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章大明宣德三年!(1/2)
东阳城东侧。
这是一处山坡荒地,三里之外便是崖壁。
此地虽然被沿海岸布置的城墙包围在其内,但是在此之前并未得到任何开发。
不过就在几日前,随着李江一道命令下达,数千施工人员便开入了这片荒地准备进行大开发。
这一片区域,长三里,宽一里,如此大的地域,将会被开发成为各国使馆区以及接待区。
按照初步规划,在此地东侧靠崖壁位置将会建立数十栋大型院落,专门作为各国派遣到汉华王国的使馆。除此之外,还将建造二十栋豪华府邸,作为接待如大明这等重要使团的府邸。
不过,因为工程实在太大了,耗费钱财也多,这项工程预计将持续一年时间,而且,李江决定先期只建立各国使馆区,而后才会建立接待重要使团的府邸。
.........
再说此时,工地上,李江闲着没事便来此地视察了。
而这时候,徐海东也一起同行,他拿着一份文书,正在喋喋不休的对着李江说着什么。
“大统制!目前汉华王国在册入籍的人口一共有十五万四千三百六十七人,其中临时户籍者四万三千两百人,他们几乎都是番人土著,而华夏移民有九万七千一百四十三人,其中青壮两万四千七百五十人,除此之外,则为西洋各国工匠或各国有一技之长者!”
“哦.......那这数据包括军队士卒吗?”
“回大统制的话!这数据不包含大军人数!若将数个混编作战营以及操船水手、水兵皆都算在其中,则为十七万三千四百余人!”徐海东十分认真的回复道。
李江一听,不禁侧脸看向他道:“也就是说目前大军人数包括水师、陆战兵、后勤辅兵在内大概有一万九千多人是吧!”
“不错!大统制!而这也是吾要说的!以在下看来,这军与民比例实在太高了!.......!”徐海东点了点头说道。
“停停停......!这个吾知道了!你先回去吧!”没等徐海东把话说完,李江便打断他的话言道。
其实,不用徐海东提及李江也明白这个问题,此问题从开国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大军人数过多一直是一个老大难的问题。
除此之外,男女比例严重不协调也是阻挡汉华王国迅速发展的一大阻力,可他李江也没有什么办法,关键还在于移民人口数量太少的缘故。
“可.......!”
“行了!你先回去吧!我都说了我已经知晓了!此事我会好好考虑的!”李江见徐海东还想说什么,却是再次重复道
“是!大统制!”徐海东见李江有些不耐烦,不禁微微叹了口气,只得转身离开了。
...........
回到自己院落之后,李江独自一人来到了书房之中,他在书房书架之上找寻了一番,最后在书架角落之中拿出了一份用英文书写的历年大事集。
将其翻到大明宣德三年,也就是1428年这一章节,李江仔细查看了起来。
这份历年大事集乃是李江很早之前就写下的,其文字为英文,而且还是现代英文,一般人就算看到了也看不懂。
而其中的内容大多都是他记忆之中有关宣德年间,世界各国的大事件,尤其是有关大明的,他记录的最为详细,就比如在1428这一年,大明四川与广西两地的蛮乱被彻底平复了,而在这一年,蓝帐汗昔班的一个后裔阿不海汗即位,他率军在中亚建立了乌兹别克汗国。
同样也在这一年,安南的黎利彻底打败了大明军队,将明军赶出了安南,而后上书大明宣宗皇帝,请求册封,开始了他阴谋夺取安南国之路。
不过,此事因为李江的插手,此时的历史却是大大改变了,如今的大明军队在柳升的率领下,仍旧牢牢把控着安南北境一线,黎利只能与大明打打合合,相互对峙着,此刻并无大规模战事。
为此,大明那位宣宗皇帝为了节省钱粮,又不想丢掉脸面,只能将少量精锐留下,而许多卫所军则撤回了国内,以减轻大军后勤负担。
而同样也在这一年,大明宣宗皇帝将会在八月份巡视北疆,那时候在蓟州,宣宗会恰巧遇上了兀良哈一万骑兵,其结果便是,宣宗皇帝亲自率军打败了兀良哈这一路大军。
而说到这兀良哈这个东蒙古部族,其实它还有另外一个响当当的名字,那便是朵颜三卫。
没错!就是明初时期,宁王麾下的东蒙古部族,在永乐年间,朵颜三卫因为不满大明,最终被明太宗朱棣大败,迅速衰落了下来,后来因为其他缘故,直到宁宗宣宗初期才稍稍恢复实力,宁宗与后来即位的宣宗顾忌北方局势,只能将其重新册封,而朵颜三卫也因为其他蒙古各部逼迫,只能顺势对大明再次臣服。
然而就在不久前,鞑靼阿鲁台因变故东走兀良哈,唆使其兀良哈部屡次侵犯大明,对此,宣宗皇帝闻得边疆战报颇为头疼,因而,今年他便想趁着巡视边疆时,找准时机,削弱兀良哈。
“朵颜三卫!真是一个难缠的蒙古部族!不过也就那样!与装备了足够多的火器大明军队相比,他们的马弓基本就是摆设!却是不堪一击!”李江微微一笑,轻蔑嘀咕道。
“只是那瓦剌与鞑靼两部倒是对大明威胁很大,尤其是那瓦剌,这可是在正统年间,大败甚至是俘虏了后来的英宗皇帝朱祁镇,酿成了土木堡之变的蒙古大部落。”
一边研究着1428年的大事集,李江一边小声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