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3)(1/3)
顾撷冈说:“后来范仲淹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内心感到愧疚,决定脱离朱家,自立门户。于是不顾母亲和继父反对,背着琴剑,徒步到应天书院求学。那是一所免费的高等学府,他苦读三年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安徽广德军从九品的司理参军,后来调任安徽毫州集庆军从八品节度推官。他把母亲接来后,便认祖归宗,改姓范,取名仲淹,字希文。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教育家,主要政绩是州县办学,戍边御敌。庆历三年,范仲淹提出十项改善吏治的建议,也就是宋仁宗推行的‘庆历新政’。但是由于贵族官僚的阻挠‘庆历新政’只有短短一年就以失败告终。反对派诽谤范仲淹与韩琦、富弼、欧阳修结成朋党,范仲淹被贬地方官,辗转邓州、杭州等州府,64岁在徐州病逝。因为范仲淹母亲已经改嫁,无法再入苏州天平山祖坟安葬,又因十代世祖曾任武则天的宰相,于是效仿唐朝丞相姚崇,葬到了河南洛阳伊川,所以在苏州木渎有范氏故居,而在天平山范氏祖茔中却没有范仲淹父子的坟墓。”
老人说:“你们讲得一点不错。虽然范仲淹的坟墓不在天平山,但是天平山建造了范仲淹的祠堂,每年有许多人前来祭拜。”
顾撷冈说:“我们想到顾鼎臣潜心苦读的地方看看。”
老人爽快地说:“两位公子,我给你们带路。”
老人带领他们到祠堂后院偏房,只见屋内只有一张破旧的小榻,一张小桌子,一把椅子,墙上挂有几幅字画。其中一幅是范仲淹的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笔法苍劲敦实,另一幅是赞颂太湖景观的诗:“太湖三万六千顷,七十二峰烟雨中。众壑奔流秋野阔,孤松倒挂寒潭空。恍疑灵境与凡隔,不谓人寰有路通。画船五宿澄波里,千载fēng_liú乃屈公。”
文昌君边看边吟咏:“好一句‘恍疑灵境与凡隔,不谓人寰有路通。’好诗,好诗。”
顾撷冈说:“这是一句励志诗句,诗人勉励人们,无论如何艰难困苦,哪怕是身处绝境,都要相信‘人寰有路通’!”
老人说:“这些都是顾鼎臣亲手书写的条幅。他每日天蒙蒙亮就起床,到山泉边舞剑健身,然后就坐在书桌旁读书写字、抚琴吟唱,直到深夜。每天煮一大碗厚粥,用一根咸菜划成四块,早晚吃二块。听说顾鼎臣在光福拜一位饱学之士徐老先生为师已经好几年了,今年清明节他没有来,也许是到别的书院求学去了。”
文昌君和顾撷冈谦恭地拜谢道:“多谢老伯指点,我们打算先到光福拜访徐老先生,打听到顾鼎臣去哪个书院求学,然后再继续寻访。多有打扰,我们这就告辞了。”
走出范仲淹祖坟,他们穿上隐身服,迅速飞回码头。张老大刚装完货,见他们按时回来,欣喜道:“两位公子真准时,我们这就开船去光福。”
文昌君说:“老大辛苦了,我们在木渎镇上买了一些卤菜,还有两好酒,一起喝两杯。”
张老大说:“我忙于装货,没有好好招待两位公子,怎么能让你们破费呢。你们哥俩先喝,我这就炒两只下酒菜。”一会儿香喷喷的蟹黄肉丝和汆跑塘鱼就端上了桌。
顾撷冈惊叹道:“哟,这塘鱼怎么弯成圆月状了?真好看。”
张老大说:“这塘鱼是苏州河塘里特有的,肉质鲜嫩肥美,去鳞、鳃和内脏后,用剪刀从鱼嘴剪到上脊刺,再将鱼尾弯到鱼鳃内,成柿饼状,放油锅里炸成金黄色,就成了一轮金灿灿的圆月。来,祝你们在光福与顾鼎臣顺利会面,干杯!”
顾撷冈说:“听看守范仲淹祖坟的老伯说,顾鼎臣已经离开光福到南京去了。等到了光福后,游览一天,我们就自己去南京了。”
文昌君说:“老大你经常到光福来运货,这光福有什么好风景?”
张老大说:“我们跑运输的,来去匆匆,也没有空闲去玩。听说光福邓尉山和光福寺风景优美,值得一玩。”哥俩喝酒划拳,吟诗抚琴,观赏沿途风景,真是放浪形骸,一醉方休。酒足饭饱后哥俩也不脱衣洗脚,走进船舱客舱小榻上倒头就呼呼大睡。
他们一直沉睡到航船停泊光福码头,张老大好不容易把哥俩唤醒。顾撷冈说:“我昨晚喝醉了吧?真像做了神仙似的,什么都记不起来了。”
文昌君说:“老弟,你喝醉酒的样子很可爱。”他们收拾行李,告别张老大,匆匆上路。
文昌君说:“我们还是穿上隐身服,腾飞在光福上空,观察清楚地貌方位再说。”
他们刚升腾到半空,便惊奇地发现,光福原来是一个凸入太湖东岸的半岛,东崦湖和西岭湖夹着邓尉山镶嵌在半岛上,几个离岸的小岛,将湖滨分割成几处美丽的湖湾,真是湖光山色,洞天福地,可想而知,光福镇真是由此而得名。
他们徐徐降落在玄墓山中的圣恩寺大雄宝殿后边最高的一层平台上,凭栏远眺,只见南面是浩瀚的太湖,东依米堆山,西临长圻山,北靠邓尉山,这天然形成的湖湾,犹如一个硕大无朋的畚箕。
文昌君说:“在风水先生的眼中,这里左有青龙,右有白虎,三山蜿蜒联袂,点缀成三龙三凤,确实是胜绝天下的风水宝地。”
顾撷冈说:“我虽然不懂阴阳风水,但是从适宜人类居住的环境角度看,这里地理气象条件极佳,真是一处可以忘却尘世烦恼的世外桃源。”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