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浮光掠影(1/2)
“大哥,这是真的么?这真的是师祖吗?”沈秋阳问道。
“这是咱儒门特有的术法,浮光掠影,师祖为弟子能记录当天的学习情况,温故知新,故创此秘术传于弟子。而弟子们在世祖授业传道后,把当时老师的话记录下来,编纂成‘论语’,成为儒学一部典籍,共二十篇四百九十二章,里面师祖与其弟子的日常打问记录的清清楚楚。
没有筑基境以上的修为无法使用,这浮光掠影操作还需要两个必要条件,一个是要在事情所发的当地,二是施法者必须是与当事人或者血脉相连的人。但,但只能是重现一天内发生的事,这,这跨越千年,却是超出老朽的认知。”宋墨中有些颤抖地说。
“这么说大哥与师祖或七子有血缘关系!”沈秋阳震惊道。
少年也是震惊异常,自己竟然是他们的后人,究竟谁会使自己的先人呢?
出云从未听说过世上还有这样的术法,自踏进天师道,一直认为天师道便是世上最强的宗门。
——————
千年以前道门避开世俗,占据灵气浓郁的人迹罕至的深山洞天福地,自那次战役之后,灵气洒向众生,众生便有了追寻大道求得长生的机会。
同样那场战役后,昊天约束众神不得行走人间,以人间君王管理天下,天道便多了世上的香火、念力、劫数和业力,通过天道因果计算后,便会产生功德。释道神也从中能获得功德,其作用竟远超灵气,能享用更大的神通和法力。于是千年前,三界纷纷遣弟子行走人间,建立庙宇,广收信徒争夺世间的功德。
就像远古的时候,没有货币,只能以物易物,天下物资无法流通。后来有了金银钱币,天下的贸易大兴,物资流通,人人都能凭货币获得想要的物资,功德在三界就如同金银货币,就是财富,积累的越多权势就越大。
三清也遣派低修为的弟子去世俗宣扬道教,收集世间的香火和念力。
这里又以张道陵所创天师道为大,张道陵天纵奇才,虽是俗世弟子,却独创出很多道门功法,法力强大,开宗立派,张道陵的四代孙张盛,又将传教的地区从青城山迁至到龙虎山,至此道教也开始由神州向西贺州,南赡部洲、北俱芦洲地区发展。盛极一时,盖过所有。
就像一团焰火,在耀眼的闪亮之后便被迅速地冷却掉,天师道与世俗产生强烈地的碰撞,有损天道,尤其是张角三兄弟,更是将天师道摆在世俗的对立面,产生了极大的反噬,天师道被迫退出各处世俗国家。
昙花一现的天师道地退出,让其它佛道势力乘虚而入,更加温和,不争不抢,本着只渡化百姓,不涉朝政的信条,使百姓生活和心理有了寄托,趋于安定,更方便被统辖,获得了世俗君王的好感,于是,天下四洲上百世俗国家里一些小型寺庙、道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短短一百年便形成天下格局,神州道盛佛弱、西贺州佛盛道弱,南赡部洲、北俱芦洲佛道虽为均势,却都不强。
天师道虽然由盛至衰,却为道家在天下的推行打下了基础,道家被世俗百姓普遍接受,当推天师道首功。
天师道虽然由盛至衰,但是毕竟是有着厚重的底蕴,甚至不是一个仙门能够比拟的,特别是经过张道陵的创新,将一些上古晦涩难懂的术法加以简化,更适合悟性不足的凡间弟子学习参悟,创出一些新的术法,门下弟子出现不少出类拔萃的奇才。
天师道虽然由盛至衰,作为道家在尘世间的弟子传承依然是最强的,是其它道观比不了的。
天师道一改先前的面目,改争夺信众与世俗国家相对抗,协助国家帝王治理。于是便有了在大宋国丹元真人陆修静为国师的南天师道和在大梁国太平真君寇谦为国师的北天师道,南丹北符,南天师道擅长炼丹和制器,北天师道擅长术法和制符。
而天师道道宗张道陵则携一众弟子退回位於川西崇山峻岭之中人烟罕至的蜀山和青城山,四代孙张盛依然固守着龙虎山,此二处的弟子行走人间也改为斩妖除魔,捉鬼杀怪,而弟子已不限于道家或者俗家,深受世间百姓爱戴。
天师道便以这四处为主,天师道宗源在蜀地,青城山为天师道祖庭,显露在俗世的是龙虎山,成气候的在大宋国和大梁国。天师道本是一宗,门下弟子也是多有往来,道门而与其它道门弟子就显得生分的多,天师道的天师们有着自己的骄傲,他们更愿意人们称他们为天师,而不是道长。
——————
出云这两日如坠梦里,自从遇到少年,一波接一波的冲击,第一次对天师道的自信产生了质疑。出云以前认为儒家不过是教人读书,关于儒门老祖的那场与天界的战役不过是个传说。此刻面对眼前的少年,无论从年纪、战力、儒门术法、儒门老祖的威望都足以与天师道比肩。正在痴痴傻傻的消化刚才之所见所闻,猛然又听的一声惊呼,出云恍然回过神来。
“大哥,这是谁?怎么出现的?”沈秋阳看着少年身边的石敢当一下子反应过来,开始还以为是浮光掠影中出现的人物,浮影散去,更显此人风姿绰约,玉树临风不沾染尘世,一派仙风道骨,一看便是神仙中的人物。小小少年不禁看得有些痴了。
“这位是师祖的一位仰慕者,曾受师祖的教诲,见师祖法相情不自禁过来相见。”少年不想过多介绍,因为石敢当太过惊世骇俗,不能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