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寂和刘文静的矛盾(1/4)
>
大唐刚刚建立,天下远未平定,高官之间的矛盾就产||dia|||jdxs.ne|这些矛盾中,最惹眼的是外臣中第二高官刘静和第一高官裴寂之间的矛盾。刘静和裴寂其实早就相识,刘静做晋阳令的时候,裴寂是隋朝晋阳行宫的宫监,两个人生活在同一座城而且都不是等闲之辈,一来二去地就交上了朋友。一天晚上,二人谈天地到很晚。裴寂远远望着城上的烽火,仰天长叹一声:“我地位卑贱,家里又穷,在这兵荒马乱之世,何时才能出头啊?”刘静笑着:“世道本来变化无常,你的情况不足为怪。再了,你我二人有这样的交情,一起相处得痛快,还考虑那些干什么?”当夜抵足而眠。后来,二人都怂恿李渊起兵,而且从李渊起兵到进攻长安的过程中,两个人的关系依然保持得不错,一个是唐高祖的左膀,一个是唐高祖的右臂,同舟共济协助唐军挺进关中。刘静确实为大唐的建国立了不世之功,但他毕竟是李世民的人,是通过李世民才接触上唐高祖而参加晋阳起步的;而裴寂是唐高祖的密友,所以和唐高祖的关系就比刘静亲密。加上唐高祖本来就有任人唯亲的特点,所以在即皇帝位之后,给裴寂的官位和封赏要高于刘静。其实,即使抛开唐高祖任人唯亲的特点,这样做也有合理的地方:当时天下远未平定,皇帝还离不了“准萧何”这样的智囊,裴寂和他关系亲密、值得信任,是理所当然的人选。而且,放一个这样德高望重又易于控制的人在众大臣之上,也比较安全。刘静虽然非常聪明,智慧谋略超过裴寂,但他性格外露张扬,不容易控制,不适合放走二把手的位置上。综上所述,刘静位在裴寂之下,几乎是必然的结果。但是刘静觉得难以接受。他自视甚高,且在人际关系方面又不太成熟,他坚决地认为自己功绩在裴寂之上,现在位在裴寂之下,这样的职位安排不合理,是赏罚不公,心理难以平衡。他有是一个把心情写在脸上的人,难免露出怏怏不乐、愤愤不平的情绪。此时,在政治战略和军事方面都是天才的刘静,竟然不明白自己流露出针对裴寂的不满,就是对唐高祖的安排表示不满,就是对唐高祖有意见!唐高祖肯定就不高兴。接下来的事,更是让刘静受刺激:裴寂在朝廷上异常得宠,唐高祖不仅赏赐给他无数服玩宝物,还时常赐御膳给他食用。称呼裴寂的时候,从来不叫名字而叫“裴监”(裴监是对裴寂当年的晋阳宫监职位的尊称,唐高祖用贫贱之交时的称呼来称呼裴寂,亲切程度谁都可以感觉到。)更有甚者,每当高祖上朝,一定会让裴寂和自己同榻而坐;退朝以后,还总叫上裴寂一起进宫闲聊或谈事;朝中的事务,唐高祖对对裴寂从来都是言听计从。刘静看到这些,更难以接受,每次看到裴寂得宠的情形和大臣们对裴寂的羡慕表情,心里就酸得受不了。一天,刘静终于向唐高祖上奏:“陛下君临天下,各官一律都是臣子,在陛下这里都应称呼名字;而且皇帝的地位应该无比尊严的,皇帝的宝座是不能让臣子坐的。现在您的做法使贵贱失序,不是国家长治久安之道。”刘静这番话,明显是冲着裴寂所享受的“裴监”称呼,和上朝时与皇帝同榻而坐的殊荣来的,其目的是让唐高祖结束这种做法,不再那样宠着裴寂。唐高祖是何等样人,一下子就明白了刘静在想什么,更何况,最近他也应该能够通过自己安插在朝野的耳目,了解到了刘静的言行。唐高宗心里虽然有些不高兴,但没有发作,他回答:“历史上,汉光武帝与严子陵一起睡觉,严子陵把脚伸到汉光武帝的肚子上,还成了千古美谈。今天,诸位大臣都是我的旧同僚,而且德高望重,这样的交情怎能忘了?此事您不必疑虑!”对于唐高祖的这种反应,刘静肯定更加不满,又无可奈何。李世民和刘静的关系非常密切,他在裴寂和刘静的矛盾方面,持什么样的态度,史书上难以找到记载。他固然会同情和支持刘静,但对刘静的言行可能是听之任之,没有加以劝止;或者是他劝止了,但刘静这头倔驴不听。至于裴寂,李世民和他的关系虽然谈不上好,但表面上仍是很尊重的,一方面自是顾着父皇的面子,另一方面,也明李世民待人处世老练,也有教养,而且城府也深得多。这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另一支军事力量的首领薛举,率军进攻唐的领地泾州。高祖任命秦王李世民为元帅,统帅八路总管的军队去抵御。刘静被任命为李世民的元帅府长史,随同李世民出征薛举。刘静离开京师,眼不见裴寂,心中自然能少烦一些,裴刘的矛盾暂时得到了一点缓冲。象唐高祖把裴寂放在刘静之上的做法,作为臣子是应该理解的:抛开裴寂有功不,即使裴寂无功,也有必要把他放在“二把手”的位置上,因为这样做对“一把手”最安全。当臣子的都需要从心理上完全接受,除非是你不想在这里干了。更何况,裴寂不是没有功劳的,裴寂表面上看来做得不多(史书上提及的就更少),那是因为他的很多功绩都归到唐高祖的身上了,而且裴寂所有的功劳唐高祖都心中有数。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生活中,这样的做法都比比皆是。一个职业理人坐到一个大企业的总理位置之时,通常都是安排一个资历深但能力不强、没有野心的“长者”做二把手;或者扶持一个资历浅、声望低、但听话的人作为“二把手”。总理通过这个二把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