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6/8)
就坏,只是之前没有机会坏出来罢了。提这一茬不是说男人本质是坏,而是想说会变的都是虚妄不实的。也许哪天那个男人没钱了又变好了呢,你能说他本质是好?佛家说众生皆迷,只是迷的深浅不一,之所以会变,那是因为迷。‘变’的背后有个‘不变’,找到‘不变’还怕勘不破世事人情?具体落实到《老子》书中的章节来说‘本心’吧。这个‘本心’应该是‘一’的一部分。
老子提到‘一’的地方有不少。比如‘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还有一呢)’;‘万物并作(一),吾以观复(各种变化)。夫物芸芸 ,各复归其根(一)’;‘见素抱朴(一),少思寡欲’;‘天 下 有 始 , 以为天下母 。既得其母(一) , 以知其子 ,复守其母 , 没身不殆’
毫不夸张地说,‘一’就是整部《道德经》阐述的核心部分。无(本源道)生有(道象),有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而修行也就是逆向而行,拨开‘万物’见‘三’,合‘三’见‘二’,合‘二’为‘一’,知‘一’为‘母’,‘食母’得‘道’。为人处世则为寻到自己的本心
讲到本心,顺便提下本人从《道德经》中找到的修心法门——四十七跟四十八章:“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翻译:足不出户,心知天下事。目不出窗,心见天道。走得越远,见的越多,对道的了解越少。因此,圣人足不行而知天下事,目不见而知天下象,不用手段却能更好地达到目的。)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翻译:为学,要求每天知道多一点。为道,要求心境每天清明点。一减再减,最后达到无为之境。)
这两章跟儒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观点看上去有些相悖,其实不然,儒家的格局本就比不上道家(要不然,后来的儒士也不会想方设法地将释道两家的学说融入儒家学说,最终弄出个新儒学来),儒家侧重点在为人,道家不但侧重为人,更侧重心灵(灵魂)追求。所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为学之道,见多识广
所谓的知识,其实就是事物(道象)之间的分别。学知识就是找出没件事物的独特性质,进行事物之间的比较,最后完成记忆存储的过程。说白了,为学就是流于道象,为道才是深入本质。因此,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为学跟为道背道而驰。庄子也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其实就是告诫世人,不要在变化万千的‘道象’上纠结,而应该透过现象去寻找本质其实这也是‘求学’跟‘求道’方向上的不同,‘求学’是向外求,‘求道’是向内求。为学的最高境界是智慧,即‘绝学无忧’,学问高到能够将万千‘道象’糅合为‘一’即成‘智慧’
说到这我又想到了阿难。阿难在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中号称‘多闻第一’,人很聪明,记忆力超群,很多佛经都是以阿难为主体其他弟子辅助,一起回忆出来的。由此可见,阿难做学问的本事不小。可如此聪明的阿难,一部《楞严经》听地他眼泪汪汪,却硬是没明白什么是心,心究竟在哪。据说,阿难是十大弟子中最后证悟的一个,照我看阿难应该没开悟,要不然也不会去承袭大迦叶的衣钵,成了禅宗的二祖。(聪明跟智慧的差距是咫尺天涯)
其实,从个人‘修心’的角度来说,‘一’也可理解为‘无分别心’(与庄子‘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的观点一致)。其实从《道德经》第二章开始,老子就开始讲分别心的问题了。
说到这,我还是将我对《道德经》前三章的理解跟大家分享下吧,不然很多东西讲了也不能连贯起来。
第 一 章
道 可 道 , 非 常 道 。 名 可 名 , 非 常 名 。
无 名 天 地 之 始 ﹔ 有 名 万 物 之 母 。
故 常 无 , 欲 以 观 其 妙 ﹔ 常 有 , 欲 以 观 其 徼 。
此 两 者 , 同 出 而 异 名 , 同 谓 之 玄 。
玄 之 又 玄 , 众 妙 之 门 。
翻译:道(道的字面意思很多,在这里提两种:第一种指法则、规律;第二种是指创生一切的那个东西,即万事万物的本源,跟佛家说的真如本体有点像),你可以将其称之(命名)为道,但道被命名为道,具象化后,此道就非一切本源的那个“道”(文字一定义就严重压缩了道的内涵跟界限,本来是汪洋大海,一定义大海变小湖泊了)。本源道(无行无相的那个道)是一切的开始的根本(可以是能量、法则),本源道不可感知(不能通过人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去感知)的,无中生有(有即是可以感知到的物相),万事万物诞生于有名道。
以此,明了有一本源道,通过本源道观察“道”的奥妙;通过有名道外化的物象来观察“道”的形态。有名,无名,此二者同出于“道”只是叫法有异,同样玄妙,玄之又玄,是一切奥秘的根本。
心法嘛,总是很难理解的。其实,这一章确实很难用言语来表达明白,表达到位,他讲
第6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