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王仙芝起义 黄巢响应(1/1)
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初,濮州濮阳人(今河南濮阳西南)王仙芝因“吏贪沓,赋重,赏罚不平”,啸众起义。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先攻曹州(今山东),濮州,将唐天平节度使薛崇揍得鼻青脸肿。次年五月,出身曹州冤句的黄巢出于对王仙芝的仰慕,率兄侄八人及宗族乡党千余人前来投奔,响应起义。
两个私盐贩子出身的造反者,并非生活于水深火热中的贫民,尤其是黄巢,家族经过几代人的经营,家庭堪称富裕,衣食无忧。黄巢本身善骑射,会拳脚,文墨粗通,很有诗才。他少有大志,一心希望通过科考改变自己,改变家族的命运。只是他从二十几岁开始参加科考,到五十多岁了,依然是白衣秀才。这让他很没面子,很是生气。于是他写了一杀气腾腾的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时关东大旱,官吏不顾百姓死活,朝廷只想着搜刮钱粮充盈国库,对付各地风起云涌的军阀割据,不但不赈灾减赋,还变本加厉催缴税负,增加差役。最底层的农民百姓已经没有油水可榨了,地主商人成了肥羊,这些多少读过几本书,识几个字的富裕阶层,怎肯束手就擒,王仙芝,黄巢就是其中之一,他们造反了。
王仙芝起义伊始,人数不过三千,黄巢带族人加入,也不过多了千人。但只过了一年,周边被欺凌的百姓,庞勋旧部的加入,队伍就扩大到数万人,剽掠十几个州。小皇帝唐僖宗和他的干爹不敢再玩球了,派平卢节度使宋威任“诸道行营招讨草贼使”节制河南山东五部守军,于乾符二年(公元875年)十二月对王仙芝实行镇压。乾符三年(公元876年)七月,王仙芝攻沂州(今山东临沂),被宋威打败,他采用避实就虚,避重就轻,避强击弱的游击战术,在河南,山东,陕西一带迂回作战,十日攻占八座城,生俘当朝宰相王铎的弟弟,汝州刺史王镣,队伍壮大到三十万人,游弋在江淮汉水之间。
从公元874年至876年的二年间,王仙芝占据了江淮两岸三十几个城池,义军人数高达三十几万人。朝廷深感其已是尾大不掉,宰相王铎更深忧弟弟王镣的生命安全。重阳节,百官齐聚时,王铎提出招安王仙芝。虽然有人以庞勋造反一年多就被朝廷扑灭为由反对招安,招安派还是胜过镇压派。
王仙芝的境界也只是想为官为富,当他准备攻打蕲州(今湖北蕲春)时,在宰相兄长王铎指示下的王镣趁机跟王仙芝说:“将军虽然神武,然朝廷已是立国三百余年,岂能轻易憾动?蕲州刺史裴渥乃家兄门下,某愿劝其献城于将军,且某愿与裴生一起修书家兄,向朝廷举荐将军领蕲州刺史,封妻荫子,将军意下如何?”王仙芝心花怒放,受封“左神策军押衙,监察衙使,实领蕲州刺史。”大宴皇帝使者,他身边左坐王镣,右坐裴渥,为受命朝廷正八品官欢欣鼓舞。蕲州是个小地方,三十万义军去从,将领的沟通抚慰王仙芝全无设想安排,他只想到自己到手的荣华富贵。他醉了,他的伙伴黄巢却没醉。酒至半酣,黄巢忍不住高声开骂:“当初举事是夺天下,为民除贼,共享富贵,兄今成了朝廷命官,我等如何存立?”底下一片附和。王仙芝端出老大姿态,正想解释,会拳脚的黄巢一记老拳就挥过去,打醒了王仙芝,他知道众怒难犯,急忙推说是王镣裴渥蛊惑他,自己原本也不想离弃各位兄弟,下令再逮捕王镣裴渥。刚刚还是座上宾,一句话的功夫就又要变成阶下囚。裴渥在黄巢开打王仙芝时,见势不妙就开溜了,王镣被夹在王仙芝黄巢之间,被逮了个正着。
既有心结,就难相处。好在王仙芝这时比较清醒,两人经过协议,和平分家。王仙芝留在荊襄享受革命胜利果实,黄巢带一半人马回山东另辟蹊径。
黄巢这一回山东,竟收罗到五代十国的第一大煞星,后梁太祖朱温登场。
(本章完)
/book_77565/263l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