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一章 收复临清(1/2)
李岩率部撤离东昌府,在山东境内,只在西方角的定陶余留了一万精兵。但在距此不远的河南睢州保有大军,可以随时增援。在其全军回撤的过程中,李岩又用计诱出谈时迈。双方交战,得益于谈时迈的谨慎,虽然战败,但损失不大。
在完全确定李岩已经率部离开之后,周显下令进驻临清。除原有的一营兵卒外,周显又加增一营,使官军在临清兵力达到六千以上。同时,他还派出万元吉前往临清,暂行东昌知府之事。
接着,官军又兵不血刃拿下了聊城、濮阳等地。在当地任命官员,贴出告示,安抚百姓。运送粮食,救济灾民,招募乡勇,清查贼寇。这一系列措施下去,东昌府迅速恢复了安稳,毫无障碍的归服官军。
自此之后,除了郯城和定陶两隅,山东六府已尽在周显掌控之中。最主要的是,李岩率部离开,让其可以抽出足够的兵力全力应对李定国。
唯一的问题是,周显所拥有的骑兵远少于李定国。
白翥大胜满虏,携骑兵进入京师,一时军心振奋。崇祯帝大喜,重赏了白翥和众将士,并派魏藻德前去劳军。
魏藻德看过之后,觉得白翥手下的这些士卒个个威武雄壮,纪律严明,可堪大用。他回去之后,便向崇祯帝提议将这两部人马尽数留在京师,以作剿贼之用。而崇祯帝因为周显之前不太听话,早就想着削弱他的兵权。听了魏藻德的建议,便顺水推舟,就以剿贼的名义留下这些兵卒。
白翥大概是感觉这样太对不起周显,据理力争。认为山东局势还未完全稳定,需要这些将士,特别是这些骑卒应对闯军和隆武军。他的话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崇祯帝仍旧留下了一营步卒和一半的骑兵,并且白翥也被他留在了京师。
一万两千余人出征,回到山东的只有不到三千的步卒和一千五百骑兵,还有三百多蒙古难民和数百个请求从军的青壮。有一点好的是,白翥以京师缺粮,无法供养太多骑兵为由,将俘获的清军马匹给周显送了过来,有近两千匹。但现在空有马匹,没有骑卒,周显的心情也只能用苦涩来形容了。
那三百多口蒙古人,有半数为妇孺老弱,可堪用者,也就一百多人。周显将老弱安置在德州,青壮编入骠骑营。最开始的两营,共计六千骑,现在余剩半数都不到。而只能再在山东境内征调马匹,从全军中挑选会骑马的补充到骠骑营中。
昔日,蒙古骑兵横行天下。但时至今日,无论是战法,还是武器都远落后于清骑,甚至是明骑。最初,周显还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待,但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发现能借用的地方还真不多。
为了避免生事,周显把那些蒙古妇孺进行了集中安置。这些察哈尔部蒙古人当时起事时,从科尔沁部那里抢了很多金银,倒也不用周显再给予他们安家的费用。只是派人协助他们盖了一些房子,并派出夫子去他们那里教授汉文。而那些年纪比较大的蒙古人,周显则把他们分配到马场里面,让他们协助养马。在汉人完全占优的环境内,只需要数年时间,他们中的大部分便会完全融于。
武志英返回山东,向周显提起清军在出长城之后,主力骑兵向北而去,才让他们的偷袭大获全胜。周显看过地图之后,认为他们的目标是在归化的图尔海,但此时再去通知他们明显有点晚了。思索之后,周显派了一小旗,十二个骑兵,其中两个为蒙古人。出关向北,以探查那边的战事情况。如果这次清军能彻底平定察哈尔部,那在关外便完全没了牵制。
唯一令周显高兴的事情,在那些愿意投军的青壮中,竟然有于成龙。他生于明末,兴起于康熙年间,是清初有名的干吏、清官。这样的人才,不能为大明所用,也是一种遗憾,而周显断然不会让这种遗憾发生。
为了严肃军纪,周显曾制定了十三条简易的军规,正缺一个监督之人。周显先是任命于成龙为随身书吏,不久之后任命他为监军,携武士三十名,专行监督之责。守备以下,他可以随意处置;守备以上,要向周显报告。
不久之后,一桩贪墨战死将士抚恤银子的弊案爆发。于成龙孤身深入营中,强迫吴元吉斩杀了一个主使此事的千总。他手下的两个把总被一百军棍打的屁股开花,其中一个脊柱断裂,今后只能躺在床上了。
这件事,让于成龙吸引了最多的仇恨,成了所有将士的眼中钉。要知道,将士之间是生死情,而他则是个外人。而于成龙毫不在意,继续严格执法,并且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条文细则。
开始,很多将士跑到周显这里,向他告于成龙的状。周显对有些人进行了安抚,对有些进行了申斥,但原则就一条,就是于成龙所做的,自己都支持。后来,便没有人再敢轻易招惹于成龙了。军中将士表面上称他铁面包公,暗地里却直接骂他疯狗。
只不过效果立竿见影,使全军气氛陡然间变的严肃了起来。而那十三条军规,也坚定的推行了下去。后来为此还设立了专门的军法司,专门处理将士违纪及战功统计等诸多事情。
一切未必都尽善尽美,但周显朝着建设一支职业化军队的方向努力。
期间,南阳那边的战事情况不断传来。孙传庭在南阳城下多次击败闯军,官军士气大震。而闯军则士气低迷,有一支数千人的闯军在战败之后主动投靠官军。闯军各部人马听孙传庭色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