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书屋网手机小说首页小说搜索

返回《不科学的原始人》

小小书屋网(77shuw.cc)

首页 >> 不科学的原始人 () >> 第三百零九章 进击的小翼龙
亲爱的书友,您现在访问的是转码页面,会导致更新不及时及无法正常下载,请访问真实地址:http://m.77shuw.com/104919/

第三百零九章 进击的小翼龙(1/2)

小翼龙现在的力量能够载得动一个成年人进行长途飞行。

而余阳他们,因为尚未成年,体重只有一百斤出头,载着他们,自然能够飞行的更加持久。

而且,因为天气剧变的原因,华城附近曾经制霸天空的各种猛禽早已消失的无影无踪。

至少现在天气转暖之后,wáng wěi再也没有族人看到猛禽回归了。

也许在更加遥远的地方,它们找到了更加适合自己的栖息地,更有可能,是这些猛禽无法适应天气,已经到了灭绝的边缘。

毕竟,以去年冬天那零度以下的气温,一直躲在温暖避风的巢穴之中,野生的风神翼龙之类的猛禽还有活下来的希望。

但是风神翼龙那庞大的体型,最迟两天的时间,也需要大量的进食一次。

所以,如果还有没迁徙的风神翼龙,那在冬天的时候,要么就是饿死了,要么就是外出寻找食物被冻死了。

所以,现在的小翼龙,尽管距离成年还有一段时间,但几乎可以制霸华城附近方圆百里甚至上千里的天空了。

一部分的小翼龙,在经过一个星期的恢复锻炼后,便开始了从山里面运送矿石。

成长了数个月,小翼龙不仅载重能力增强了,就连飞行速度都提升了一大截。

每天往返大山能够跑七个来回。

十一只风神翼龙,每次载重一百五十斤,一天下来,就能从山里面载出来一万多斤的各种矿石。

这个运输的速度,甚至已经超过了华城日常能够消化的矿石速度了。

毕竟,现在的矿石,都还是靠着老办法熔炼的,并不能形成熔炼流水线。

所以,华城渐渐的有多余的矿石储存下来了。

至于剩下的几头小翼龙,则在余阳他们的带领下,开始以华城为中心,每日在大山之上盘旋,探索大山内残留的部落。

村子缺人,环境稳定下来,没有了各种厉害的恐龙和猛兽的侵犯,耕种的安全性能够得到大大的提升。

新军战士二十人一组,以华城为中心,在附近方圆二十里的范围内大肆的捕杀一些对族人有威胁的野兽,让华城的耕种更加的安全。

今年的耕地,增加了一千七百多亩的青稞,只不过,这对华城辐射的范围来说,还是太少了。

这个世界的人类身体素质都极其强悍,哪怕就是一个女人,也能打理得了差不多两百亩耕地。

这还是因为他们使用的耕种工具太过原始,几乎所有的活都要靠着人力来干造成的。

要知道,在地球上的时候,全靠着机械化的情况下,在地势平坦的地方,是创造过一人耕种上万亩地的盛况的。

虽然这和国外的那些大农场主比起来,还是略有不足,但是如果给国人更加先进庞大的机器,以国人的勤奋,在数据上肯定能够超过外国的那些农场主的。

一千七百亩的耕地,仅仅只需要十个人便能全程管理得过来,无非就是农忙的时候稍微多几个人去帮忙罢了。

这些经过系统改造的青稞,哪怕在产量上和地球上的那些高产的水稻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一亩地收个四百公斤还是没有问题的。

这样算下来的话,一千七百亩地,一年能够产青稞六十八万公斤,也就是一百三十六万斤。

平均到十人种植的话,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每人每天就能给华城创造三百七十二斤的粮食收入。

哪怕晒干之后磨成青稞粉,这个数量还会少一些,但一天至少也有两百五十斤的产量。

人工的开销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可以说,只要麦种充足,开垦的土地足够,哪怕华城的这些家伙都是大胃王,也能满足至少五十人的消耗。

今年种植的青稞,有一千七百亩,等到下一季,村子就可以攒够种植七万多亩地的青稞种子了。

那个时候,哪怕村子里面不捕鱼,不养草兔也不开鱼塘,光是种植的青稞,就能够满足两万四千人的日均消耗了。

而且这两万四千人,还都是一天能够吃下四五斤青稞面的壮汉,如果算上女人和孩子的话,三万五千人也能养得活。

青稞本来就属于耐寒植株,前几年,因为青稞种的数量稀少,wáng wěi不敢冒险,怕万一突遇寒流,这些种株就都会被毁掉,所以一年只种一季。

而现在,青稞的数量已经有很多了,还为开春的时候,这批青稞便已经种植下去了,如果天气不出现重大变故的话,今年的青稞,足够种植两季。

如果将这一季收获的青稞全部当做种子的话,下一季,华城的田地足够扩大到三百万亩。

而光是种植青稞的人手,便需要两万多人,更别提还有那么多需要新开垦的田地,修建的水渠甚至是水库了。

所以,对于华城来说,人口是对华城发展的最大xiàn zhì。

其实,地球的历史就足以证明,人类数千年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无非就是粮食了。

古代的时候,没有优秀的粮种,没有先进的耕种技术,也不会投入太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水渠,道路等基础建设的修建。

再加上官僚的苛捐杂税,人们生活才会非常的困难,一旦碰到了天灾**,就会有大量的难民流离失所。

在那种连温饱都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别说发展科技了,人们连活下去就是个问题。

但是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袁隆平对水稻进行了改良,使得田地的产量大规模的提升,一个人种田,一百人

状态提示: 第三百零九章 进击的小翼龙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