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告别老夫子(2/2)
郭松一把挺起腰杆,道:“那我得试试。”
人影幢幢,床木吱呀,又荡起一汪春水。
翌日,郭松并未开课。毕竟刚刚放假,让甄俨、甄尧兄弟多休息一两天,放松放松。
张婉芸晚上腻在他怀里一刻不肯分,白天倒是非常克制,除了礼节性的接触之外,绝不和他多待。
郭松出入自由,时间充裕,便想着去拜访一些故人。
郭松换上了张婉芸为他精心准备的冬衣,“果真是好货,虽然才薄薄的三件,却感觉不到冷了。”
养母宠溺的笑着,帮他整理头发和衣领,嘱咐道:“你现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了,在外头一定要注意着装打扮,要收拾的整整齐齐才行。”
“我知道。”郭松随口答应下来。慎独剑他现在不能公开配着,这可是在甄逸家里,拿着和张婉芸一对的宝剑,肯定会被人说闲话。张婉芸送了他另外一柄普通的百炼钢文士剑,作为武器稍差,却更加修长,包装的更好,镶嵌着白银和宝石。不得不说,在自己的情郎身上,张婉芸是非常用心的,只要是好的,都给郭松预备着。
收拾妥当,郭松骑着一匹小驴子,优哉游哉的出门。
在城外的墓地找到了养父的坟墓。墓地在年内迁移到了风水相对较好的山地,也立了一块石碑,修缮的像模像样。不必说,这都是张婉芸安排的,但提出建议的是养母,这姐妹俩相处十余年,唱双簧,那是一套一套的。
在佛道两家传播开之前,上香祭祖还不算流行,香火钱很贵,穷人也没那么奢侈。郭松就倒了一壶黄酒,稍微坐了一会,吹吹冷风。离开毋极县十年,这是他第一次回来,也是第一次祭拜养父。对于父母,只要念及养育之恩。这其中的一些不满和委屈,也基本都原谅了。
祭拜后,郭松回到城里,去拜访另外一位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赵夫子。这位老夫子虽然教书的水平不行,可的确是个贤士,是个善良、爱才的好老师。
学堂的门关着,隐约可以听到里面传来的啜泣声。敲门,开门的是一个老妇人,“你贵姓?”
“我姓郭,是赵夫子的学生,特来拜会。”
“哦,你进来吧。”
进屋,气氛很沉。老妇人叹息道:“他染了风寒,大夫说他时日无多了。”
郭松来到房间,赵老先生形容枯槁,已经到了油尽灯枯的时候,有几个书生坐在外面桌子前叹气,有一个小仆在一旁伺候老先生,给他擦汗。
郭松在床边跪下来,轻声说:“老先生,好久不见。”
原本已经没有多少气息的赵先生突然睁开眼,目光炯炯的看着他,似乎难以置信,“你来了!你来了!”郭松的容貌已经变了,赵先生的眼睛也早已看不清什么东西,但称呼他为“老先生”的人,只有郭松。
郭松握住他伸出的手,心中悲戚,哽咽道:“我来了。先生教化之恩,永世不忘。”
其他人看到赵先生突然回光返照,也赶紧围过来。
老妇人哭诉道:“老伴啊。你还有什么没说的,赶紧说吧。”
赵先生紧紧握着郭松的手,双眼欣慰的看着他,用尽所有的力气,发出沙哑的声音,“汝乃瑚琏之器,必为天下所重。有此门徒,吾名扬天下矣。吾弟子千余,唯有汝,能扬我……”
话未说完,赵先生喉咙一滞,便没了声息。歪头朝着郭松,安静的闭上了眼,脸上依然带着欣慰的笑容。
“老先生。”郭松泣不成声,他万万没想到,十年后的再会,居然是永别。他并不是多愁善感的人,只是对于有恩于自己的人,他格外的关切。何况,作为学生,老师离世,悲痛也是自然的。万幸他今天没有做其他事,而是选择来探望赵先生,否则连告别也赶不上。
本章阅读结束,请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