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热闹的小桥(1/2)
晚上吃完晚饭后,周洁就来到了村东面的小桥上,此时,小桥上己经有很多人。在没有电的时候,他们没有可供消遣的地方和方式,只有来小桥这里,所以夜晚的小桥总是最热闹的地方。因为每天晚上,基本全村的人都会在这里集中,什么年龄段都有。小孩子们追逐游戏,年轻人谈情说爱,老年人讲古论今,中年人预测未来时局。
“听说要通电了。”村民甲道。
“听谁说的?可靠不?”村民乙问。
“陆书记老婆和我老婆说的,说陆书记前两天开会,省里已依据中央指示下达了命令,最迟春节前,要送上电的。”村民甲回答道。
“这样说来是真的了,也太好了,我们家也可以象村部一样,有一个一拉就亮的电灯。”村民乙感叹道。
“电?是什么东西?”这时,七十多岁的赵三爹停止了讲长矛(大平天国)历史,掉过头来问。
“这,这……”村民甲吱唔了半天,也说不出一二。当然,也不能怪他,那个时候,乡村的人们谁也无法去理解电是什么概念,对电的认知也就通过村委党支部办公室电灯和那高高挂起的喇叭,还有每家每户的广播。(就是一个木盒子里装一个小刺叭,由信号线统一连接,可接收村里,乡里通知,也可以接收上面的,但需乡广播站传播,而且每家接收的内容是一样的。
“小洁,你是去过大城市的,应该知道电是什么东西吧?”村民甲见到了周洁也在人群中,就像见到了救星道。
“丫头,过来和三爹说。”赵三爹也连忙道。
“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它用一种叫电线的线连接,只要有线,可以联接到任何地方,它可以烧水,照明等很多用处。哦,我们看电影就要用到电!”虽然周洁练书时也学过电的知识,但和民国时出生的老人,她还真无法解释。
“唉,算了,不考虑这些复杂的东西了,只希望生活能再好一点就行了。”赵三爹道。
“什么样叫再好一点?”周洁不由追问道。
“比如说吃饭吧,早餐白米粥管饱,一个星期能吃两次馒头,有咸菜就着吃。中午能有熟大白菜吃。当然,能放点豆腐肉片之类就好了!”赵三爹无限神往道。
“今天,陆书记的儿子花了八百元钱买了一台叫电视机的东西,说接上电后,就可以像电影一样有图有声音的。今天己运到了村部。”这时,另一边村民丙道。
“也是放片子(指胶片)的?”村民丁问。他以为这电视应和电影差不多。
“这你就不懂了吧,告诉你啊,这电视机就和收音机差不多,要收信号的,重要的是不光有声音,还有图像。”村民丙道。
“还有这样的东西,太神奇了!明天去饱一下眼福!”这时,村民戊凑过来接口道。
“你想得美,你以为陆书记儿子花八百元买电视是为了让你饱眼福,他要赚钱的!”村民丙道。
“赚钱?怎么赚?”村民戊疑惑道。
“当然是卖票啦,就和电影院一样,要买票的。”村民丙继续道。
“也是的,八百元了,大米才四毛多钱一斤,这得多少斤大米?肯定要苦点的。只是这票咋卖的?”村民己也凑过来了。
“好像是按集卖的,我听说他们订了一种叫《电视报》的报纸,知道每天放什么电视,多少集。一集五分钱。现在放的电视叫《霍元甲》是武打的,很精采!”村民丙像做广告一样介绍道。而他的话题也最引人,所以身边也围了很多人。
“那有“演的是”(指说书的,因为说书的开头总是说“演的是”)精采?”人群中有人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因为我也没看过!”村民丙苦笑道。
“切!”很多人异口同声道。
“小羊,回家了!”
“小三宝,小三宝……”
“小二猪,小大平……”这时已近午夜,父母们都在呼唤着自己的孩子。
“西北角怎么火红一片,肯定失火了!”
“那是那儿的?”
“不好,是五保老人张姑奶家的方向,快去救火!”
“快去救火啊!别忘了拿上工具!”于是,小桥上的人顾不上回家了,青壮男性都拿上桶,盆之类的救火工具向张姑奶家奔去。而女性们则负责照看自己的孩子。
到了张姑奶家,不用人安排,就有人专门负责挑水,有人负责泼水,虽然热浪袭人,虽然有人被烫伤了,但却没有人退却,也没有人抱怨,他们只想着救人。约二十分后,火灭了,可是张姑奶己被烧死。这时陆书记也接到消息骑自行行车过来了。
“大家都回去吧!联防队员留下看护这里,当然,大家也幸苦了,我代表村里谢谢你们!”陆书记安排好善后事后,就给大家每人发了一棵香烟。然后让大家离开。
“唉,好可怜,好好的人就没有了。”
“其实,我们看到时己经映天红了(形容火势很大的),人能在吗?”
“陆书记还一天倒晚和我们说要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只生一个好,男女都一样。怎么可能一样?张姑奶要有儿子,能这么凄凉吗?”回去路上,大家都在议论着张姑奶的事,无不叹息,哀伤。
明天,公安局也来人了,其实也就是走走形式,张姑奶是无儿无女的五保老人,没什么钱财的,当然也不会有什么仇人。所以,唯一的解释就是踢翻了油灯,引发了火灾。因为没有亲属,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