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五章 融入家庭(1/2)
刘禹对周致着实不错,在礼县刘家学馆之时,刘禹倾囊相授,对周致百般教诲,让周致受益匪浅。周致考了小三元,尤其是战胜了博野的刘龙,刘禹感觉很出了一口气。
是呀,这辈子在朝为官的时候,和刘龙的爷爷刘吉是死对头,和刘吉斗了那么多年,几乎没讨到便宜,还是周致为他出了一口憋闷已久的恶气。
他和王恕是老关系,在王恕跟前,刘禹就很随意,自然也能和王恕开玩笑。此时也只有他敢这样和王恕说话了。
现在王恕虽说致仕了,但在京城和朝野之中有很多的门生故吏,就是在当朝弘治皇帝那里,他说句话也是十分管用的。
刘禹好不容易逮住了这样的一个机会,他怎么能轻易放弃,不好好的激一下王恕呢?
其实王恕哪里用的着激将,他对周致分外看好,十分喜欢周致。对刚刚见过的新娘子寇沛涵也非常喜欢。
在王恕印象里,寇沛涵和一般女子是多有不同的。不说别的,单单是刚刚进门之后,这婚宴还没有结束之时,就敢落落大方的出来和众人见礼。就这等胆量可是一般女子身上没有的。而且王恕看寇沛涵虽出自武人之家,但行动做派却颇知法度,很有分寸。
王恕见过了太多的大家闺秀,她们没有一个能比得过寇沛涵。
王恕便哈哈笑道,“你个老刘禹,就是爱刁难老夫。不过呐,呵呵!老夫已经想好了,几日之后就给皇帝上书,让她对涵儿表彰一番。”
王恕的这句话分量很重。
要知道,能得到皇帝的表彰,那是何等殊荣。寇沛涵虽出自名门世家,但他们家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是非常小的,寇家在皇帝眼里,根本不值一提。
刘禹和杨一清当即道,“呵呵,有王大人出面,想来皇上对这涵儿的表彰定不会小了。小致现在只是个秀才,看来日后他娘子的地位要比小致高喽!”
他们这些人说说笑笑,每人都心情舒畅。
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喜宴终于散了。王恕、杨一清、刘禹、彭泽等诸人和周致告辞。就是连范进等人也要离开了。
周致自然一一相送。
周致的婚宴是他们给足了周致的面子,这份恩情周致将牢记于心。是呀,人活着在很多时候图的就是个面子。周致一个乡下秀才能得到这么多高官的青睐,这样的消息定然会很快传开,周致的名声就会更加响亮,他在人心里的地位也就跟着更加的高了。
杨一清在临走之时,板着脸对周致说,“为师已经为你寻到了国子监读书的机会,在九月初一你就要去国子监正式读书。”
能去国子监读书,这是多么荣幸的一件事呀。可此时的周致听到这个消息,却一点儿也高兴不起来。现在自己刚刚大婚,九月初一就正式开课,那最晚在八月二十五就要动身去京城了。
这样算起来和老婆寇沛涵相处的日子也不过刚刚有十天的光景。新婚燕尔,蜜月都没过完,就要分开,这对自己是何等残酷。对老婆寇沛涵又是何等残酷,她能接受吗?
当然了,这种不高兴绝对不能表现出来,只能深深藏在心里。周致表面上还要做出一副十分兴奋的模样,朝杨一清深鞠一躬,谢过恩师。
然而细想之下,其实杨一清对自己可是真够意思。他对自己的希望不可谓不大,这也是自己一份极大的荣幸。
呵呵!有多少人读书人能去国子监读书啊?那是梦寐已求的事。不过对大多数人来书的确只能是个美丽的梦。京城国子监是大明的最高学府,那可不是随随便便什么人都可以去的。
明朝规定,“凡国学生员,一品至九品文武官员子孙弟侄,年一十二岁者充补,以一百名为额。民间俊秀年一十五岁以上,能通四书大义,愿入国学者中书省闻奏入学,以五十名额。”
这只是个规定,现在国子监的学生自然不止这么点儿人。但那也是贵族的学府,不是平常人能去成的。
送走众人之后,周家一家人和乡邻们齐齐收拾残席,收拾院内,忙到了傍晚,乡邻们也都散去。
当然了,他们作为友好乡邻,在周家忙前忙后了好几日,老爹周铁和娘亲周何氏自然不会亏待他们。那些吃剩下的宴席,以及没有吃完的东西,甚至还有几坛酒,几只烧鸡等等之类的,索性就分给他们。
这对他们显然是难得的美食了。
周铁和周何氏的这样一安排,更是让乡邻们对周家敬爱。
周家晚饭,一家人围桌而坐,喜气洋洋。
说起来寇沛涵真是不错,作为刚过门的新媳妇,却是丝毫没有拘谨之态,几乎和娘亲周何氏和姐姐周绿云一起忙碌着端碗端饭。一副十分知礼,十分勤劳的模样。她这样的表现更是让周何氏对她增加了诸多喜欢。
婆媳关系有很多时候是需要磨砺的。可在周家这样的情况却似乎不存在。寇沛涵很快就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之中,和一家人说说笑笑了。
好像她根本就是周家的一员一样。
吃罢了晚饭,天色已黑,周致和寇沛涵双双步入新房。周致旋即就将门闩上好,再也顾得不得的许多,张开双臂将寇沛涵拥入怀中。
寇沛涵刚开始的时候,还真是被吓了一跳,但很快就适应了。柔柔的身子依偎在周致怀中,享受着这美妙的感觉。
激情时刻,让人总是流连忘返。
良久之后,寇沛涵轻轻推开了周致,一脸娇羞的说道,“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