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第一笔贷款(1/2)
散朝之后李越被三司使文安国直接拉着袖子拽到了他在尚书省的签押房,李越更习惯叫这地方办公室。
文安国形容邋遢不说,一笑便露出满嘴黄牙。此刻他更是用一种充满期待的眼神盯着李越。
浑身已经起了鸡皮疙瘩的李越焦躁的说道:“文大人,有事你就直说吧!”
“朝请郎,这大梁银行筹办的怎么样了?”
“明日临安总行和扬州,建康,福州,庐州,隆兴府五处分行同时开业。您就为了这事把我一路拉到尚书省?”李越觉得文安国肯定还有其他的目的。
“怎么只有五处分行啊?分行少了,异地汇兑的利润就十分有限啊!”文安国捋了捋自己乱糟糟的胡子说道。
“文大人,这银行是个新事物,百姓接受和信任需要时间呐!”李越语重心长的解释道道:“所以现在临安周围的几个重要州府开设分行,待所有业务成熟之后再推广比较适宜。毕竟晚辈也是第一次办银行,需要积累相关的经验。”
“听说你李大行长是个甩手掌柜的,银行的事情你都交给那个泉州的寡妇婷了?”文安国说的是意味深长。
“文大人如果是为了跟晚辈谈这些事,那晚辈只好告辞了!”李越觉得这糟老头怎么还有八卦的爱好。
“朝请郎莫怪!老夫只是担心你被这些奸商算计了,到时候受损失的是朝廷啊。”
李越一脸的无所谓:“这个文大人不用担心,所有的账目我都会过目的,年终也会交给您复审。”
“那老夫就放心了。”文安国微微一笑道:“既然银行明天就要开业,可否先给户部贷上二十万贯啊?”
“什么?”李越用难以置信的语气说道:“储备金总共就一百万贯,总行和五处分行每家都分不到二十万贯。一文钱的存款还有进账,你文大人一张口就要二十万贯!”
“朝请郎!你也知道,朝廷入股的那六十万贯有四十万贯是陛下从内库出的,还有二十万贯那可是国库的全部家底了。”文安国拉着一张苦瓜脸继续说道:“你要是不给户部贷款,大梁下个月官员的俸禄可真要发不出来了,包括你的。你办银行不就是为朝廷疏通财源吗?再说不是有利息么,你还拍朝廷赖账啊?”
李越想了想,反正这银行刚开业么,连存款都没有,怎么会有挤兑呢?更何况这还没开业,就拿下这么一大单放贷的生意也不是坏事。
于是就同意了:“那就由总行先给户部放贷五万贯,剩余的十五万贯的我知会各处支行凑齐。”
就在李越和文安国谈妥了大梁银行第一笔贷款业务的时候,五百多里外的扬州,一场针对他和大梁银行的阴谋正在展开。
平幽楼是扬州最高的酒楼,是当年武安郡王文彬镇守扬州时修建的。
陶秋林的豪华马车停在了平幽楼前。几十年的商场历练,加上这些年常和幽国人打交道,使四十多岁的他看上去沉稳内敛,作为扬州商人的领头羊,他跺跺脚,也能让扬州这地界抖三抖。
但是今天一起床陶秋林就收到一张请柬,看了后他丝毫不敢怠慢,急匆匆的就赶来这平幽楼。
陶秋林给平幽楼的伙计递上了自己的请柬,马上有人把他带到了顶层的雅间。
敲开雅间的门后,陶秋林发现里面都是熟面孔。他不敢怠慢连忙对主座的人拜首道:“陶秋林来迟,还请汤总管见谅。”
发出请柬的正式汤相国府的管家汤贵,常言道宰相门人七品官。别说七品官,三品以下的官员有那个敢在汤管家面前托大?
陶秋林也许在扬州算个人物,但在汤管家面前不过是条小鱼。自从李林忠去世之后,汤浩拜相近七年,门生故旧遍天下,岂是他这种商人开罪的起的?
汤贵很客气地笑道:“陶东家能来,就是看得起我汤某人,快请入座!”
等陶秋林入座后,汤贵又说道:“人都齐了,大家都是熟人,就不用我再介绍了。”
陶秋林一看,确实不用介绍,都是扬州有名的富商大贾,互相也都认识。
然后等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汤大管家这才开口道:“各位都是扬州商界的翘楚,相信听说过明天就要开业的大梁银行吧?”
众人心中一凛,知道正戏要开始了。平日里他们都或多或少和汤相国府有生意上的往来,汤管家也只是偶尔出面,他这次亲自来扬州把他们召集起来,都知道事情肯定小不了。
不过也没想到是和大梁银行有关,在坐几人脸色都郑重起来。寻常百姓还不知道银行为何物,可他们几位都是生意遍布全国的巨商,对大梁银行的事情早就有所耳闻。
包括陶秋林在内,几人都对大梁银行公布的各项业务仔细的研究交流过,都是对策划银行的人佩服不已。只要稍有商业常识的人,就知道这其中存在着何等惊人的利润。
现在汤管家开口就提到大梁银行,是不是意味着汤相国对大梁银行动了什么心思?几位商人纷纷盘算自己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汤管家目光沉沉地从几人脸上扫过,直到看的几人都屏住了呼吸,汤贵才缓缓地说道:“既然都听过大梁银行,自然也就知道其中的利润。说实在的,我也很佩服出这个主意的人。拿别人的钱给自己赚钱,这空手套白狼的买卖只有天才才能想出来吧。连身为天下计相,执掌大梁国库的文安国大人也是自叹不如啊!大梁银行现在是朝廷占股六成,剩下的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