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孙坚争霸的过程来看东汉的没落(转载)(2/3)
,相当质疑孙坚是否真的有过曾经身为袁术手下的关系。侵略豫州方面,自袁术表孙坚为豫州太守后,孙坚首先进进军洛阳攻击董卓,烹杀颍川郡太守李旻,加上袁术所任命的汝南郡太守孙香、沛国相舒仲及陈国相袁嗣,豫州所属六郡国至少有四郡国在袁术及孙坚的控制之下。
此时汉室任命荆州刺史刘表,已依计划入主荆州,此时换成南阳太守袁术开始感到不安,因此袁术命令孙坚先放下豫州,准备入侵荆州。当初孙坚纵横荆州时,袁术让孙坚转攻豫州,等到孙坚改向豫州,袁术又叫孙坚回攻荆州,看起来孙坚左右逢源,又攻荆州又取豫州,实际上却两头落空。所谓正是此类一场辛苦为谁忙的奔波,没有整体目标的搏斗,耗日费时而终无所得,而且多行险路难免遭遇不测。曹操在批注之时,诠释为:,勇蛮虽力,但缺智谋,不知怯弱的恃勇,终有被智取之刻。
就在孙坚进攻荆州时,遇到强烈的反抗,刘表派兵抵抗孙坚,而且成功狙杀孙坚。其中不管是黄祖欺以孙坚单骑而遣军士射杀、或在黑夜中暗射孙坚以及孙坚轻骑被吕公埋伏砸石打死等说法,皆可得到孙坚遇伏被杀的结论。刘表文人出身,自知其分量不足与以战事闻名的孙坚硬碰硬,所以刘表指派将兵迎击,决策正确。恰如项羽欲向刘邦单挑,但是刘邦回答宁愿斗智而不斗力,最后的胜利当然属于能发挥优才之人。孙坚死后,所有部曲兵卒全被袁术并吞,荆州三郡被刘表派兵夺取,豫州南端汝南郡、颖川郡以及扬州丹杨郡、庐江郡等一带皆被袁术所囊括。孙坚出力流汗摘果子,袁术坐享其成吃果子。
四、汉室影响式微-中央统治不力与地方脱幅离开
袁术及袁绍互相任命官职的行为,挑战汉室对地方控制的人事权力,然而孙坚亲自率众攻打郡县,实际上可称公然叛乱,身为汉室任命的地方官员,食领汉朝的薪俸财碌,结果居然武装攻击汉朝土地上的汉郡、汉县及汉民。或许有人会把后来三国乱世的相互混战相提并论,不过孙坚此时的汉朝天下虽有黄巾起事及地方民变,一但镇压平定之后,应该就是和平时期,如果没有野心家发动战争,如果没有叛变穷兵黩武用兵打仗,汉朝的和平天下也不会因此战祸屡起而生灵涂炭。
魏蜀吴三国并立时,汉室名存实亡,彼此之间汲汲于互斗,但是桓灵之时,汉室天下仍非全国互战,除了地方上零星战争外,基本上天下和平。孙坚本人甚至是镇压这些零星战争的英雄,拯救人民于水火之中:当郡县受到盗贼的攻击,汉将孙坚前来救援;当地方受到叛乱欺凌盗抢时,汉将孙坚不惜越界相助。但是一但汉郡、汉县受到昔日的汉将孙坚攻击时,或杀其刺史、或斩其郡守,意图拥有大量土地为地主,统治郡县成霸主,孙坚这种叛乱的行为,与会稽许昌称帝、长沙区星自称将军等人自恃武力割据的军阀,有什么不同?更何况孙坚还是汉朝所任命的官员将领,实在有辱身为汉将的光荣。
如果有一天,孙坚能够晋见汉室天子,万一汉天子质询汉将孙坚有关荆州及豫州的朝廷命官的死因,不知孙坚还有脸顶着忠臣的身分回应吗?孙坚诈杀荆州刺史王睿,所加之罪名为罪。孙坚斩杀南阳太守所诬之罪名为,因此斩立决。当时孙坚不过身为汉朝的长沙太守,用诈骗的手法,袭杀同僚南阳太守与长官荆州刺史,如果每个太守都互相攻击撕杀,天下不就乱了?
事实果然没错,汉朝末叶,正是由于各郡太守州牧的互相捉对搏杀,甚至于有的州牧还以兵力强大闻名,其中有冀州牧袁绍、兖州牧曹操及荆州牧刘表,有能力屡屡发动大规战争,至于郡县彼此斗争,数目多到族繁不及备载。州郡割据来自中央统治失控,鞭长莫及;中央统治失控又因由地方群雄并起,不听号令。如此恶性循环,反叛的将领愈来愈多,四处互斗而惹事生战,于是汉朝逐步灭亡。
五、结论
这就是汉朝灭亡的直接原因,中央对地方统治不力,因此造成全国混战、天下互打、太守互攻太守、郡县相讨郡县、州牧对杀州牧、认识的人抢劫杀害认识的人,不认识的人也抢劫杀害不认识的人,还好现在不是活在汉末三国的年代,没有当时的打打杀杀。
外戚与宦官对郡县虽有影响、皇权低落与经济决定或许可能、州郡割据与叛乱四起造成衰败、还有黄巾及宗教惑众的魅力亦能凑数,但是汉室统治无法平定叛乱以及汉官将领的众叛亲离无法阻止,这才是汉室失去天下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派兵平定会稽叛乱,许昌的阳明皇帝就因此独霸一隅;如果曹操无法收服张鲁,汉中因此就会脱幅而走。正因汉室派兵平定叛乱,会稽重回统治;曹操用兵收降张鲁,汉中重归听命——不过一但平定会稽的汉将不听指挥,或者汉中又被刘备争夺;汉室再失会稽,汉中又脱掌握。
争乱时互战,不为特别;和平时生战,罪魁祸首。诚然赤壁、官渡及夷陵时,在乱世中用兵,本为无可厚非;但是甫定黄巾之后天下太平,却在和平中求战,正是开启战端的好战。虽然情形同样用兵战争,但是时代背景不一样,评价也应有所不同。
卫国护民之下,战乱才会变和平;为了争权夺利,和平才会变乱世。孙坚击黄巾米贼、镇许昌及区星、讨董卓乱臣,此为忠于国家,消弭战争为和
第2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