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七章 张飞遇害,曹魏出兵(1/2)
话说司马无忌率领赵云、赵风二位将领及数千精兵来到永安城中,又与徐庶等人会合,立即下井大军严正以待,静静守候吴军抵达。
在司马无忌精心部署设计之下,两军交战死伤不过千人,比之历史上的损失要好太多。
刘备为关羽之死报仇,出动整个大军,僵持不下最后反而被吴军击败,就连自己也病逝于永安城。
司马无忌脑中浮现出那时的画面,刘备满是无奈与悲伤,这次战役对蜀汉影响极大,直接导致蜀汉实力大减。
若非司马无忌横空出世,怕是历史再次重演。现在司马无忌成功保留蜀汉原本实力,而他清楚吴军绝不会继续进攻。
陆逊不是傻子,他留出那么大的破绽,绝不敢贸然出兵进攻。并且,吴军还要防备曹军进攻。
“皇上,吴王与蜀军交战,吴军采用火攻方式,取得大胜。蜀军在刘昉的带领下逃往永安城,排兵布阵等待吴军。”
曹丕闻言大喜过望,立即下令驻守江北的曹军立即发动攻击,趁机攻打蜀地,这是他一直以来期待的事情。
随着曹丕的命令,曹军果断出击,镇守江北的黄权率兵抵挡。顿时,两军厮杀起来。
曹军拥有源源不断地供给,黄权的退路被吴军截断,这让他背水一战。与此同时,马良从南方撤退也被步骘劫杀。
“将军,我们的后路被截断了,这可如何是好?”
黄权叹息一声,他也没想到事情会变得如此糟糕。众将士脸上露出慌乱之色,黄权心里也是着急,可他身为主将绝不能有任何退缩。
“后路断了,咱们只能背水一战!”
黄权不想现在这个时候就放弃,要是打不过曹军,也是被迫无奈才走最后一步。现在都没过去许久,真正交锋少之又少,他要是投了,那就真的对不起自己。
于是,黄权下令大军严正以待,哪怕与曹军大战,也绝不会投降。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黄权也能选择投降曹魏。
现在后路被截断,就算黄权本事再高,也没办法做到失去救援的情况下与曹军数万大军拼杀。
蜀汉面临双线作战局面,对于刘备来说不见得是好事。当刘备听说黄权被吴军截断后路,又有曹军进攻,急忙派遣张飞率领大军前去救援。
孰料张飞竟被麾下将领张达、范强所杀,在张飞熟睡之时,悄悄潜入营帐内,取他首级。
噩耗传来刘备失声痛哭,张飞乃是其结拜兄弟,关羽之死让他备受打击,张飞又再次惨遭杀害。
张飞被部将所杀,亦是情理之中,他与关羽有很大不同。关羽体恤士兵,不敬君子;张飞与关羽恰恰相反,对待士兵极其苛刻,甚至可以说是不在乎士兵生死,随意践踏,又留在身边继续任用。
刘备、关羽都曾劝说张飞,奈何他不愿意听从,依然按照自己性格行事,这也给他自己留下后患。
“三弟,你若是听从为兄建议,又何会发生今日之事,又怎么会遇害。二弟已经去了,今日你也走了,只有我一个了!”
刘备痛哭流涕,他心中一直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张飞果然被麾下将领谋害,一切都有因果,难以改变。
张飞被杀后,张达、范强二人惶恐不安,他们知道蜀汉绝不会放过自己,所以他们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带上张飞首级投奔东吴而去。
若非他们二人一直再张飞麾下受到其践踏尊严,根本没把他们当成部下,更像是奴隶,这让他们忍无可忍,趁此机会雪耻。
如今东吴主动挑起战事,蜀军在夷陵之战节节败退,又有曹魏大军攻来,他们心想蜀汉就此一蹶不振,而蜀汉与东吴关系早已破裂,关羽的死与东吴有间接关系,东吴亦是他们首选投奔之地。
孙权并没有亲自接见张达、范强等人,而是将他们安排在他处。因为他们二人的到来,对于东吴不见得是喜事,而张飞首级摆在他面前,却没办法打开察看。
如果这个时候打开,或是接见张达、范强二人,那么蜀汉与东吴就真的没有半点关联,联盟彻底破裂。
对于孙权未来的打算极其不利,也可以说他们二人到来更像是烫手山芋一样,暂时没办法处理。
孙权心知陆逊为人,曹魏一直虎视眈眈盯着东吴,让他不得不防。现在蜀军退守永安城,陆逊绝不会轻易进攻,依然会选择防守,或是直接退兵。
事情果然如同孙权所料,吴军将领潘璋、徐盛等人都建议陆逊乘胜追击,进一步拿下永安城,将战果继续扩大。
陆逊没有赞同继续攻打永安城,一方面是顾虑曹魏浑水摸鱼,攻打后方。因为他与蜀军交战后,曹魏在得知蜀军败退,立即出兵攻打镇北将军黄权,这是一种危险的警告。
若是今日被击败的是东吴,曹魏必会趁机派兵攻打,绝不会心慈手软。陆逊的担心不无道理,也不是无中生有。
另外一方面,蜀汉分散的大军已经收拢在一起,只要他们攻打,那么这场战斗就会继续延续下去,而那个时候消耗的是东吴自己的人力物力。
最后陆逊总觉得这次夷陵之战像是被人操控一样,给他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出于谨慎他也决定放弃继续追击,下令撤兵。
司马无忌笑眯眯的目送着东吴大军离开,陆逊与他对望一眼,那一刻他就确定司马无忌肯定有后招,绝不会像之前那样,这更让陆逊笃定撤退的打算。
当东吴大军完全撤离后,司
第1页完,继续看下一页