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三章 知名(1/3)
两人回头一看,原来说笑推搡着进来的是剧组的成员。
陆云开看江兴有事,就先打了声招呼准备离开。
江兴对着陆云开点了点头,还没说话,就被围上来的人群簇拥住了,显然作为一个影视明星,陆云开虽然能够刷脸进来,但要刷出vip的水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他转身向外走去,在走到门口要拐弯的时候,不由回头看了一眼,正好看见江兴被众人围在中间向沙发所在的位置走去。
这时候的声音太杂太乱,所有人都在开口说话,像是一千只鸭子的齐奏交响乐。
陆云开听了一下,也只听见有人说“表演得太棒了”、“大获成功”、“之前完全想不到”什么的。
他的目光左右漂移一下,很快定在江兴头部——那确实只是头部,是大半个后脑勺和一点点的侧颜。
他的唇角轻轻弯了一下——笑容很轻很缓,只是一个不自觉地动作——随即,他就直接走了。
xxxxxx
剧组成员的找来并不是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只是演出之后的放松与庆祝——当然在这个时候,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呢?
他们开始收拾东西,说说笑笑地上了剧组的车子,在剧场附近的一家酒店坐下吃时间刚好的宵夜,整整两个半小时的舞台表演所营造出来的气氛,不止残留在观众的心里,也残留在江兴以及其他演员的心中。
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为着成功而面带笑容,有些人高声交谈,有些人轻声细语,相似又相同的,大概只有他们脸上如出一辙的疲惫和连疲惫也遮不住的笑容。
宵夜结束在晚上十一点半,距离话剧的结束刚刚一个小时而已,但没有人提议再玩一下,也没有人在刚才的饭桌上抽烟喝酒——《阿什琉斯王》的公映有整整半个月的时间,在这半个月中,用陈老的话说,那就是“未来的每一天都是一个大挑战中新的一环!”
虽然之前参演话剧是为了搭上国外的线,但等到真正开始演了,每一天都至少公映两场的工作强度让江兴一时半会间也没有太多的精力去关注别的,只能先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再说。
但江兴没有额外的精力,其他的媒体与人员可不会和江兴一样忙。在第一天的首映结束之后,好了,话剧圈子里的记者,或者娱乐圈圈子里的记者直接就开始摇起手中的笔杆,准备洋洋洒洒的写下观影报告。
娱乐圈中的记者不用说了,甭管他们之前的立场是不是在江兴这边替江兴说好话的,在江兴从娱乐圈跳到话剧圈,尤其是演得还真挺不错的时候,出于大家都是一个圈子的前提条件之下,他们的立场就天然和江兴连成一线,只要上头没有人老总下什么示意,那肯定是拿着江兴大吹特吹最好吹到天花乱坠,然后再将这一叠稿子狠狠拍到隔壁圈子的脸上,让他们见天端着艺术的架子高冷得不得了!
而在话剧圈来说——《阿什琉斯王》的首映一出,他们确实有比较强烈的捉急之感。
首先影视明星投身话剧,这是好事,艺术的感召力嘛。
其次影视明星在话剧中被人赞誉,这也是好事,话剧改变了对方的演绎技巧嘛。
再次影视明星带来观众,这还是好事,话剧可以给更多的普通群众接触艺术的机会嘛。
但问题是——如果三者相加呢?
《某知名影视明星甫一投身话剧事业,既照成话剧圈上下震动》这个标题……怎么听怎么不对味啊!
所以现在的关键点是!
我们首先必须大度的承认江兴在娱乐圈中确实是一个知名的存在,其次我们必须着重点出,江兴之所以飞快的在话剧上取得成就,一部分是出于他自身的基础,另外一大部分,则是出于话剧艺术对他的演技改造。
大方向上有了默契,种种报道当然围绕着这个中心思想展开。
旁边的娱乐圈媒体在发出大力赞扬江兴的报道之后可是极为关注话剧圈的反应的,现在一看,好嘛,死鸭子嘴硬来了,区区两个月的训练时间和江兴在娱乐圈中出道八年的时间怎么比?现在的也要将其归功于“话剧改变了江兴的演绎方式”喽?
一方坚持成功的原因主要是演技,另一方坚持话剧的训练才是其取得成功的升华所在,然后……
他们就互掐了起来= =
你这边来几个《《阿什琉斯王》话剧公映主演获高分评价,娱乐圈天王再辟战场得成功!》、《话剧与影视的区别,江兴坦言“这不太难”》、《明星跨足话剧圈或成时尚,市场与艺术的结合才是制胜之道》。
我那边就一一反驳《英翻中剧《阿什琉斯王》获关注,主演江兴经话剧特训演技升华》、《专业训练打基础,话剧改变明星演艺路》、《艺术改变市场,话剧复兴不能光靠明星》。
娱乐圈方面当然不乐意喽,实际上从客观现实的角度来说,明星跨行去演话剧,带来的确实不全是正面的好结果,首先话剧圈确实是一种贴近艺术的表演方式以及生存方式,并不像娱乐圈里头那么乱,演话剧的演员,走到哪里都当得起人一声认认真真的“老师”,而明显这边显然就不太行了;其次,从观众的素质来说,不得不承认看话剧的观众素质会比一部分追星的观众素质高上很多,在话剧公映的时候,基本整个会场都是没有声音的,观众也不会在场下说话;再次之前话剧低迷,也考虑过引进娱乐圈的明星来拯救一下市场,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