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携风带雨过江龙(1/2)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相思河上,一袭红衣飘荡,只见那道倩影踏水而行,携带着身下水面上的一抹红衣倒影,衣裳在晚风中飒飒作响,向前方的黑暗中掠去。其身影如鬼魅,若幽魂。
晚风萧瑟,月影朦胧。在河流两岸的花草树木中,隐逸着数百道身影的踪迹,伴随着相思河上那道红衣身影的脚步,上百道身影悄然跟随,行进中,在两岸的黑暗中发出些许窸窸窣窣的响声,他们顺着这条相思河,一同向姑苏城内掠去。
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悄然飘落一片翠绿柳叶,在水中泛起丝丝涟漪。
身着一袭红衣的倩影点水而至,玉足踏过一片飘落在水面上的柳叶,溅起些许微不足道的水花,倩影转瞬间消失在原地,留下一道红衣背影,向前方急速掠去。
这当今天下江湖,若是论起武夫轻功之玄妙高深,莫过于飞檐走壁、踏水而行。
先不谈相对而言更加玄妙些的踏水而行,单论相比来说要粗浅些的飞檐走壁,若想修成也极为不易,在当今楚国江湖中,飞檐走壁之武夫,便足矣称得上是世间少有、万中无一了。
这并非说所谓飞檐走壁的轻功境界有多高深,实际上若是将当今江湖势力逐渐式微的楚国抛开不谈,方言数百年前的武国而言,莫说是区区飞檐走壁的轻功,即便是传说中上天入地、无所不能的绝世神功,也并非是异想天开、天方夜谭。
致使当今楚国江湖的实力如此不济之原因,其一自然是当今楚国推崇科举制,重文轻武;其二则是中原江湖历经百年之后,在楚国近百年的打压下早已千疮百孔。
当武国被楚国灭国后,历代楚国皇帝励精图治,汲取武国亡国的教训,一直以来都在刻意打压江湖势力,避免百姓有朝一日起义造反,诸如大动干戈派兵镇压一方江湖门派的事情数不胜数,将一些江湖中的先人前辈所撰写出的珍贵秘籍孤本收集而来,当做邪书妖术焚烧的惨案更是馨竹难书……
而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即便某些江湖前辈身负绝世神功,却因为太过醉心于武学,自然重文轻武,对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秀才嗤之以鼻。
这些武林前辈、绝世高手虽然一个个看似身负神功,逍遥自在,实际上大多都是斗大的字不识一个的大老粗、文盲,所以即便是一身通玄神功足以独步江湖、唯我独尊,若是想将一身绝学传承下去,只能凭借着收取弟子言传身教,可是若要寻到一位即对口味又有根骨悟性的弟子,无异于大海捞针,大多时候只能多收取些弟子碰运气,之后当对自家弟子的心性与成就不满时,大多也为时已晚了。
而若是将一身神功撰写出一本武功秘籍的话,不就能将一身本领传承给后人了吗?
直到此时,这些平日中自诩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武林高手,才会想起那些百无一用的书生秀才来,这些武林高手虽明知自己是不可能撰写出武功秘籍的,但仗着一身武功高强及在江湖中的地位,恳求亦或是逼迫些羸弱书生之流,还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当然,这些武林高手其中自然是有不屑跟书生来往,自己边识字边撰写出神功秘籍传承下去的。
须知,一人肩负的神功,往往是立身之本,是不足外人道也的,所以当某些武林高手千辛万苦求人或是逼迫人撰写出武功秘籍之后,再杀人灭口的,也不在少数。毕竟行走江湖摸爬滚打到出人头地,哪个不是刀尖上舔血走来的,都知晓一个道理,只有死人才不会让人担惊受怕、夜长梦多。
可想而知,若是恳求来一位学识不凡的书生,见那所求之人的的确确是真心实意后,还是可以撰写出一本正儿八经的武功秘籍,最起码不会误人子弟,荼毒后人;而若是不择手段的逼迫一秀才来,若是那位谋划的武林高手是心思缜密之人还好,不怕那被逼迫的秀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又或是偷偷在所撰写出的武功秘籍中动些手脚,试图危害修行此武功秘籍的后人。
而若是那位江湖前辈、武功高手是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原本斗字不识又异想天开,想要自己动笔撰写武功秘籍的,那便真的是荼毒、祸害后人了。
试想一下,江湖中一籍籍无名之辈张三,在历经种种磨难与机缘之下,得到一本名为《上九拳经》的神功秘籍,习得之后,突然声名鹊起、名动一方,摇身一变成为江湖中的一位大佬巨擘。
李四听说了张三的传奇故事之后,奋发图强,也历经种种磨难与危机,在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一本名为《天地第一至强无敌大神拳》的拳法之后,如获至宝,之后夜以继日地专心修行,不久之后便走火入魔、经脉寸断而死……
孙五听说了张三李四的故事之后,汲取教训并引以为戒,将费劲千辛万苦又加上机缘巧合之下得来的《葵花宝典》与《辟邪剑谱》仔细研读,看到《葵花宝典》第一页上赫然写着“欲练此功,挥刀自宫”之后,当即放弃,心想我一堂堂正正的男子汉大丈夫,还能为了独步江湖天下无敌沦为无鸟太监不成?随后翻开《辟邪剑谱》,考虑这本武功秘籍的名字正气,一看便是名门正派的功法秘籍,毕竟其中有“辟邪”二字,便练开了《辟邪剑谱》,十数年后,一位东厂孙公公横空出世……
总而言之,因为种种缘由因果,导致无数神功断绝传承,不得已之下,被岁月掩埋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只有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