动莱佩濂人的情况下找到所有的族人是很困难的。他想了想,才说道:“先朝东南方走。”
“东南?”魔野有些惊讶,“那是去都隆的方向吧?”
他曾经随半血商人来过东大陆很多次,但经商活动大多集中在南部地区,极少踏足北方,所以不是很熟悉。不过,对于曾经在东大陆待过一千多年的西尔文祭司来说,却并不陌生。
“嗯,”祭司点头道,“在都隆的东部边境,有个地势险峻的峡谷,称为弧湖谷,恰好位于四个国家的边界交点上。弧湖谷的西面是都隆,东面是纳博兰德,北面是葛埃兰德,南边是赫里岚谛。一百多年前,我族的维洛奇人曾把弧湖谷作为栖身点,若是没有意外的话,现在应该还在那里。”
提及维洛奇人,魔野立即望向了赤陌,因为赤陌是一个拥有维洛奇形态的瑞瑟西人。在魔野的想象中,维洛奇人应该都和赤陌一样,就像所有的西尔文人都差不多似的。当然,祭司例外,西尔文祭司的形态虽然和其他西尔文人没有区别,但在感觉上却完全不同。那种强烈的差异感,是由内向外散发出来的灵魂力所造成的。
阿斯马拉是个不大不小的内陆国,国土面积在东大陆十七个国家当中位列第八。虽然它不是沿海国,但和东大陆多数国家一样,也拥有自己的海战军队。因为,阿斯马拉和相邻的沿海小国阿玛兰德是同盟关系。阿玛兰德拥有优良的天然港口,但缺乏林木,人口也相对有些稀少,阿斯马拉则拥有大量的奴隶和广阔的森林,双方可以取长补短。最重要的是,阿玛兰德国土狭小,是仅仅排在第十六位的小国,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因而不得不与阿斯马拉抱团取暖,如此才能勉强与他们共同的北方邻居——位列第五的大国葛埃兰德抗衡。
疆域不大、野心却不小的阿斯马拉,不久前曾往意图瓜分西大陆的征西盟军中,投入了全国三分之二的兵力,是十五国盟军当中所投兵力最多的一个国家。正由于阿斯马拉贵族们的这个错误性决策,造成了阿斯马拉今日难以平复的内乱。那支妄想征服西大陆的盟军,此时还在惨败的归途中,恐怕要再过几日才能回到东大陆。而阿斯马拉国内剩余的兵力,已经不足以平息这场由民愤激起、进而迅速蔓延的暴动了。
东大陆莱佩濂人的阶级群体主要由贵族(包括王族)、士兵、奴隶和平民组成。平民一般都是国家原有的农耕群体;奴隶通常都是战败国的遗民、战俘或本国罪犯;士兵则大多由奴隶的后代组成。但是,由于战争频发,为了增强军事力量,贵族们又逐渐剥夺了平民的一些权益,甚至寻机定罪,强迫他们充军,因而埋下了内乱的因子。阿斯马拉首当其冲。
在等级观念极强的东大陆,任何国策都以贵族们的利益为出发点,地位卑微的平民和奴隶只能无条件服从。为了去西大陆谋取更大的利益,阿斯马拉的贵族们不惜以野蛮残酷的手段来扩充兵力,强迫平民加入军队。但凡不服从命令者,或是出现逃兵役者的平民家族,都会被冠上叛国的罪名,当场斩杀,以儆效尤。
当时,阿斯马拉有一位贵族曾对此政提出强烈的反对意见,那位贵族名为默谛·博罗。
默谛·博罗可能是阿斯马拉有史以来最博学的一位贵族,他既是了不起的发明家、军事家,同时也是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和思想家。默谛从十多岁开始,就不断地为阿斯马拉发明和改造了不少武器,还出资在都城苏拉建起了东大陆最大的一座图书馆。到三十岁的时候,他就已经是阿斯马拉许多年轻贵族的导师了,天文、地理、军事、治国之道……几乎无所谓不授。
默谛·博罗极力反对暴政,曾言“民众是赋税、劳役和兵役的直接提供者,是基础国力,任何军事问题都不能与之分立而论。若是不善待平民,长期施与暴力剥削的话,必将激起民愤,动摇国家根基,迅速衰弱国力,引敌趁虚而入……”但遗憾的是,他的话并未引起阿斯马拉贵族们的重视,反而对他产生了芥蒂,矛盾日益加深。
基于莱佩濂人的历史文化背景,这种矛盾其实也不难理解。毕竟在贵族们的传统观念里,无论平民、士兵,还是奴隶,他们存在的价值都是为上等人服务。身份卑微之人的理想,通常都被认为是微不足道的。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权,贵族们将包括臣民在内的所有国土资源,以及主要的知识和技术等最有利的条件,全都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这个社会虽然拥有完善的文字系统,但主要用来记录贵族们的丰功伟绩,史书对平民的贡献只字不提,而且平民们的识字率也非常低。为了维持统治,贵族们只允许平民掌握一些派不上用场的肤浅的知识,并向平民传播一些有利于贵族、却可能根本无益于普通民众的价值观。
默谛一直都为这种自取灭亡的统治方式感到忧心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