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船坞!(第二更)(1/2)
对于方国民的毛遂自荐,郑全一开始还半信半疑,然而在考究了他一番之后,他没想到方国民不仅对答如流,而且还能时不时说出自己的见解。
如此,郑全自是欣喜不已,当场答应带上了他,而且在他的建议之下,郑全还将徐海东也一并带上了。
一路上,徐海东刚与尚阳交谈没两句,双方忽地发现对方均为儒家子弟,二人便不由自主的就儒学问题深入交流起来,然而没过一会,二人却突然争论不休。
徐海东在经历了种种不平遭遇之后,他觉得儒学虽好,但若不与实际相结合,将是空谈而已,因此他觉得儒学不应该大力提倡,反倒应该提倡实务学,而尚阳尽管也赞同此说法,但他却更偏向于儒家治国,觉得实务是好,但若没有儒家思想引导,将会走上歧途。
换而言之,尚阳认为不管是做人还是治国,都需得以儒家为本,以其他为辅,这点倒与传统的儒家文人有着极大改变,但其核心却始终没有什么改变。
反倒是徐海东,他的思想很新颖,有些类似晚清的洋务运动,认为一切实务化才是最好的,无需什么儒家不儒家法家,阴阳家,农家,乃至是兵家的思想,只要能够有利于治国或者治事,皆可利用。
如此,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在双方的争论之中,逐渐升级成了争吵,最后连同行的方国民与郑全二人以及几个护卫都听不下去了,不得不暂时停下来,劝阻二人。
而就是在这个时候,李江率领着几个护卫赶到了这里,他见尚阳与一个人在争吵着,便立即走了过去想要听听到底咋回事。
然而就当李江刚刚靠近众人时,徐海东便发现了李江到来,他是见过李江的,自是知道李江乃是这伙人的首领,因此他立马不说话了。
倒是此时的尚阳,他还在争论着,在他眼中,此为原则问题,即使是李江,他也会与之争个输赢,何况眼前之人不过是无名之辈而已。
“咳咳行了尚阳到此为止吧我等还是说正事郑全,你刚才派人言说船坞选址已经确定了难道就是这片港湾”
李江走到众人面前,瞪了尚阳一眼,而后看向了郑全言道。
“大人所言不错此处在吾仔细观测之后,却是极为适宜建造船坞的,大人请看那,还有那,此处港湾十分隐蔽,从海面看,不易被人发现,且然,这周围地势比较平坦,运送物质也颇为方便”
“你所言倒是不错,只是我却有一疑虑,据我所知,这船坞水深需得达到一定深度,可我看这港湾,似乎并不是很深难道你有何解决之法不成”李江扫视了一番下方港湾,捡了一块石头扔了下去,粗略试验了一下水深,他发现海水似乎并不深,至多也就两丈左右,六七米而已。
“呵呵大人有所不知,船坞水深需得至少五丈有余,此话亦没错,但此处看似只有一丈水深,然吾可使用水泥将左右两侧以碎石各砌筑一道堤坝,堤坝向海面延伸出去,而后在海面方向留有一道闸门,将海水倒灌进来之后,便可使得船坞水深到达五丈”
说到这,郑全十分得意,他继续为自己的方案炫耀道:“大人再仔细想,事先建造船体时,此处水深极浅,极易适合工匠施工铺设龙骨等,而在船体完全建成之后,再灌入足够海水,打开闸门便可使得建造之船,随海水流出船坞之外”
郑全说得倒是十分详细,然而李江越听越觉得耳熟,他不由得暗自思索了起来,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连忙道:“你这厮说得难道便是宋朝时张平所创船坞法”
“呃大人所言甚是正是张平张大匠创出之法,然历经数百年,此法在天朝乃至是吾琉球中山国皆有流传,且有此水泥,无需在地上挖坑,只需就近选一处良港以”
“停就此打住此法我已明了,你还是言说需工匠几何,劳力多少吧”李江知道郑全这家伙话中有话,若不然,他怎会如此详细为自己介绍。
果然,李江刚一提出,郑全顿时大喜,连忙道“:有大人鼎力相助,此事自当不是难事吾细算一番之后,觉得船匠至少二十人,且须是熟练之匠,此前已有十六人,再加上不久前所得四人,倒是无需再寻他人,只是这劳力至少得两百余人”
说到这,郑全不由瞥了李江一眼,见他并未反对,便又继续言道:“大人容禀,此两百人为修建船坞以及日后造船所用,倘若要造更大船,那”
“我明白了不就是要人吗可以倒是可以不过,此时我只能提供两百人于你其他人,我会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提供给你如何”李江没等郑全将话说完,便立即说道。
他很清楚郑全所说非虚假之言,造船于他而言可谓是头等大事,要造大船,更需众多劳力相助,然如今他粗略统计了一番,此时他拥有士卒不过九百余人,不到两个营,水手三百,若能装备全套甲胄兵器,历经短暂训练之后,倒是亦可作为预备队使用。
至于工匠,如今仅七十余人,这还包括了之前解救的那些工匠,除此之外,所俘虏奴隶相对而言,也不是很多,不算中途死亡的,以及那些被罚为奴隶的海盗,也就四百人而已。
也就是说,他在新几内亚岛能够动用之人不到一千七多人。
如今郑全一下子便要去了两百多人,这还是未将后续劳力算进去,否则
“算了反正这岛上原住民众多,劳力倒是可以慢慢抓,只是一味去抓可不是办法我的想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