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三章 军事改制(1/3)
之后两天,朱椿都待在府中,没有去宗人府,理由就是身体不适。当报到朱允炆这里时,朱允炆表示的极为关切,派总管太监刘振、太医等一干人等前往探望。蜀王闻报后非常感动,经过太医的悉心诊治后,发现蜀王没有什么大碍,只不过是最近太累了,身体有些虚弱,虽然如此,但刘振还是在蜀王府待了一个多时辰后才告辞离开。
刘振回宫后,向朱允炆禀告了一行的见闻,朱允炆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
选择蜀王来做这件事情,与其说是因为其“贤明”,不如说是蜀王运气好,在朱允炆需要一个人的时候,蜀王正好出现在他面前。而且朱允炆相信蜀王只要不傻,一定会按照自己给他定出的路走下去,但如果他要是冥顽不灵,那也怪不得别人了,幸好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一切都还在预料之中。
这些只不过是小事而已,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军事改制。
经过多年的规划部署,大明逐渐形成了卫所军和近卫军并存的局面,在朱允炆看来,近卫军是野战部队,其职责是对外征战和镇压国内大规模的叛乱;而卫所军则属于地方卫戍部队,职责是绥靖地方以及镇压小规模的土匪和叛乱等。
在朱允炆最初的设想中,是打算将卫所裁撤为县,散兵归农,但是在实际执行中,朱允炆却发现了卫所制还是有其优点的,比如在明初,卫所军的战斗力并不算弱,军官贪腐尚不算严重,最关键的是在开疆拓土的过程中,如平定朝鲜、开拓东北时,可以直接调集卫所军进行军屯,这大大降低了移民实边的成本,加快了边疆开发的速度,所以最终朱允炆决定卫所制保留,但近卫军也要建立,两者并行。
但是这对原有的五军都督府、兵部的指挥体制造成了挑战,近卫军规模过于庞大,满编的话人数可以达到十五万人,且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他们都是职业兵,不需要屯田,理论上可以每日训练。朝廷的文臣对近卫军及其反感,一方面是近卫军耗资巨大,这些年增加的商税大部分都用来供养近卫军,而官员的俸禄还没有完全补齐;另一方面则是担心如此精锐的军队,如果没有作战任务,很容易引起了动乱。
对于武将来说,对近卫军的感觉则很复杂,一方面是近卫军非常精锐,打仗有把握;另一方面则是近卫军太受重视,其中的军长、旅长都是新晋升的年轻军官,都是皇帝精心挑选的,可以想见,他们将来必然是大明军界的新贵,那么其他的军官怎么办呢?那些都司、同知、佥事,甚至公侯伯爵呢?从朱允炆推出军衔制,并逐步提倡在军中以军衔、职位称呼时,大家也逐渐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洪武朝的公侯伯领兵的时代要过去了,替代的是上将、中将、少将领兵。所以那些空有爵位,却没有军衔的二代勋爵,会逐渐淡出大明的朝堂,为了避免家道中落,高级军官们纷纷将自己的孩子送入武学,然后让他们加入近卫军,这样才能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
对于这些怨言和担心,朱允炆是知道的,他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在王度在世的时候,两人曾经讨论过这件事情,王度的主张是裁撤部分近卫军,剩余的近卫军编入皇帝亲军,在他看来,这些近卫军是平燕乱、定朝鲜、开拓东北的临时编制,当天下安定的时候,就不需要了,应该散兵归农。
对于朱允炆担心卫所军战斗力下降,将来没有御敌之兵的想法,王度以为朱允炆想的太多了,在他看来,和平年代军队战斗力下降是必然的,是无法改变的,只要保持京军的精锐就可以了,他主张扩大亲军的规模,严格其选拔机制,派朝臣定期点检,这样应该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
这件事情,是朱允炆和王度分歧最大的一次,一直到王度死之前,两人也没有达成共识。
所以在回京途中,朱允炆召集现有的几位老将回京,有武定侯郭英、西宁侯宋晟和江阴侯吴高,这些人都是朱允炆的铁杆拥泵,因为他们的儿子都是朱允炆的伴读,如今都是都司级别的军官,都是中将军衔,其中郭英之子郭钥任北平都司、吴高之子吴升任辽东都司、宋晟之子宋瑄任绥远都司,绥远都司其实就是以前的山西行都司,建文二年,根据朱允炆的诏令,山西行都司的驻地从大同转移到绥远,所以这三个人实际上控制了大明北疆的全部兵力,可谓位高权重,简在帝心。
建文元年正月十四,三位老将军抵达京师,朱允炆依次召见了他们,和他们阐述了自己的想法,三位老将军都非常支持,这让朱允炆龙颜大悦。
从十四日开始,朱允炆召开了御前军事会议,参会人员有武定侯郭英、西平侯宋晟、江阴侯吴高、长兴侯耿璇、兵部尚书齐泰、户部尚书郁新,刘璟、解缙、杨荣、杨士奇、王艮等军机处官员列席,负责记录和总结;另外五军都督府同知宣信、朱信以及航海侯张赫之子张荣也列席参加,他们是朱允炆特旨列席的,因为会议中要讨论水师独立成军,改名为海军的事宜......
会议讨论的非常激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九九,互不相让。
对于文官来说,遏制武将势力的膨胀、维持王朝的长治久安是自宋朝以来士大夫们天然的梦想,所以他们极力支持朱允炆提出的监察使制度,但他们反对监察使由武将担任,主张由都察院派员担任,而且还要成为永制;同时他们还主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