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百年前的画卷(1/2)
瓷源堂,旧库房。
积满灰尘的旧库房已很少有人来打扫,那些凌乱堆积的旧账簿和旧画卷散落在架子上、箱子里,有些被耗子咬得奇形怪状。
纸屑满地,栗二老太爷在老仆的挽扶下慢慢走到一堆画卷的大箱子前,指挥着老仆翻找年代最久远的一幅绘画。
老仆顾不得浑身缠满蜘蛛,埋头在一堆破旧的箱子里寻找着栗二老太爷所说的绘画。一幅羊脂玉卷轴的画,年代久远到百年前。
“二老太爷,那画不会被耗子吃吧?”老仆撅着腚,一头扎在大箱子里东扒拉、西扒拉,最后在箱子底儿发现一根断掉的白玉卷轴,欣喜若狂地大喊:“找到了!我找到了!”
“快拿出来。你下手轻点,可别撕坏了。”
栗二老太爷喜出望外,催促老仆谨慎些。那幅画至少有百年历史,从他稚童时惊鸿一瞥,到现在也有五十多年。
老仆小心翼翼地捧出断裂的白玉卷轴,说:“二老太爷,老仆眼拙,怎瞧不出它是羊脂玉呢。”
“你懂什么。那时候大氏族穷得叮铛响,能得一块羊脂玉已是稀罕物,此物贵在画中景致,绝非它价值几何。”
栗二老太爷把拐杖往旁边一丢,掬起双手接过老仆捧的白玉卷轴,说:“快去搬个空箱子,再拿盏烛台,我要仔仔细细地瞅瞅。”
“是。”
老仆也有些年纪,略艰难地爬出堆叠的大箱子,在屋中央寻个空箱子用衣袖擦抹干净,又去窗台上取来一盏烛台。
“二老太爷,老奴擦了箱子盖,是干净的,你放心赏画吧。”
“嗯。”
栗二老太爷谨慎地放下画,谨慎地展开,谨慎地用帕子裹住右手。
老仆屏住呼吸不敢靠得太近,他举着烛台生怕蜡油滴落在画上。
栗二老太爷紧张又兴奋,吩咐老仆:“把小丫头送的画取来,我要对比看看。”
“哎呀,老奴放在马车里了。”
老仆懊恼地拍拍脑门,早知老主子要对比两幅画,他该带来的。
栗二老太爷摆摆手,说:“无妨。你现在去取,速速回来。这后院的旧库房平日没有人来,况且外面有护卫暗中保护,你只管去吧。”
“是。老奴去去便回。”
老仆行礼,脚步匆匆地往后院最隐蔽的小门跑去。今夜他们来时走的后院小门,刻意避开瓷源堂前院和中院的账房管事们。
荒废已久的旧库房,栗二老太爷独自站在大箱子前欣赏大氏族第一代族长们倾尽全部财力觅得一位绘画大贤,历时半年之久绘出堪比皇城的瓷裕镇。
曾是一个荒凉不毛之地的河岸小村子,在大氏族迁徒落户之后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那源于祁山岭、终于燕峡岭的未知名河流被赋予生活之源的美誉。因大氏族的族人们繁衍生息,溪河有了名字瓷河。
小村子的十几户村民与迁徒来的大氏族的族人们融为一体,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大氏族,第三代子孙真真正正成为族人,受强大氏族的庇佑。
瓷裕镇四面环山,面有岭。山中矿土丰富,岭中果树遍地,瓷河浇灌的耕田种什么皆大丰收。短短三十年,当初十几户的小村子变成万余人的通商重镇,大氏族的族人们以制瓷、通商、耕种为生。
瓷裕镇被瓷河一分而二,却不是真正意义的平分。河东偏少,河西偏多河东居住的商贾乡绅居多,河西居住的百姓贩夫居多。
第一代族长们曾请来一位云游四方的风水师,夜观天象以星辰丈量瓷裕镇,定下四大堂的方位庇佑大氏族百年兴旺、子嗣绵延的吉兆。这四大堂,正位于瓷裕镇的中心。
四大堂,它们的华丽恢弘已无言可赞。若将画中的四大堂建起来,那胜似天宫仙境亦不为过。
栗二老太爷眯起昏花的老眼凝睇画中的四大堂。衍盛堂、仙娥堂、贤德堂、隆福堂,画上的四大堂呈“王”字,能看出第一代族长们的雄心壮志。如今,除衍盛堂未改名,其余三处皆被改了名字。当年第一代族长们的宏伟大愿也变了味儿。
“栗二老太爷怎会在这儿?”
偶然路过后院的莫族长发现旧库房里有烛火亮,便唤出一名护卫跟随他一同进来。原以为是盗贼,或瓷源堂里哪个手脚不干净的管事来偷。没想到堆叠高至屋顶的大箱子后面,站着一位花甲老人。
栗二老太爷吓得手微抖,险些摔掉托在手里的烛台。他回首眯眼一看,板起脸训斥:“你这臭小子走路都不带响儿的,吓死老头子我,你罪过就大啦。”
“哈哈,栗二老太爷勿动怒,我作揖给你赔不是。”
莫族长规规矩矩鞠躬作揖赔礼,算是抚平栗二老太爷的不满。他恭敬地双手接来烛台放到旁边略高的大箱子上,瞟一眼展开的画。
“栗二老太爷,这画是哪儿来的,我从未见过呢。”
“你们这一辈儿无人看过它。我们这一辈儿仅有四人看过,如今二人已逝,莫老二在江南颐养天年,真正能记得它的只有我啦。”
栗二老太爷那只用帕子裹住的右手在画上轻轻抚摸,昏花老眼饱含慈爱,仿佛对待自己最疼爱的儿孙一般小心翼翼。
莫族长躬腰低首,仔仔细细地观察,发现画中的许多景致很熟悉,有些建筑似曾相识。但与现实中的建筑相比,画中的建筑更加辉煌华美,胜过京城的皇宫九城。
莫族长在画的右上角看到一处熟悉的村落,高高的石牌楼上雕凿着四个朱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