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屯田、迁民、民生(2/2)
替不断,但早已自成体系,其百姓、其士子、其武将,都有一种向心之力,不愿意接受外来统治,即使是我们天朝上国!”“嗯,有些道理,还有呢?”
“云南毗邻四川,四川自古乃我华夏繁盛之地,土地肥沃、百姓众多,所以一旦云南有变,旬日之间就可以传到四川,然后朝廷征调大军入川,四川富庶,大军征战无军粮匮乏之忧然朝鲜则不然,虽然它邻接辽东,但辽东多地荒无人烟,大军自沈阳出发,抵达汉城,至少有千里之遥,而且这一路上都荒无人烟,所以只能依赖海路,但下官对海路往来,始终有一丝不安,因为一旦路遇海啸,数万大军就可能毁于一旦,一旦发生一起这样的事情,那么朝廷说不定就会放弃朝鲜。”
听着黄福的话,张紞连连点头,神色也是数变,但当黄福说完后,张紞的神色已经恢复如常:“如锡,你的担心确实很有必要,虽然老夫相信今上不会有弃朝的想法,但是如果我们这些臣子无能,不能解决你所说的这两个问题,那么在数十年后,你担忧的情况就很可能成为现实。”
“是啊,大人所言甚是!”
这时候酒菜已经凉了,张紞命人撤下,然后往四周望了一眼,令众人退远一些,然后仔细的看了黄福一眼,欣慰的道:“如锡思维缜密,做事情细致,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怪不得陛下将你派到朝鲜来。”
“这都是陛下的恩典!”
听到张紞的话,黄福心中微笑,面露却带着喜色,连忙拱手谢道。
“今上和先帝本质上是一类人,先帝乃大明创基之主,驱除元兵,重建我汉人江山。所以先帝在位时期,一度试图恢复前元的版图,那是在洪武五年,当时大明军方人才济济,魏国公、曹国公和宋国公三路出击,意图一举消灭元军,平定漠北,只可惜这次尝试最终却失败了,从那之后,陛下的心思也变了,彻底放弃了控制漠北和西域的企图,所以陛下在祖训中规定了十数个不征之国,意图让后世稳守太平,不要再起刀兵,也许在他老人家看来,自己做不到的,子孙们也做不到。”
“但是,今上继位之后,却立刻改变了国策,如锡可以观察一下,这些年来,除了平定燕乱晋升了一批公侯伯爵之外,还册封过那几个新晋勋贵?”
“大人说的是横海伯童海龙和威远伯傅安?”黄福迅速反应过来,问道。
“是的,如锡,”张紞搓了搓手,用略带羡慕的语气道:“你认为他们的伯爵名至实归吗?”
“这个,”黄福想了一下,道:“下官目光短浅,没有明白陛下的深意。”
“呵呵,如锡啊,你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啊,”张紞摇了摇头,没有勉强黄福,而是发出一声感叹道:“昔日的博望侯,今日的横海伯、威远伯,都是不经血战而得封侯的异类啊,唉,如果时光倒流,恐怕会有无数人想要代替二人出海、出使吧!”
“是啊,陛下的封赏太重了,简直让人疯狂!”
“老夫说了这么多,如锡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
“嗯,”张紞点点头:“那么你刚才问的两个问题,自己有答案吗?”
“容下官想想!”
“可以!”说话间,张紞站了起来,伸了伸懒腰,然后用手敲了敲腰间,笑道:“老夫年纪大了,身子骨有些受不了了,坐老夫的马车一起回去吧,如锡可以在车上想!”
“谢大人!”
黄福终于明白了张紞的意思,这一次谈话其实是下一任布政使的考核,如果他不能解决自己刚才提出的问题,那么考核就失败了,这算不算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呢?
黄福绞尽脑汁,飞速思考,寻找类似的案例,他不由得后悔没有好好读史记、汉书,那里面的开边事例没有重视,唉
“大人,到了!”
听到车夫的声音,黄福脸色立刻变了,他连忙拱手道:“大人,下官想出了应对策略!”
“嗯,说来听听!”
“针对朝鲜向心力强,异常排外的现状,下官建议分三个方面来解决,一、消灭朝鲜和高丽的王族,即使不斩尽杀绝,也要将其流放,总之要让朝鲜无王族二、抽调朝鲜大族、学问大家离开朝鲜,将其分散到东北和内地,或为官、或从商,削弱其凝聚力三、迁其民,将部分朝鲜百姓迁往东北,将其逐步消化,降低可能的动乱基础。”
“经过这三条举措后,朝鲜必然非常空虚,这也不是长治久安之策,所以下官以为,如今在朝鲜的十余万军,最好留大部分在朝鲜屯田,控制战略和膏腴之地,只要这些人能够在朝鲜扎下跟来,那么数十年之后,朝鲜无忧矣!”
“当然最后一个,就是劝课农桑,教化百姓、发展商业等等了,下官就不一一细说了!”
黄福一口气将心中所想说完,然后忐忑不安的望着张紞,心中有些紧张。
张紞闭目想了一会儿,然后睁开眼睛,映入其眼帘的是黄福殷切的眼神,见此情景,张紞不由得笑道:“如锡,老夫没有看错你,你能力、手腕、办法都有,是合适的朝鲜布政使的人选,老夫会向陛下举荐你的!”
“多谢大人!”
黄福大喜过望,立刻躬身施礼。
10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