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科技改革(1/2)
夏雪和李世民结婚后不久,重视海洋战略的夏雪建议李世民在北方建设几个重要海港:天津港、青岛港等,本来还想修建大连港等,忽然想到现在的大连还在高句丽手里,只能等以后再说。
还建议,在南方的华亭县附近,按天使国的最新技术,建设一个超级国际城市,她给这个未来城市起名:海京,把它作为大唐帝国的南都。
夏雪知道未来海京的潜力和影响力,作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长江和黄浦江入海汇合处,北界长江,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苏吴和浙江,海京的区位优势是长安无法相比的。
夏雪相信,通过不断建设和发展,将会使海京成为大唐南北海岸中心点,成为超级世界海港城市,成为海运和水运的中心城市,成为世界超级经济、文化、z治中心,成为一颗最璀璨的东方明珠。
而且海京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湿润。更适合成为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这点长安由于比较干旱,雨水和淡水资源不足,不适合建设人口超千万的超大城市。
对于夏雪,李世民一贯是绝对信任,她的建议他知道一定有长远意义,自然是全部同意,这几个海港和城市的建设于是立即开工上马。
为了促进北方海港的建设,夏雪在北方引进天使国先进的技术,建设了许多大型炼钢厂、钢铁铸造锻造厂、水泥厂、火力发电厂、机械制造厂、造船厂等等,把蒸汽机、内燃机、电动机等新技术也带到了大唐的北方,让许多大唐老臣大开眼界、惊叹不已。当然,还有一些非常保守的老臣说这些新科技是奇技y巧,玩物丧志,没有益处。
对于这些腐朽老臣的攻击,唐太宗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夏雪只是微微一笑,不予理睬,该怎么办还怎么办。他们知道,如果没有这些“奇技y巧”,估计现在大唐还在突厥的y威下苟且偷生、卑躬屈膝。
想到自己在阴山诱敌的时候,李世民急得年轻的头上都生了几根白发,满脸焦虑憔悴的样子,夏雪就感到心疼。觉得古代落后的通信技术的确应该好好改变一下。
隋唐时期长途通讯的主要方法包括有:驿送、信鸽以及烽烟等。
驿送是由专门负责的人员,乘坐马匹,接力将书信送到目的地。建立一个可靠及快速的驿送系统需要十分高昂的成本,首先要建立良好,然后配备合适的驿站设施。在交通不便的地区更是不可行。
使用信鸽通讯可靠性甚低,而且受天气、路径所限。
另一类的通讯方法是使用烽烟或摆臂式灯号等肉眼可见的讯号,以接力方法来传讯。这种方法同样是成本高昂,而且易受天气、地型影响。
所以,隋唐时期及整个古代社区,只有最重要的消息才会被传送,而且其传送速度在夏雪看来,简直缓慢得难以忍受。
夏雪利用自己丰富渊博的物理化学知识和机械制造能力,经过五个多月的研究,终于研制成功了无线电报收发机。利用无线电磁波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为此,她还专门编写了莫耳斯电码。
夏雪研制的无线电报收发机,可以通过天线发射和接收电磁无线电波。利用电键控制一个低频信号发生器的振荡与否,再被一个高频载波信号所调制,经功率放大,由天线发射,其工作频率点设在短波段;在接收端,接收天线收到无线电信号后,经接收机的选择、变频、放大,经检波可得到低频信号的有与无所组成的排列信息,由报务员译码而得。
其电码的组成夏雪完全借鉴莫耳斯电码,由五个长短不一的音响信号来组成0-9的十个数字和26个英文字母,组成无线电电报收发通信系统,由于此通信设备简便,通信距离可达千公里以上,一经发明,就震惊了李世民和众大臣。一日就可以把消息传输上千公里,就是让最快的马跑,估计要跑十天左右才能把消息传递到,如果马一般,道路又难行,估计时间会更长。
古代的好处是各种电磁干扰很小,所以,夏雪研制的无线电报收发机也不需要过长过大的接收天线,也不需要很大的发射功率,所以体积也不大,一个人就可以背着跑,很适合军dui通信用。如果再在全国合适的地点建立若干个信号中转站,那么呆在长安就可以在最短时间掌握地域辽阔的大唐各个地方的最新情况,这样唐太宗李世民、夏雪、众大臣就可以最短时间做出决策,并反馈地方执行,那么工作效率将大大提高。特别是遇到突发灾难、突发战争,也可以在最短时间知晓,及时做出部署安排,避免错失良机。
当然,由于电报机操作人员需要掌握莫耳斯电码,就需要学习英文字母,需要学习夏语拼音,这就需要很聪明很细心的年轻人才行,不过这个,夏雪不是很担心,大唐泱泱大国,人口众多,选拔几千个聪明细心的人不是很困难,夏雪要求选拔电报人员时候不分性别,女的也可以参加选拔,她知道后世许多电报收发员都是女性,因为许多女性不但聪明,比男性更细心。
目前经过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和夏雪的科技帮助,大唐的生产力已经大大提高,大唐百姓的温饱问题初步解决,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大唐人口已经从隋末战乱时候不足一千万人,已经发展到两千多万人,夏雪估计,按目前人口增长率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